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屬於哪一類呢?

 

    聖誕節前一位馬來西亞舊同事安排她的女兒來寒舍暫居。義不容辭,我們將客房打掃乾淨,準備迎接她到來。

    在去年同樣時間,這個女孩子和她的媽媽曾在我家小住一個星期,在多倫多購置冬裝,準備到鄰省溫尼伯一所大學讀書。由於媽媽不放心女兒獨自出門,一直陪在她身邊,等到入學手續辦妥後才離開。

    一年很快便過去,「大女孩」從没有和我們聯繫,有關她的消息都由她媽媽那邊轉過來我們才略知一二。聽說在第一個大學暑假期間,她曾到安大略省一個湖畔度假區工作,等到開課才結束。除此之外,她的其他行蹤我們都無緣獲知。由於接觸少,我們對這個大女孩認識很少,只覺得她很沉默,每天只對着電腦,對旁邊的人和事都不感興趣。

    這次接受她來小住其實是有點冒險的,不過人情難却。大女孩對她那個手提電腦猶如着了迷,茶飯不思。她每天睡到中午才起床,梳洗之後,匆忙吃點東西就往客廳的「沙發」椅躺下,啟動電腦,帶上耳機,猶如一個小活佛一樣,對着屏幕,自得其樂,整個下午就這樣過去。到了晚飯時刻,也隨便吃點東西了便離座,從不表示食物合口味與否,也不插手去收拾碗筷,再次返回原來的位置,躺在那裡,對着電腦,直到午夜過後才走進寢室。

    我們曾鼓勵她到市區走走,多了解一下加拿大人的生活。她對這些建議無動於衷。十幾天以來她只離開我家一次,和一個來自阿爾巴尼亞的女同學結伴同遊多倫多的市中心區,但回來後沒有和我們分享她的所見所聞,交換心得。她從不主動和我們對話,迫不得已才啟動「金口」,敷衍了事。

    我們交談都是使用英文。她說她不懂廣東話,也不懂「華語」,學校授課使用的都是英語。說時還流露出有點自豪,對華語的重要性顯然無知。我說「華校」在馬來西亞近年很吃香,非華裔學生也紛紛申請入讀。她對此半信半疑,我也不想再討論下去。

    大女孩長得珠圓玉潤,其實是缺少運動之故。有鑑於此,我嘗試鼓勵她多做運動,平衡身心的發展。她有點自負地回應:她知道運動的好處,也接觸過很多球類運動,而且都學「上手」,只不過不感興趣才放棄。老伴喜歡傳授廚兿給年輕人,也嘗試以此引起這個女孩子的興趣,主動邀請她下廚。殊不知,找錯對象,白費心機,猶如對牛彈琴。

    聖誕節期間最好的話題是環繞各地的風俗作比較。殊不知她對馬來西亞的習俗比我知道的還少,幾乎無可奉告,這個話題只有到至為止。

    近來天氣特别寒冷,引起我對地球暖化的興趣,希望聽取她的看法。她直接了當地說對這個問題沒有任何意見,討論未開始便終結。

    新年的第一天適逢月圓之夜,一輪明月在萬里無雲的天空突然出現,美不勝收。老伴被大自然的奇景牢牢吸住,很想和這個大女孩一同分享。殊不知她不屑一顧,繼續沉迷於電腦的節目中。

    日子過得很快,冬假結束,大女孩必須及時返校上課。我因身體欠佳,天氣寒冷,不打算開車送她往機場,便建議她搭乘出租車去。我提醒她多倫多皮爾遜機場有三個航站,必須查清楚才不至出錯。她對我的關心似乎無動於衷,使我感到有點莫名其妙。最後那天幾乎没有向我告別便匆匆離開。老伴忍不住提醒她不要忘記向「uncle」說聲「再見」,若非如此,她可能就此消失得無影無蹤。

    這樣的一個大女孩我還是第一回接觸到,她是否被時下稱為「宅男宅女」的一類呢?

 

                                 2018/1/3 黃啟樟

 

她到底怎麼想呢?

 

    朋友看了我那篇《她屬於哪一類呢?》有這樣的回應:你們追不上潮流,不懂「潮語」,不知最新流行曲是哪一首,話不投機又怎會打開溝通之大門呢?她是時下「最潮」的一類,你應反問自己是屬於哪一類才對呀!

    朋友的話真係一針見血。看來我必須自我檢討,從善如流。假設易地而處,「大女孩」又會有怎樣的想法呢?且讓我試站在她的角度代她發聲:

 

    我本來計劃返回馬來西亞過冬的,這樣可避開這個冰天雪地的「鬼地方」。但媽媽覺得寒假太短,路途遙遠,來回機票昂貴,不划算,主張我留在加拿大,由她找個熟人收留便妥。

    媽媽在加拿大的朋友沒幾個,我只知道她那個退休多年的舊老闆。這個人我見過,留給我的印象是:喜歡說話,但所說的都是塵封的往事,重複又重複,令人昏昏欲睡。一聽到要來他那處「寄宿」我就皺眉頭,而且還要朝夕相處三個星期那麼久,我就立即反對!不知道媽媽為什麼會這樣迫我,難道她不覺得女兒會受罪嗎?幸好那「老頭」一早出了國,臨近聖誕節才返。之前的那個星期我可先到渥太華一個同學的家暫住。但這個星期很快便過去,跟著便要按照媽媽的指示搬到「老頭」那裡去,直到寒假終結為止。

    「老頭」的公寓式住宅還算不錯,有個客房留給我專用,只要把門關上便成為我的私人空間。雖然如此,在同一屋簷下接觸的機會仍然很多。這個時候我的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就大派用場,只要把耳機塞住耳朵,全神貫注看著熒光幕,假裝忙著幹什麼,「老頭」和她老婆便不會騷擾我。除了吃飯的時候,我都可以這樣做。假設肚子不會餓的話,我真的不想吃飯。

    吃飯時「老頭」總是喜歡先開口,問這問那。加拿大這個鬼地方每年凍死人都不再是新聞了,他却突然指出地球暖化不可信,問我有什麼看法。其實他應該質疑那些堅持這個論說的人,我既不感興趣,也無可奉告。他因此感到没趣便停了說下去。

有一次「老頭」對我說「華校」在馬來西亞很吃香,問我為什麼不學「華語」。此問真是多此一舉,英語流行全世界,不學英語學什麼?

「老頭」似乎很好奇,問馬來西亞有什麼重要的節日?我說不知道,因為有太多節日,難以贅述。我從來都不關注這些事,要慶祝就慶祝,要放假就放假,何需尋根究底呢?

    這些對話都是在飯桌上才發生的,十分無聊。食不言,寢不語。難道「老頭」不懂這些規矩嗎?其實話不投機半句多,我才不會陪他聊天。

    和「老頭」比較起來他的老婆便好得多了,大概由於她的英語不靈光,很少問些無聊問題。她人也比較熱情,曾主動要帶我四處走。不過我不感興趣,天寒地凍,多倫多又不是巴黎,有什麼值得去的地方呢?有時這個「老太婆」表現得很天真,她喜歡下廚便以為我也喜歡,想傳授烹調術給我。我感覺沒有必要便拒絕了,無謂敷衍,浪費時間。

    「老太婆」有點人老心不老的傾向,在元旦月圓之夜,拿著攝影機對着一輪初升明月取鏡,自得其樂。她覺得美景當前,要和我一同分享。月圓月缺乃自然現象,我看過不知有幾回,不過如此,有什麼值得一看再看呢?

    這對夫妻有個共同毛病,就是喜歡將自己的愛好不厭其詳地向人推薦。當談到一些能夠增強體魄的運動時就會眉飛色舞,不理會對方的反應仍繼續自說自話。「老頭」喜歡打網球,不知我對這項運動從不感興趣。其實我接觸過很多球類運動,一學便上手,只不過不想繼續而已。

    寒假終於完結,我可立即回温尼伯的大學上課。在離開那天,我以為「老頭」會開車送我到機場,殊不知他只叫他老婆指點我如何乘地鐵及巴士。想不到天氣寒冷,人情更冷!我叫了一部Uber電召出租車,拿著行李便走。「老太婆」開門送行,毫不客氣叫我向她的丈夫道別,真是多此一舉!

 

                            2018/1/5 黃啟樟

 

最低時薪可行嗎?

 

    安大略省政府宣佈由2018年一月一日起,法定最低時薪將會由11.60元提升至14.00元。對此有人叫好,有人說弊多利少。

    持正面一派說,受薪階級獲得法律保障,可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入息多了會刺激消費,使零售市場變得活躍起來,帶動整體經濟向好方面發展。這樣,工人受惠,企業也受惠。

    持負面一派對新法却保留較審慎的態度,認為工資支出增加會影響利潤較低企業的經營能力。當收支不平衡時便會倒閉,或轉移陣地經營,工人未見其利已先蒙其害。

    不少經濟學家估計安省會失去六萬個職位,加拿大中央銀行(Bank of Canada)也支持這個論調。Canadian Federation of Independent Business更提出警告,預測34%之安省中小型企業會考慮出讓、結業或遷出。確是危言聳聽,而最令人反感的是大型連鎖店Tim Houtons在法律公佈後立即向員工宣佈削減福利,以彌補工資上升之差額。其實這是不思進取的消極行為,因為工資只是經營成本之一,其他生產因素也必須調整才可達到最大效率的目標。該連鎖店絕對没有倒閉的危險,作出如此強烈反應已引起公憤,可能會失去很多生意,因為喝咖啡並非只它一家呀!

    當企業面對倒閉危機時,經營者便會竭力尋求生存之道。減低或保持工資支出不變只是可行辦法之一;改善運作程序,增加效率才是釜底抽薪的良方。除此之外,在推廣市場方面也須下點工夫,如突出產品的質量或服務的優越性來吸引顧客。銷量増加有助於降低生產成本,這是淺而易見的道理。

    最低工資的立法推行已久,目的在保障工人階級不受剝削。但如何平衡各方的利益,則有賴於僱主的支持與合作,携手去建立一個公平及和諧的社會。

 

                                     2018/1/5 黃啟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