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若夢

 

         

自古以來,人們都喜歡說夢,有些人的夢境如曇花一現般,來去匆匆在瞬間很快就結束,甚至沒留下什麼印象,混混沌沌的一下子就忘了,但是有些人的夢境卻如度過一段人生,有高潮迭起的情節,更有悲歡離合的場景,故有人說人生若夢,夢如人生。

 

在我們古老中國的民間故事、古典文學、民俗歌謠、和傳統戲劇中,有很多敘說、歌頌那唯美或是離奇的夢境,如「莊生夢蝶」、「南柯夢」、「黃梁夢」、「牡丹亭驚夢」等……精彩絕倫的夢,一直流傳千古,為後世傳頌不絕。

 

到底夢是什麼一回事? 有人說夢是人們在睡眠時所產生的想像,是一種意象語言,它包含有影像和聲音,甚至有思考和感覺,從平常的事物到超現實的情況都可能進入夢中,有的人的夢境沒有彩色全是黑白,有的甚至是朦朦朧朧景象不甚清晰,但有的人的夢境卻是彩色繽紛,十分具體並層次分明,如真實的人生。

 

一般來說,夢境通常是非自願性的,人們無法選擇要做一個怎麼樣的夢,而且對夢境中的所有情節也無法掌握,有的人在夢中清楚自己在做夢,但卻總是走不出來,一直跟隨著夢境的情節去發展。有人是同樣的夢境重複出現,在連接幾天或是隔一段時間內,做著同樣的夢,而且都是在夢中的同一個狀況下結束,驚醒過來。

 

有人說,夢是人們在睡眠時的一種心理活動,是心理上對客觀事物在腦中的反映,有時是由於受到客觀事物的剌激而產生一種意識不大清楚的錯覺,就會做奇異的夢。也有人說,夢是人們對長期記憶的回顧,是一種生活痕跡的復現,特別是在做夢的最近時間內所發生的經驗,更為深刻,這些經歷的剌激構成了夢的材料,同樣,很久以前發生過的事也可能對夢的內容造成影響,而那些早期的印象與近期的刺激,若是有所關聯的話,那麼夢的內容就豐富了,它可能包含了這個人一生中各個時期發生過的事的潛在意識,當各種潛在意識匯集起來,夢境的情節不但豐富,更可能是曲折離奇了。

 

有人認為人們在下意識中利用夢境作為宣洩的管道,可能是藉以降低心理的壓力,也可能是一種自我的滿足。不管如何,從心理學去分析,夢是有意識看無意識的一面窗子,反映人們內心的狀況,包括恐懼、憂鬱、悲傷、喜悅、興奮等各種情緒。除了人類之外,動物也會做夢,我們常發現貓狗在熟睡中發出一些聲音,甚至四肢抽動,或是全身顫慄等情形,顯然牠們正在做夢。

 

有心理學家認為,人們做夢是大腦在虛擬環境中對如何處置危險情況的預演,尤其是噩夢,有可能是人們內心裡正在進行一種虛擬的安全訓練。也有人認為,夢會激發人們的靈感,尤其是對藝術的創作而言,有些偉大作品的構思緣自一個特別而美妙的夢境。

 

有人研究分析,在什麼情形下會做好夢或是做噩夢,他們認為與睡眠時的模式、心情、姿勢、和處境有很大關聯,例如在柔和氣氛下、舒適環境中、心情平緩愉悅時做的夢大多會是甜美的好夢,倘若睡前心情不大好,或受過驚嚇,或睡覺的地方不大舒適,或是睡姿不大好的情況下,做噩夢的機率就很大。

 

佛說世事虛幻、浮生若夢,教我們臨事臨物,不可起貪戀之欲、驚恐之心,從而在夢境中自我得到解脫。我們常常都會做夢,祈盼藉憑著夢境,將內心深處的喜怒哀樂都能得以抒解,回到澄朗的心境,那麼做夢就是有益於身心了。

 

                                              2013.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