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身於菜肆的庶民哲學家

 

----陳樹菊

 

●獲頒亞洲諾貝爾「麥格塞塞獎」

 

在台東中央市場賣菜的陳樹菊,2010年不但榮登「富士比」雜誌的亞太地區慈善英雄榜,同年美國『時代』雜誌也將她選為最具影響力時代百大人物之英雄,『讀者文摘』雜誌頒發第4屆年度亞洲英雄獎給她,中華民國前教育部長吳清基頒發給她一等教育文化獎章;今 (2012) 年7月25日「麥格塞塞獎基金會」宣布頒給陳樹菊為今年度六位得將者之一,表揚她長年行善,展現純粹利他主義(Pure altruism)深為國際所肯定。

 

「麥格塞塞獎」素有亞洲諾貝爾獎之稱,自1958年以來,每年遴選當年度對社會、人文及國際和平具傑出貢獻的人士或團體,這是紐約「洛克斐勒基金會」在1957年為紀念前菲律賓總統雷蒙.麥格塞塞而出資創辦的亞洲最具聲望的獎項。此次「麥格塞塞獎基金會」決定頒獎給陳樹菊,稱許她多年來一直展現出純粹利他主義的善行義舉,彰顯無比熱忱,並嘉惠無數台灣人民。

 

陳樹菊出身貧苦家庭,父母賣菜為生,她讀小學的時候,母親和弟弟都因病重無錢醫治而先後過世,當時年僅十三歲的她只好輟學跟父親去菜市場賣菜,經歷家貧失學,親人離世的痛苦,為了挑起養家的責任,幫助兄長完成學業,和拉拔弟妹長大,自己一直沒有結婚,但她卻捐錢認養了三個小孩。四十八年來風雨無阻,數十年如一日,她每天清晨就到批發市場批菜,運到自己不足五坪大的菜攤來販售,將賣菜的所得一點一滴存下來,五年前卻一口氣捐出四百五十萬,給國小母校興建圖書館,不禁讓人動容。


   
陳樹菊「不因善小而不為」、「不因錢少而不捐」的善舉,足以見證社會上小人物「庶民善行」的可貴之處,使人們相信人性美好的一面。陳樹菊事蹟的動人之處,不是在於她的「有餘」,而在她的「不足」。我們常以為樂善好施,是行有餘力時才偶爾為之的點綴行動,這是「有餘」的行善觀,而陳樹菊的內心世界卻是常常忘記了自己,只知道利他,她長年茹素每日餐食開支不足百元,生活簡單到幾近刻苦,卻捐出大多數人及不上的善款,這就是她「不足」的行善哲學。


    事實上,據台灣非營利組織統計每月所募得的捐款中,約八成是來自像陳樹菊這樣的平凡人,每筆捐款金額平均只在六百元上下,一筆筆小額、定期的捐助,涓滴成河,維持著民間慈善組織的動能及推展未來計畫的可能性。我們確信,推動社會持續前進的動力,就是眾多隱而不顯的陳樹菊們,他們總是在各自的角落裡堅持著,做自己相信能做得到的事,不管外界紛紛擾擾,只求善盡一己之力去做應做的事。

 

    至今還是過著清苦度日的陳樹菊說 :「我一人飽全家飽,錢是給需要的人才有用。」被問及對於得獎而來的讚譽時,她說 :「這沒什麼,大家都可以做,捨得與不捨得而已。」對於未來的打算,她說 :「還是要持續贃錢存錢,再捐給需要的人。」從她的言行看來,這位只有小學學歷的陳樹菊,是個真正不折不扣的隱身於菜肆中的庶民哲學家。

 

                                                 2012.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