《不漏洞拉》觀後感

 

筆者喜獲黃雋慧女史親筆簽名贈書

 

我在三年多前得悉有位香港女作家黃雋慧女士擬寫一部有關越南難民的書籍,四處找尋資料,「亞洲作家協會越棉寮海外分會」黃寶芝會長推薦她與我認識,我當初對此存有懷疑的態度,因為一般來說,香港人對越南難民的印象是非常差劣的,怎會有人肯花時間發掘塵封四十年前的舊事,在與黃雋慧(英文名June互相電郵通訊之後,我覺得她誠意可嘉,而且她已了一位難民的故事作為基礎,她想作多方面探討,了解一些船民在海上的歷險經驗,並蒐集「排華」的證據,和「收、出口難民」的事實,而這些經歷,我全部都有親身的感受,由於我自己也曾經想過寫一部回憶錄,所以圖、證、剪報都保存得非,我和黃女士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筆友,每次她來郵詢問,我都盡量詳實以告,反正我在想自己將來出版回憶錄的可能性也不高,只希望能夠幫助其他人完成這個使命,我於願足矣。 

 

而黃寶芝女士,以曾於越新論報當編輯回到祖在聯報任廿七年,退休之後也想寫一部有關越南的近代史,她要求我提供有關戰時逃的資料,我亦一視同仁,知無不言,言無不實,反正我對黃寶芝女士,是信心十足的,果然不負所望,她於2016年八月出版了廿萬字的越南戰爭愛情小說《隨海飄零》

 

這幾年間,時光匆匆的流逝,我幾乎淡忘了黃雋慧女士也在努尋找出版社,要發行一本十二萬字的真人真事的難民實錄《不漏洞拉》,結果在衛城出版社協助下,終於今年2017年七月香書展開前出版了。更於香港、臺灣兩地展開一連串的新書座談會,及接受多家媒體機構的訪問,她還親身到當年難民營的地點作實地採,這樣一位與越南難民毫無關係的香港作家,肯付出時間、金錢和體力去為他們寫下七個有血有淚的故事,我說一聲「衷心的感經過一個月來為出書而奔波勞碌,June終於回到加拿大,送給我期待已久的《不漏洞拉》,捧在手中,我不禁感慨萬千。

 

         June在處理《不漏洞拉》七個互不相關的獨立故事,手法非常高明,她將各人相同的遭遇卻有不同命運的各個故事串聯起來,具體地反映這個大時代的悲劇,她梳理得非常好並合情合理,甚至連我們故事中的主角,也無法說得比June清楚了。而且她在闡述越共各形各色「政策」「運動」中,加插了她相關的專欄文章,看來相當具說服力。我認為黃寶芝女史出版的《隨海飄零》是「宏觀」地描寫整個越南戰爭中的各個過程,以及華僑在動盪不安的社會環境中的生活,而黃雋慧女史出版的《不漏洞拉》是「微觀」描述南越淪亡後人民如何,研究在恐懼氛圍每個人的生存價值,她闡釋「排華」的真分析大貨輪的公開偷渡,June彷彿變成是一位「難民專家」了,我打從心底佩服!尤其是書中多位歷史學者的推薦,其觀點卓見獨特,也是值得一看的。 

 

一位香港作家肯花了五年時間,將越南船民的苦難記錄下來,由臺灣衛城出版社發行,而接受她訪的難民家庭沉痛的歷將一個大時代的悲哀公諸於世,這一切歸諸為「緣」!因為我曾理解到有很多人是以歧視眼光,來看待越南難民,常有一些帶著傷害和挖苦性的話題,難民們多數都不願意回答,總之有理說不清,不作無謂的爭議。(有些逃到海外的難民甚至乾脆改名換姓,否認來自越南,將身份模糊,逃避這段他們心目中最黑暗的歷史。) 

 

,歷史終於成為過去,越共政權現在改革開放,在經濟掛帥的前題下,共產主義已居其次,很多昔日難民,如今成為越南新貴,歡迎回國旅遊、探親,最好還是投資建設越南的經濟,難民經過劫後重生,總算有了好的歸宿,可以在海外或回去故鄉越南安享晚年了,這是始料不及的一個美好的結局。

 

區國明寫於溫哥華2017年七巧節之夜

 

 

箋注: 筆者曾獲黃雋慧女史贈書,理應禮貌回應,筆者寫了一篇「觀後感」,想借「風笛詩社」一角,刊登出來,以謝作者之隆情厚愛因為這兩冊鉅著,也緣起於「風笛」作媒,穿針引線而誕生的。

黃雋慧女士寫書要找越南資料,從風笛網站認識了寶芝姐和鄧超文先生,經寶芝姐推薦而認識黃女士,之後大家成為筆友,催生了《隨海飄零》與《不漏洞拉》兩本書,風笛功勞不淺,特此致謝!

 

林繼宗笛長箋注:文友情誼,難能可貴;「風笛」作媒,功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