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愛心的人不宜當醫生   2024.10.29

 

        昨天和居住在溫哥華的哥哥通電話,知道他的糖尿病開始失控,血糖水平時高時低,相差很遠,尤其在早上醒來之前,發覺空腹血糖水平會降低到三至四度之間

,感到異常不適。家庭醫生主張他向專科醫生求助,配備一個免扎針血糖測試機,能發出警號,提醒患者血糖水平過高或者過低,可防止發生意外。

 

病人同意這樣做,但要輪候六個月的時間,專科醫生才有空見他。醫務所的小姐更鄭重地說,已定下診症日期之前的兩個星期,必須打電話去確定,否則罰款170元。病人心想,他已經八十六歲有多了,而且一向健康欠佳,病情會隨時變化

,六個月的輪候實在太長。但無奈,醫生短缺,供不應求,除了耐心等待,別無選擇。

 

    這個專科,肯定是按章工作,完全不會考慮求診者的年齡及健康情況,作緩急之分。那個接待病人的小姐,也同樣是按章工作,完全不瞭解年紀大的病人,除了感到度日如年,更加困難去預測半年後可能發出的事。能否按時上門求診,要等到最後的一兩天才能肯定。罰款的金額對沒有固定收入的長者來說,也許太沉重了,他們為了避免受罰,冒著風雨或冰雪,也會登門造訪。每個人都有父母,怎忍心這樣去對待他們?

 

由這件事,我想起一個香港婦科手術醫生。聽說,曾經向他求診的婦女,幾乎無一倖免都成為他手術刀下的受害者。後來由一個在醫院任職的朋友證實,這個無良醫生在股票市場曾經遭遇重創,接近破產邊緣。他拼命為病人施手術,賺取手術費,以彌補投資失誤導致的損失。香港醫院的監管制度可能不完善,使他有機可乘

。而當年的病人,奉醫生為神靈,沒有半點懷疑他的醫術及醫德。

 

    在多倫多一些眼科專科醫生,非常熱心擔當推銷員,介紹一些巧立名目的人工晶體給接受白內障手術的病人,賺取額外的收入。據筆者所知,政府提供的白內障手術及所需的晶體,已經達到醫學上的要求,無需額外支出,而且沒有任何好處。筆者肯定這些醫生仍然存在,求診者必須提高警覺,避免受誤導。

 

    普遍來說,專科醫生的收入都是十分可觀的,他們為什麼會對這些不義之財仍感興趣?醫者父母心,如果缺乏這點愛心的人,實在不宜當醫生。

 

     

難忘的趣事    2024.10.31      ( 2024.11.6 revised修正版 )

    女兒和女婿忙於工作,接送兩個孫子上學及放學的工作,很多時都落在我身上,難得他們對我有信心,而我也十分樂意去做。

 

    某天,天氣很熱,放學後,和我一起去接孩子的老伴,提議大家一起去吃冰淇淋。兩個小朋友聽了高興得不得了,大孫搶著對我說:我知道前往「雪糕店」的捷徑(short cut),可帶領你們前往。我二話不說,就跟著他的指示,擺動汽車方向盤,左拐右轉,穿過一些似乎都是很熟悉的街道,最後到了他們家門口,這時才知道我是被誤導了。原來所謂「捷徑」,起點是從他們家門口開始的,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女兒和丈夫一起出了門,孩子照例由我們看管。他們上學後,我有空檔去打網球。老伴閒著無聊,也陪我一起去球會。我在球場正打得起勁之際,她突然出現,神情緊張地對我說:不好了,離家之前忘了關掉爐火,必須立刻回去處理。我二話不說,告別球友,離開球場,立即開車,風馳電掣,超速趕程回家。原來只是虛驚一場,爐火的溫度調得很低,沒有造成任何意外。事後,老伴告訴兩個孫子當天發生的事。想不到其中一個這樣安慰她:婆婆,你不用擔心,這房子燒掉了,還有你們的那一間呢!

 

    有一次我和大孫兩個人去看馬戲團表演,場地之內有很多吸引孩子的零食攤位。每次他走過一家雪糕店時,都帶著失望的眼神對我說:公公,我今天不能吃冰淇淋,因為媽媽說我身體不適。這樣地重複又重複,可能表示他很想吃,不過用「以退為進」的方式去試探我的反應。後來想起這件事,很後悔自己當時心腸太硬,沒有滿足孩子如此渺小的要求。

 

    兩個孩子都喜歡光顧小吃店,對我來說,是一件很容易就能夠滿足他們的事。某天,在一家港式茶餐廳吃下午茶的時候,不記得為什麼突然會扯到這樣的一些話題,我問:當有一天我將會老到不能開車的時候,怎麼辦?兩個孫子異口同聲地對我說:公公,你不要擔心,我們會準備一輛limousine(豪華轎車)給你使用,並有司機負責接送。後來話題扯到居住的問題,我說:照顧房子愈來愈有點力不從心,不知如何是好?兩個孫子同樣不假思索地這樣安慰我:公公,我們會買個Condo(公管公寓)給你,讓你安心在那裡生活。

 

    當時在聽到這些話之後,我感到一股暖流湧入我的心房。我知道兩個孫子都很喜歡我,關心我未來的處境,否則不會有這樣的反應。他們天真無邪,口直心快,將心中的感覺表露無遺。

 

    時間過得很快,兩個孫兒都已經長大成年人了。他們忙於學習與工作,日夕相處的機會越來越少。這些趣事只能留在回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