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仍然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城市


   
香港在回歸祖國之後雖然經歷過幾場經濟和政治動盪,但都能平安渡過,保持了它的吸引力,從人口不斷增加和住房需求殷切便可看得出來。中國經濟持續増長,香港佔了地利之宜。中國企業不斷湧入香港,在此建立橋頭堡再向外擴張,這是一股強大的經濟動力,能帶動香港的經濟,大陸資金可填補任何因「時局不穏」而伺機外逃的資金,也保住了本土的就業機會。如果能配合「亞投行」與「一帶一路」的發展,香港前途無可限量。在近幾年,中國公司成為中區寫字樓的最熱門租客,將租金抬高至世界最高點,超越倫敦與紐約的水平。商人都是唯利是圖的,香港顯然具有這個潛力,可滿足他們的要求。除此之外,香港的税制簡單,税率低,可吸引及保留外資在此營運;外匯管制寬鬆,資金流動不受阻。

   
香港房價居高不下,反映需求殷切。支付昂貴租金或承擔沉重房債的港人雖然抱怨,但無可奈何。香港始終是他們的家,捨不得離開。有不少已經離開的人也終於「倦鳥知返」,重投家鄉的懷抱。據說從加拿大回流的便有廿五萬之眾,都是因為不接受西方文化與生活方式。其實決定移民之前要考慮很多問題,如求職遭遇不合理障礙,對天氣的轉變難以適應,與下一代溝通困難,和主流社會存在不少難以化解的矛盾等等。在這最近的幾年,移民加拿大的港人寥寥無幾,遠遜當年。

   
香港對中國大陸同胞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香港社會的自由、開放、公平,廉潔,使他們大開眼界;香港街道整潔、市民自律、勤奮、法治制度完善,公共交通安全舒適,使他們讚歎不已。香港回歸祖國之後,對有意移居香港的大陸人實行門戶開放,合資格便可入境,七年之後便成為永久居民。今天在香港到處都聽到會說普通話的路人,其中有些是遊客,有些則是新一代的香港居民。

   
新移民來到香港之後需要經過一段調整期才可適應新生活及入主流社會。他們或多或少侵佔了香港的公共設施,分享了政府提供的社會福利、醫療服務及教育的資源,引起與本土居民之間關係的緊張。大陸移民分兩類:無錢的,為了生活會很快投入就業市場,有助解決勞工短缺;有錢的,會投資做生意,購買房產,過起優裕的生活,成為高級消費市場的新生力軍。他們勢必將房價抬高,引起本地人的不滿。這些矛盾看來不易化解,政府必須增加各項資源以改善市民的生活水平,多建「公屋」以舒緩居住的壓力。

   
香港雖然面對很多問題,但其地理環境的優越性,使它直接受惠於中國的發展。中國好,一定會帶動香港的繁榮。
                                       2017.12.14
黃啟樟 寫於香

 

香港房價如脫韁野馬

 

    香港房價屢創新高,港人對此早已麻木。前兩天「南華早報」曾報導北角某新樓盤以接近七萬元一平方呎的「天價」售出兩個約有1,100 1,500平方呎的單元,成為最近的最高價紀錄。我問一位居港朋友,查看買家到底是何方神聖?為什麼這麼富有?他估計大概是中國大陸人,可能在股票市場或其他途徑賺了大錢,於是急不及待將賺來的錢轉為固定資產,期望保值,或許還會升值。

 

    大城市的房產市場在近年已變得很國際性,買家會將各地的房價作比較,如果發現倫敦的價錢高,他們會轉往巴黎或紐約去。以每平方呎七萬元的價錢作為標準,買家實在有很多選擇,不必在香港投資。他們的決定當然是依據本身的需要,局外人無從知道。

 

    一般來說,價格是由供求而定。香港人口不斷増加,居房供不應求,所以房價一直在漲。如要打破這個局面,必須增加供應,但談何容易。香港政府的財政支出有很大部分是來自賣地的收入,維持高地價政策符合現實的需要。香港的土地買家是屈指可數的幾個房地產巨頭,他們財雄勢大,擁有很多土地資源,能操縱供應,達到壟斷市場的目的。首任特首董建華提出的「八萬五」公屋計劃,受到地產商的批評,認為會破壞樓市供求的平衡。面對重重壓力,董先生擱置了這個計劃,因此種下了今天公屋供應短缺的惡果。

 

    香港走到這一歩,進退兩難。在2003年樓市曾經歷過一次大調整,房價下跌,使很多以分期付款方式購房的人成為「負資產」的受害者,他們叫苦連天。香港房市不能再來另一次大調整,因為受害者可能比上一次更多,而且損失會更大。未置業的人或可趁機入市買「平貨」,但也不能保證房市會穩定下來。日本房市在八十年代大調整之後,到如今仍未恢復原狀,可謂前車可鑒。一般來說,價格上揚會刺激經濟向好,價格下降則會延續經濟衰退。兩害取其輕,政府該好自為之。

 

    新加坡房市一向分作兩部分:政府提供的「組屋」和發展商提供的「商品房」。前者售價較低,但買賣都有嚴格規定,避免投機炒買;後者没有這些限制,由市場因素決定價格。據了解,新加坡房價也升了不少,但不至失控。

 

    香港可參考新加坡的做法,增加公屋供應,但避免與地產商直接競爭。

 

                       2017.12.16 黃啟樟 寫於香港

 

 

過分依賴家佣的後遺

 

    根據「南華早報」在香港受僱的卅七萬家佣中,菲律賓人及印尼人佔了大多數,從其他國家來的還有泰國、斯里蘭卡、印度、尼泊爾及孟加拉。估計在未來三十年,香港必須向這些地區增加輸入廿四萬家佣才可應付人口老齡化的需要。這個迫切的問題,有待解決。

 

    在我們的年代,男主外女主內幾乎被認為是「天經地義」的事:看管子女,照顧父母,多數都由家庭主婦負責。隨著女性教育水平逐漸提高,到如今無論已婚或未婚的婦女都喜歡選擇出外工作,將一切家庭雜務交由家佣代勞,使她們能夠安心於事業。這個轉變會引起很多後遺:子女和家佣相處的時間往往多於與自己的父母,會產生疏離感及形成代溝;老一代的父母在失去照顧自己能力之後交由家佣看管,往往會因語言障礙及文化差異而產生出很多問題來。婦女們在事業上的成就,往往不足以補償與子女關係上的缺失,也難以消除「老爸和老媽」被遺棄的感覺。

 

    婦女出外工作的原因有多種,從現實看:如家庭收入不足,必須投身工作以補家計;或繼承祖業,不想外求,唯有親力親為。從個人理想看:出外工作可證明自身的價值,不會因「懷才不遇」而耿耿於懷。從社會或同輩壓力看:女性出外工作已形成風氣,她們再不願留守家庭,甘心做個「寄生蟲」。她們的思維值得諒解,但女性在家庭扮演角色的重要性却被忽視了。子女在成長過程中得不到父母的貼心照顧,與父母產生疏離感,形成反叛的性格,與父母思想差距愈來愈大。上一代的老人家委託家佣看管,往往會使他們產生被遺棄的感覺,慢慢更會患上憂鬱症,甚至會產生「輕生」的行為,不少家庭悲劇便因此發生。這些社會問題是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而產生,必須對症下藥。除此之外,家佣的素質良莠不齊。很多對工作厭倦,思鄉愁緒增加了這種感覺,和僱主也缺乏互信。家佣問題,一言難盡。

 

    香港地狹人稠,如今卅七萬家佣已佔據了很多生活的空間,増加公共交通設施的壓力和分享公共服務的資源。難以想像在輸入更多家佣之後,香港的街道在週末會擠成哪個樣子?與其多僱用外勞,不如增加護老設施,改善服務的水平,吸引長者安心入住。他們不但受到專業的照顧,有效的管理還可將經營成本降低,使經營者及社會受惠。以同樣思維可多辦一些符合水平的幼兒中心,則可解決這類的需求。

 

    輸入外勞絕非長遠之計,尤其面對外勞輸出國開始限制這方面的人力輸出。香港應該當機立斷,避免問題惡化後才急起應變,讓自己處於被動的局面。

 

                    2017.12.18 黃啟樟 寫於香港

 

 

「廣告」不可盡信

 

    在香港逗留期間染上了感冒,返回多倫多之後仍未完全復原,每天都是懶洋洋地躺在搖搖椅上看電視。新聞和廣告一直交替著重播又重播,看着,聽着,不由自主便進入夢鄉。很多人說「小病」是福,但我一點也領略不到。我愛動,因小病而失去活動能力又怎會開心呢?

 

    在這幾天裡看到一個聚焦於五十五歲以上「長者」的廣告,遊說他們可將自己擁有的房產,以「反向抵押(Reverse Mortgage)」方式向加拿大註冊的「Home Equity Bank」公司貸款,取得金額相當於房產市值的55%,在有生之年不須還,同時保有居住權。這筆貸款可免繳入息稅,用途不受任何限制:可用來還債,裝修房屋,支付旅遊費用,享受餘生美好生活。在這個廣告畫面上出現了幾位「銀髮」長者,以本身經驗向電視機屏幕前的觀眾列舉計劃的好處,鼓勵有需要者不妨一試。乍聽之下,「Home Equity Bank」公司猶如一個「護老」的慈善機構,處處為長者著想。但只要上網一查便知道它是一家牟利的私人企業,意圖誘發一些擁有不動產但缺乏流動資金「長者」的消費慾望,使他們隨便放棄畢生儲蓄換來房產的業權,去滿足一些不迫切的消費。

 

    當手頭上突然多了一筆錢,很多人都會忘記了這些款項「其實得來不易」,盲目消費,結果很快便將錢用光。其他必須考慮的情況是:當房價上漲時,你會受到保障嗎?廣告對此没有交代;又當房價下跌時,你或會受到影響,但廣告也没有說明責任誰屬。最令人擔心的是:當貸款花盡而突然出現一些預期不到但十分迫切的用途時,事主將會感到「借貸無門」,因為業權(界定含糊不清)失去,再不能「押上押」呀!

 

    加拿大是個自由社會,政府不會干預正常的商業行為。在沒有接到任何投訴之情況下,執法者是不會針對以上的促銷廣告,但消費者必須擦亮眼睛,才可避免陷入商人的圏套。

 

    退休後之生活適宜盡量簡化,量入為出才是自保的良方。我們也不要過分依靠子女,必須慎重保護房產控制權,不能隨便將它更改或放棄。當產權失去後便難以追討,除非我們能夠將全數奉還給貸款公司。既然如此,何必當初?

 

                         2017.12.28  黃啟樟  寫於多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