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一)回顧此生,算不上稱心如意。1945-2017

完 結 篇

 

       塔奇曼寫這本書的目的在於表揚史迪威是一個意志無比堅強的人。他耗盡一生的精力,只為實踐一個自以為是意義重大的任務,不惜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在他六十三載的生命旅程中,只花了兩年七個月(1942年三月至1944年十月)在中緬印的戰區上發揮其軍事「天才」與抱負。試問個人成敗能否只聚焦於他生命中百分之四的時間來作出總結呢?或許可以吧!因為觀微知著。例如中國從美國租借法案(Lend Lease)中只獲取1.5%3%(實質只有0.24%)的貸款及軍需品,後果如何?不言而喻。在那兩年七個月裡,有長達十八個月的日子,戰場上根本一片平靜(1942年春至1944年秋)。在同一時期,史迪威逗留在中國的日子也不足三百天。

 

       史迪威加入陸軍服務並非他的意願,只靠父親替他穿針引線而進入了西㸃軍校(West Point)就讀,接受紀律培訓。他以中等成績畢業,從低向上爬,和當年其他陸軍將領一樣,循序漸進。他具有語言天才,畢業後留校教授英文、法文及西班牙文,算是出眾的表現。在陸軍部服務期間曾六次出訪中國,由於機緣巧合,在天津幸會馬歇爾(George Marshall),他的命運便由此與馬歇爾緊套在一起。他雖然缺乏實際作戰經驗,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得到法國情報人員的賞識。在戰事鬆弛下來的日子,他喜歡玩些紙上談兵的遊戲,調兵遣將,自得其樂。他生性暴燥,討厭禮節,不拘形式,被下屬及同僚冠上「刻薄的喬」的稱號;但與此相反,下屬也尊稱他為可敬的「喬叔叔」,因為他喜歡和下屬們打成一片,不分彼此。由於陸軍部的士官人數不多,史迪威能夠平步青雲,晉升得非常快,在1941年大戰爆發前便登上高位。史迪威對下屬態度吝嗇,忽視他們的貢獻,但如受到上司的奚落和冷待,則會耿耿於懷,揮之不去。

 

       史迪威登陸北非的計劃(GYMNAST)受到日本在1941年十二月七日偷襲珍珠港的影響,必須中途放棄。事前,美國毫無作出戰爭的準備,國會通過一連串保持中立的法案,防止羅斯福捲入歐洲戰爭的漩渦,美國人甚少關注到日本在亞洲的野心。馬歇爾臨危受命,成為羅斯福的參謀長,史迪威憑著中國的經驗,成為蔣介石最資深的參謀長,並兼任中緬印戰區的副總司令,職位僅次於英國的戰區總司令。史迪威對馬歇爾言聽計從,隨時隨地待命出發。史迪威的下屬認為馬歇爾將史迪威的軍事才能平白浪費了,並使他成為犧牲品。

 

       馬歇爾的原本計劃是利用中國作為空軍基地,從這些基地派出轟炸機轟炸日本;他也委派史迪威培訓及裝備中國的軍隊,並由他率領保護這些基地。羅斯福的計劃是盡力留住中國軍隊在戰場上,纏住龐大的日本軍隊,減少他們對美國的威脅。羅斯福雖然對中國的困境表示同情,但對英國早已作出過支援的承諾,因此對中國就愛莫能助。其實羅斯福在大戰爆發前舉行的大西洋會議(Atlantic Conference)時已答應美國會優先考慮英國的需要,然後才協助其他盟友。

 

       蔣介石向英國總司令亞歷山大(Alexander)表示可派中國部隊保衛緬甸,只要他說明所需便可。但由於英國殖民者深藏的自負心態,亞歷山大竟然拒絕蔣介石的善意。英國人寧可向日本人投降也不願意接受中國軍隊解救緬甸。當時,馬來亞、新加坡、香港和上海已經被日本佔領。史迪威在1942年二月到達緬甸。他雖然到過中國五次,但所汲取的經驗與知識對緬甸毫無用處。緬甸的地勢、植物、鳥獸、氣候和風俗習慣與中國截然不同。塔奇曼曾表示喬治亞州班寧堡(Fort Benning in Georgia)附近的地理環境與緬甸大同小異,對史迪威極其有用。她也讚許史迪威比蔣介石更了解季候風的特性。但翻開史迪威的日記或白修德(T H White)的紀錄來看,他們都沒有提到任何有關緬甸的資料。塔奇曼也讚譽史迪威在老家培訓軍隊時,經常提醒學生對一切不熟識的事物都要尋根究底,不可胡亂猜測。果真如此,史迪威又怎會抱怨緬甸的「旱季」竟然出現滂沱大雨,而且下個不停呢?塔奇曼不是說過史迪威非常熟識季候風的特性嗎?

 

       史迪威曾經批評蔣介石沒有定下一套完整對抗日本的計劃。想不到他自己卻患上這樣的毛病,來到緬甸之前對當地一無所知,也拿不出任何對付日本的良策。他缺少敵人的情報,不了解敵人之弱點與強項,結果被逐出緬甸,為此他竟然指責手下之中國將領違背命令,並抱怨英國人無心打仗。史迪威負責保衛緬甸卻得不到美軍的支援,明顯是因為美國並不重視這個戰場,蔣介石,英國人和日本人對美國的態度都看得一清二楚,似乎只有史迪威才察覺不到。史迪威的下屬及盟友都感到他對策劃戰略不夠認真,態度散慢。他做事往往依賴「直覺」的指引,塔奇曼卻說他料事如神,不會出錯。他經常迴避工作會議,不習慣做紀錄,發出的命令含糊不清,行事流於情緒化。依據常規,每個指揮官在離任前都必須留下紀錄給下一任,方便任務交接。1944年,史迪威離開崗位前卻沒有留下任何紀錄給魏德邁(Wedemeyer),引起不必要的困難。在史迪威的記事冊上,往往發現一些非常簡單的記錄,如:「又下雨」,或「文件,無線電,字條」。「八時半離開。十時在蘭契(Ranching) 」使人莫名其妙。蔣介石也有寫日記的習慣,如將兩人的敘事內容比較起來,我們會發現史迪威喜歡談論別人的錯失,他的怨氣,和經常攻擊蔣介石及他的那幫人;蔣介石卻坦白檢討自己的弱點,設法克服,也談及史迪威及美國人傲慢的態度,使他反感。蔣介石也毫不諱言列舉戰後國民黨的貪污行為,決心要改革,殊不知要到了台灣才可推行。

 

       1931年九月到1942年二月,中國一直單獨對抗日本以自保。在長達一個世紀的時間裡,中國一直受到帝國主義者的侵略,強迫簽下各種不平等條約,其中包括美國在內的八國聯軍,曾向中國索取巨額賠款,使中國變得民窮財盡。直到1940年,中國在付出最後一筆賠款之後,才被免除這些責任。從1911年至1941年,以農民為主的中國老百姓,在長達三十年之時間內,一直受到內亂的困擾;在軍閥割據時期,為了統一國家,南北對抗,烽煙四起。與此同時,由毛澤東領導的共產黨開始把勢力擴張。蔣介石一直跟隨充滿魅力的革命領袖孫逸仙先生,以他為馬首是瞻,直到孫先生在1925年逝世。蔣介石曾被遣送到蘇聯學習,但發現斯大林推行的共產主義不適合中國。蔣介石推崇的是孫逸仙提倡的三民主義。孫逸  仙死後,蔣介石繼承了他在國民黨的地位,組織北伐軍,使用武力統一國家,建立中央政府。在統一的行動中,蔣介石必須爭取一些軍閥的支持,首先拿下清皇朝的首都北京城,但於1928年選擇在南京設立國民黨中央政府,由他擔任主席。蔣介石在非常困難的環境下完成這項任務,其貢獻之巨,史迪威之輩簡直望塵莫及。

 

       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在19281937年的十年內,中國雖然仍受到帝國主義的干擾,必須作出讓步及容許特權的存在,但通過外交談判,可減少這些方面帶來的負面影響。政府可趁機改良法律及刑罰制度,穩定物價,建設鐵路及公路,改善公共醫療設施,嚴禁售賣毒品,扶助工業及農業發展。除此之外,政府也撥出資源改善教育...... 」眾多項目同時進行,自然不可能完全達到目標。在同一時間,美國正面臨經濟大蕭條,羅斯福為此推出他的「新招」(New Deal),刺激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機會。希特勒納粹黨勢力在德國崛起,直捲西歐;斯大林進行清黨運動,屠殺數百萬反對者。史迪威只會將矛頭指向蔣介石,批評他獨裁專政,藉著秘密組織鞏固政權。殊不知,這些言論套在斯大林的頭上會更為適當。史迪威卻受到斯大林打敗德國的表象所蒙蔽,看不見斯大林推行之暴政。史迪威是否真的這樣天真,隨便輕信表面之假象呢?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處決了十五萬逃兵,美國只殺了一個。在斯大林格勒(Stalingrad)及其他戰場上,蘇聯將領會毫不猶豫槍殺不願前進的軍人。

 

       「史迪威在華任務將是美國最積極的行動!」這個說法實在自欺欺人。當史迪威到達緬甸走馬上任之際,美國沒有派出陸軍、空軍或海軍支援,一看便知他們並不重視這個戰區,日本人也看在眼裡。如果這樣也可算是美國「最積極的行動」,又怎可和他們在非洲、歐洲及西太平洋戰區所投入之資源作出比較呢?中緬印戰區只佔美國付出戰爭資源的1%。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投入的人力資源共計一千六百萬人,其中只有三萬或少於此數的人被遣送到中緬印戰區服務,這還包括了那批負責鋪設印緬公路(Ledo Road)的工程人員。戰爭時期,美國生產了三十萬架戰機,其中少於一千架供給美國第十四空軍大隊使用。眾所周知,第二十空軍的任務也包括使用B-29型轟炸機向日本港口及船艦投彈,支援在太平洋作戰的美軍。美國一直沒有出動海軍支援中國。除了大約一千名美國空軍在中國戰場陣亡之外,沒有美國地面部隊在中國犧牲過。從這些公佈的資料來看,怎能說美國曾為中國付出了「最積極的行動」呢?

 

     「由於性格使然,他做事非常認真,不會放鬆,不會放棄。」塔奇曼認為史迪威待人不夠圓滑,不夠婉轉,這卻有助於突出他的硬朗形象。其實不然,這個態度使他與同僚和上司不和,也影響他與英國人、中國人和其美國人的合作。如果說「他做事認真,永不放棄」,但他竟然在密支那(Myitkyina)戰役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離開前線,前往錫蘭康堤(Kandy in Sri Lanka)度假,並逗留了整整一個月。他本該寸步不離指揮中心,從那裡發號施令,但卻選擇離開緬甸,任由中國士兵自行其是,最後還要指責他們違背命令,要求蔣介石必須從嚴處理。史迪威有個壞習慣,喜歡半途離開崗位。讀者大概不會忘記,他在接受第一個鋪設公路的任務後,半途便離開,並委託他人代勞,待工程完成時卻不恥邀功。讀者大概也不會忘記,他兒子在中國誕生後不足一個月他便把妻兒留下,獨自到中國各地遊覽。除此之外,他駐守北平時,雖然任務在身,卻長途跋涉走到六百五十英里外的蒙古尋幽探勝,但目標含糊不清。他也曾試過讓妻子獨自留在菲律賓,單身前往日本和中國觀光。眾所周知,史迪威不重視文件工作,沒有將計劃或命令清楚記錄下來。塔奇曼認為不拘小節便是「名將」的特殊風格,實在難以置信。

 

       史迪威在緬甸的任務只有二十個月,除了不斷批評蔣介石及英國盟友不當,也夢想得到中國軍隊的領導權。「由於目標定得太高,他的緬甸任務只能一敗塗地」。對於這點,我們可確信不疑。羅斯福賦予史迪威中緬印戰區的任務,只限於把中國軍隊留在戰場上,將日本一百五十萬大軍纏住,防止他們加入保衛日本國土之行動。果真如此,史迪威的任務便是可有可無吧!因為蔣介石在任何情況下都絕對不會向日本投降的。羅斯福的顧慮似乎是多餘的,但他的戰略目標卻達到了。史迪威夢寐以求的便是能夠擁有一支龐大的中國軍隊,由他改革,培訓和率領,打敗日本,完成收復緬甸的光榮任務。不過事與願違,便耿耿於懷,必須尋求其他方法以達到自己追求的目標。

 

       最後中國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對付日本人,不再期望美國會伸出援手。從1931年九月十八日在滿洲瀋陽發生的「九一八」事變,直至1937年七月七日上海受到襲擊,中國與日本開始全面衝突,兵戎相見,美國仍然袖手旁觀,沒有提供支援。不但如此,美國還繼續將廢鐵售賣給日本,使他們可用來製造武器,殘殺中國人。珍珠港受襲之後,美國才派兵到太平洋地區應戰,不過他們並非以同盟身分投入戰場,而以「君臨天下」的勢頭出現。美國人不會像朋友般地向中國盟友詢問:「我們能夠提供什麼幫助呢?」而只會傲慢地表示:「這些裝備都是我們擁有的,我們喜歡給誰便給誰」史迪威和其他美國人因此堅持以「交換」條件附加在支援的項目上,由1942年至戰爭結束為止都沒有改變這種態度。陳納德曾經建議美國加強空軍支援的力量,雖然引來史迪威、阿諾德(Arnold)和馬歇爾的恥笑,但卻得到羅斯福的關注,因為他認為代價很低便可支撐中國軍隊留在戰場上。史迪威因為誤判中國當時的政治形勢,傾向支持中國共產黨,壓抑蔣介石和國民黨政權。他的言論受到自由媒體的支持,影響杜魯門的外交政策,最後還使總統接受馬歇爾的建議,頒發對華售武禁令,並向國共兩黨提出難以實施的停火協議。除此之外,美國繁複的官僚架構也造成對國民政府物資輸送及貸款匯出的延誤。當這些物資和貸款到達時,國民黨政權已到了窮途末路,失去了預期的作用。美國支援對國民黨的命運影響深遠,蔣介石因未及時取得而失去政權,國民黨軍隊和將領為了自保紛紛向共產黨投誠。與此同時,毛澤東卻得到蘇聯源源不絕的供應,也受惠於美國遲交的物資。

 

       到了這個地步,史迪威、杜魯門和塔奇曼都感覺再也無法可施,國民黨的氣數已盡。其實不然,假設蘇聯未能及時取得美國租借法案(Lend Lease)的支援,斯大林格勒、莫斯科和列寧格勒一定也保不住。羅斯福和馬歇爾大可運用這個法案向蔣介石施以援手,改變中國的命運。美國沒有這樣做,因為史迪威最大的顧慮是蔣介石將會利用這些支援,增強對付共產黨的力量。假設中國軍隊獲得適當的配給與裝備,提高了戰鬥力,便可抵禦外侮,奪回大部分的失土,這豈非正符合史迪威的期望?在歐洲戰區,美國卻願意派出四個空降師,二十個裝甲師,八十個步兵師及最強大的空軍團隊來協助英國對付德國的進攻。中國只需軍備與設施的支援,不費美國一兵一卒。若果真如此,日本一早便被中國打敗,美國便不須派遣麥克阿瑟和尼米玆到太平洋戰區,策動「兩島跳動」的戰術,動員六個師海軍陸戰隊,投入成千上萬的戰艦和飛機,犧牲無數的人命了。由於美國積極介入歐洲戰區,聯軍不必投下原子彈便可將德國征服。很多美國人都相信原子彈的威力迫使日本投降。殊不知,日本選擇投降另有原因,卻少為人知。1945年八月八日,蘇聯向日本宣戰。蘇聯進軍滿洲地區,進程迅速,每天可達一百六十公里,六天之內便佔據了滿洲一大片土地。他們拿到滿洲之後便打算進兵日本國土。日本對蘇聯軍隊在佔領柏林之後的暴行早有所聞,恐怕他們佔領日本後會重施故技。日本人不擔心美國軍隊會向他們施暴,但蘇聯曾被日本打敗兩次,他們報仇泄恥之心不可不防。日本天皇向人民呼籲:「忍辱負重」日本上下一心,接受投降為上策。

 

       美國軍隊內的種族分歧在第二世界大戰時期仍然明顯存在。黑人在陸軍的編制上得不到與白人同僚一樣的看待,官階較低,華裔或日裔美國軍人也受到種族分歧的影響。15-20%華裔美國人志願投入美國軍隊服役,比率遠遠超出白人,但都要接受白人將領的指揮,情況與美國南北內戰時代一樣,沒有絲毫改變。史迪威從來都沒有表揚曾參與印緬公路計劃的黑人空軍工程師團隊的貢獻,也沒有在日記中談及他們的活動,後來史迪威的白人助手發表的報告對這班人也隻字不提。英國和美國將領也從未把蔣介石等量齊觀地看待,一直自視甚高。戰爭已結束了七十年,種族矛盾在美國仍然根深蒂固,沒有化解。

         

       史迪威,馬歇爾和杜魯門聯手推出停止支援蔣介石的政策,間接使毛澤東和共產黨受惠,並使他們迅速贏得了內戰。中國大陸人民在往後的三十年,仍然受到內部鬥爭的困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一貧如洗。蔣介石退守台灣之後,嘗試以爭取得來的時間和空間,推行他在中國無法實施的政治理念:改組行政架構,刺激經濟,改善民生。美國由於對華政策失誤,終於必須付出沉重的代價。美國參與1950-53年的朝鮮半島戰爭,犧牲了四萬五千士兵;還參與1963-73年的越南戰爭,犧牲了五萬五千士兵,美國人糾纏在戰爭與反戰的爭拗上,平白浪費了差不多三十年。在朝鮮半島戰場上,毛澤東調派從蔣介石那邊投誠過來的國民黨部隊,由他們對抗英美聯軍,使聯軍受到重創,由此可証實塔奇曼和史迪威對國民黨軍隊實力的誤判。在越南解放戰爭期間,越南人曾得到中國戰略家的指導,首先打敗法國殖民者,繼而重創參加越戰的美國軍隊。當年美國雖然擁有空軍的絕對優勢,加上坦克車、直昇機、航空母艦及其他戰艦的支援,仍然一敗塗地。毛澤東蔑視美國擁有原子彈的威脅,大膽揚言:「你們殺了我們兩億人,我們還有另外的兩億人等著你」這顯然和蔣介石「利用空間換取時間」來對付日本人的戰略不謀而合。

 

      很多年輕一代的美國人都不知道美國為了爭取獨立和英國持續戰鬥了多少年。戰事由1775年開始,直到1783年完結,長達八年四個月十五天。中國對日抗戰由1937年開始,直到1945年將日本打敗為止,持續了八年一個月二十一日。兩場戰事所消耗的時間差不多,都是曠日持久的。美國獨立戰爭開始時,美軍要起來迎戰世界最精銳的英國步兵團,節節敗退。美軍統帥華盛頓(General Washington) 從紐約撤退,利用夜色與風雪掩蓋,渡過特拉華河(Delaware River)。美軍居於劣勢,掙扎多年,曾因欠缺糧食、資金及裝備而必須解散。他們之所以能夠支撐下去,是全靠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亞當斯(John Adams)和傑斐遜(Thomas Jefferson)數位領導人的遊說技巧,爭取到法國皇室的同情與支援。法國派出龐大之海軍,將通往美洲大陸的海路封鎖,阻礙英國艦隊通過,使美軍最後轉敗為勝,並在1783年在巴黎與英國訂立和約(Peace Treaty of Paris in 1783)。美國軍隊曾在麥克享利堡(Fort McHenry)、特倫頓(Trenton)和約克鎮(Yorktown)取得輝煌的戰果,可和國民黨軍隊在台兒庒、崑崙關(Kunlun Pass)與密支那(Myitkyina)打敗日本人的戰績相比。中國的外交代表宋子文和孔祥熙的表現遠遠比不上富蘭克林和亞當斯的超卓,結果美國只願派出海軍清剿太平洋島嶼的日軍,僅此而已。富蘭克林一心為國,不惜與對英皇室忠心耿耿的兒子脫離父子關係,作出個人犧牲。亞當斯與傑斐遜在戰後由於政治立場不同,成為政敵。他們在1826年七月四日死亡,時間只相差幾個小時。兩人曾先後當過美國總統,是第二任和第三任。美國獨立後,發展神速,猶如今天的中國。

 

       近年,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已恢復接觸。兩黨交往的層面非常廣闊,公開,坦誠。兩岸經濟往來尤其緊密。香港和澳門先後由殖民地政府交還中國,結束殖民統治。在過去的三十年,中國人不斷向世界宣示,在和平的環境下,他們可成功將國家建立起來。中國的經濟「奇蹟」並非只會在中國發生,其他國家或地區如德國、日本、台灣、南韓都曾經出現過,其中美國的成就更是可觀。從1930年至1960年,在三十年內,美國能夠從經濟大蕭條,失業率高達25%的困境下,發展成為世界最強大最富有的國家,達到全民就業的理想。美國和中國相似的地方有很多。兩國雖然強大,但無意以武力征服世界。美國仍是世界最富有和最強大的國,但開始面臨很多由自己造成的困難與引發起的挑戰。

 

       塔奇曼和白修德雖然有意將史迪威塑造成一個英雄人物,但他只不過是一個平實,忠誠,苦幹,卻充滿偏見,異常頑固和難以動搖的人。蔣介石也非如塔奇曼與白修德所描述,是一個貪污敗德之輩。如果要公正評價蔣介石的功過,我們必須檢視他的所作所為及跟蹤他的財富來源。經過種種分析之後我們得出的結論是,美國沒有支援中國取得勝利,反而依賴中國纏住一百五十萬日本軍隊在戰場上,使他們在太平洋戰爭中被美國打敗。美國戰時的國策直接影響中國內戰的結果,並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使新一代的中國人及美國人受害。

 

       2016年舉行的美國總統選舉,「觀察媒體」(The Observer Media)在十一月投票結束前夕刊登了羅斯(Peter Ross)的一篇評論:

 

    「在過去十年,中國變得愈來愈強大,在它的周邊地區以勢凌人......

    「從中國的強硬態度我們可清楚看到它可隨意迫使任何國家作出讓步...... 」 

    「接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WTO)是犧牲長期繁榮來換取短期利益中國由始至終沒有履行義務......尊重知識產權

    「他們(指中國)建立網絡突擊隊向西方企業盜取商業秘密...... 」 

     「我們已經目睹中國正在它的南海範圍內頻頻向鄰國展示力量......我們可預期,假若我們仍猶疑不決以武力干預,或不採取強硬手段介入中國的侵權行為的話,將來會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眾所周知,這是中國共產黨的預謀......會按照一套完整計劃逐步達至完全可以控制這個地區的能力」 

     「我們對付中國只有兩個選擇繼續向他們妥協逆來順受......或向他們展示再不能容忍他們的行動並告戒他們必須停止這種行動否則會遭受嚴重後果

 

       時移世易但美國始終如一地對中國作出強烈批評與指責只不過對象不再是貪污腐化的國民黨和蔣介石而是史迪威馬歇爾和塔奇曼一直所推崇但變得更貪污腐化的共產黨政治利益的考量往往會使莫逆之交一夜之間成為陌路客此書可以對此作出總結美國是當今唯一的國家在它領土以外的二十二個地區駐有軍隊其中南韓、德國和日本各佔了二萬人。美國由1945年開始在德國和日本駐軍,在1950年開始在南韓駐軍。特朗普(Trump)獲選為美國候任總統,自由派及左派人士感到不滿而走上街頭抗議,其他國家只有靜觀其變,股票市場一度狂瀉,但立即反彈,都是預期不到的現象。

 

       在中日戰爭時期,溥儀為滿洲傀儡政權的元首,汪精衛為南京偽政權的首領,被中國老百姓唾罵為罪大惡極的漢奸。其實,這兩個人對保護中國文化與文物曾作出一定的貢獻。日本佔據北京和滿洲地區之後,沒有重複英法聯軍的罪行將紫禁城摧毀。英法聯軍在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曾肆意破壞紫禁城的文物,歷史對此都有詳盡的紀錄。而日本佔據北京之後,扶植溥儀為皇帝,為了取得他歡心,沒有重複英法聯軍的罪行破壞紫禁城的古蹟及清朝皇帝的墳墓。同樣,日本佔據南京之後,也沒有破壞中山陵和城中各處,使中國保存了無數價值連城的文物。

   

       最後,我們可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主要領袖來個比較,或可發現世界存在很多不公平的現象。邱吉爾和羅斯福都是在民主制度下舉行的選舉產生,成為一國之尊。裕仁(Hirohito)是根據皇族血統繼承皇位。斯大林、墨索里尼、蔣介石和毛澤東都是動用武力與政治影響力登上最高之領導地位。邱吉爾、羅斯福和裕仁出身於名門望族,接受過高深教育,而其他領導人均來自中產或草根階層。其中三人在戰爭結束前死去:希特勒自殺,墨索里尼由黨羽殺死,羅斯福死於疾病。邱吉爾最長壽,活到九十一歲,但在位最短,只有五年,在日本投降前因選舉落敗而下台。希特勒,墨索里尼和斯大林堪稱獨裁者,蔣介石,毛澤東和裕仁只能稱為准獨裁者。這些領導人都曾經殺人無數,只不過目的不盡相同而已。他們身後都有子女能夠延續家族的血統,但希特勒只遺下一個姪兒,他後來也到了美國定居。裕仁的兒子明仁(Akihito)是唯一嫡系能夠繼承父親的皇位。中國大陸從1928年至1945年由蔣介石政權統治。大陸失守後,蔣介石撤退到台灣,在1950年重新執政,直至1975年他逝世為止。蔣介石決心改善台灣的經濟,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邱吉爾雖然憑他的辯才與意志力贏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但大英帝國卻受到時間的沖洗而土崩瓦解。希特勒的千年帝國夢想將永遠無法實現,而且不到十二年便煙消雲散。戰後,德國受惠於馬歇爾重振歐洲計劃和德意志人民的苦幹精神,成為歐洲經濟最強大的國家。羅斯福在同一期間擔任美國總統,連續十二年,領導美國贏得第二次世界大戰。毛澤東在1949年內戰之後,成為中國的領導人,直到1976年他去逝為止。期間,中國人民曾經遭受重大的災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鄧小平接任後,實施改革開放政策,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經濟奇蹟,將七億人口從貧窮線提升起來。斯大林曾經追隨魅力四射的列寧走上革命之途,蔣介石也曾經以聲譽卓著的孫逸仙為馬首是瞻,可惜這兩個被追隨的領導人都是英年早逝,前後相隔只有幾個月。斯大林以鐵腕手段鞏固實力,蔣介石以不屈不撓的精神求存。墨索里尼曾一度成功改善了政府的行政效力,但繁複的官僚架構卻摧毀了這個國家,在戰後的六十年,義大利政權曾經更換了五十次之多。羅斯福將美國的民主制度進一步優化,艾森豪威爾帶領國家走上經濟的康莊大道,成為世界最強大的經濟體。

 

     以後,世界將會面對不斷的改變和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需要以開放的眼光,勇往直前的氣概,謙遜的態度來迎接未來,從而創造出一個更美好的世界,為全人類謀求幸福。

 

完 結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