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敬的粵劇粵曲樂師

 

拜兩岸人民密切交流之賜,自2011年起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灣自由行以來,到目前為止已超過了200多萬人次,可以申請的城市達47個之多,預計並陸續在增加中,可見兩岸一家親的觀念已深植兩岸同胞的心裡。今年才剛踏入七月,台北錦繡明珠曲藝團團長吳麗雲小姐和副團長沙菲小姐告訴我一個好消息,原來有兩位中國粵曲界權威師傅趁著自由行之便來台灣觀光兼訪友,這就是廣州頗有名氣的頭架師傅何貴成先生和來自澳門擅長於拍板、鑼、及製造氣氛的掌板黃海師傅,他們此次是首度來到寶島台灣,其興奮心情是不言而喻的,雖然逗留在台灣的時間並不多,但他們除了想親自體驗寶島台灣的濃厚人情味之外,更要與台北的粵劇曲藝界作更進一步的交流,俾增加兩岸粵劇粵曲的切磋和合作,使粵劇的曲藝源遠流長,並發揚光大。

 

粵劇又稱廣東大戲,粵劇、粵曲是一種以音樂伴唱的表演藝術,可以說音樂乃粵劇、粵曲的靈魂,如果沒有音樂,粵劇、粵曲就等於沒有了靈魂,因此負責音樂伴奏的樂師可說是引領粵劇、粵曲靈魂的推手,舞台上生旦淨末丑角的表演或唱家的演唱有出色的演出,音樂伴奏師傅的心力一定是功不可抹的,這是眾所認同的事實。所謂牡丹雖好,都要綠葉扶持,而且伴奏粵曲並非一般會看譜、會拉奏樂器就可以成師的,粵曲的樂師還需要具備各種臨場的知識和技巧,尤其必須熟悉各種曲牌,還要懂得配合轉速的快慢、拉腔、追奏、兜搭,及引導唱家如何唱得合拍精準及流利順暢,這就是一門非常深奧的學問了。

 

粵劇、粵曲最早朔源自中國民間的齊言民歌,也有說是傳承自桂劇的延伸,可確定的是它誕生於嶺南地區(廣東佛山),而蓬勃於港澳,後傳揚到南洋和歐美等華僑聚居地。粵曲的音樂是從清朝中葉的大八音班所啟發萌芽,結合了嶺南一帶的大調、小調、粵謳、龍舟歌、木魚歌、和南音等音樂的因素,由於廣東位於中國的南方沿海,故粵曲甚至吸收了大量的西方外來音樂,例如有小提琴和洋琴的伴奏。眾所周知,粵劇、粵曲是以唱說戲文的方式來進行表演,其音樂伴奏需要精湛的專業技能,此非一朝一夕就能學成的,故在此行學有專精的人才並不多,若能學有所成,不但可以此專業謀生,並且名利雙收的,以前香港粵曲界有句話流傳說:唱歌的有賣樓,樂師則多買樓!由此可見之一斑。但目前由於娛樂業五花八門,傳統戲曲面臨多方面的競爭,現在已是時移世易,今非昔比了,例如自從有了粵曲卡拉OK之後,一般非專業的歌友可以在家裡或到K場練歌,他們已經沒有那麼倚賴樂師的現場伴奏了,然而,樂師的地位一直以來依然是備受尊崇的,每當唱局操曲完畢,唱將們都會自動自發地向樂師表達感謝並說句師傅辛苦了。而粵劇表演完畢,演員們亦會走到棚面(樂師坐的位置),向樂師致意說聲多謝師傅。

 

    近年來,除了在中國大陸有專業學校教授粵曲音樂專業演奏之外,包括台灣和海外的粵曲樂師大都有青黃不接的情形,老師傅的凋零而年輕一代又接不上手。據說要訓練一個有高水平專業技術及對粵曲音樂有全面知識的樂師,尤其是頭架(即音樂領導),是至少需要花十數年時光,經歷過很多不同的臨場工作環境和經驗累積的過程,才能在不斷的磨練下栽培而成。行內人稱樂隊和樂師為棚面,負責吹管、彈撥、拉弦的樂器統稱為文場,領奏者稱為頭架,頭架師傅的身份相當於交響樂團中的首席,通常演奏各種拉弦樂器(包括高胡、二胡、小提琴、二弦、椰胡等),鑼鼓又稱為武場,領銜者為掌板,其實文場也是需要鑼鼓來配搭的,使音樂更能依著拍子的節奏順暢地進行。

 

    或許有人會質疑,在電視和卡拉OK普及的今天,為何粵劇、粵曲還要有樂師來伴奏呢?實際上,卡拉OK音響所播出的音樂與樂師現場伴奏的音樂,對內行人而言,大有此樂非彼樂的感覺,卡拉OK音響播出的音樂是死板的,它不會配合演唱者的節拍快慢進行,而樂師現場伴奏的音樂是靈活的,它能與演唱者融配搭,使聽戲與唱戲都有臨場的真實感,不但能提供給戲迷、曲迷享受曲樂的最大樂趣,也給予演唱者在精神上有真正得心應手的感受。

 

粵劇、粵曲於2006年名列中國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到2009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內,可見粵劇曲藝不但已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重要的一環,並已受到國際社會所肯定,這些殊榮是值得我們稱頌的。

                                                                   201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