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歷史文化遺產--鎮國寺

 

 

鎮國寺chùa Trn-Quc是來河內參觀的遊客必訪之地,它座落於西湖東南方一座稱為金魚島的島上,經過一道小堤道連接陸地,是河內最古老的佛寺之一,寺內供奉的菩薩包括佛教和道教皆有,因此它不僅是河內最漂亮的古建築,也是香火最鼎盛的寺廟。

 

鎮國寺因其獨特的建築,在1989年即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遺產,它佔地有1200平方公尺,寺廟保存得相當完好,據說它與古代的帝王家亦多有淵源,李朝時代有太后在寺內參加法會及聽佛法,歷史上並出過幾位國師,同時該寺一直是各朝代的皇家行宮。

 

鎮國寺除了廟宇本身別具特色之外,院子外還有很多座古色古香、大小不一的古塔和古亭,供奉著歷來升仙成道的菩薩,上頭各有寫著漢字的對聯。鎮國古寺原稱「開國寺」,始建於前李時期(李南帝541年~547 年)起先是建於靠近紅河邊的伊華村,由於河流的侵蝕,後來到黎中興年代(1615 年) 該寺遷移到西湖的安阜堤內,就建在李朝翠華宮和陳朝韓元殿的基礎上,即是現今的位置,其後寺廟曾重修過多次,阮朝初年重修後並鑄鐘和造佛像,到1842年紹治皇帝到該寺參觀,賜修繕費並改寺名為「鎮北寺」。到了十七世紀時鄭王亦有出資修建該寺,十九世紀時越南由阮朝統治,才正式將該寺定名為「鎮國寺」,故在大門口有漢字書寫的「鎮國古寺」字樣,而且寺廟內處處、門裡門外都見有漢字的對聯和匾額,讓我們看來倍感親切。

 

鎮國寺的院子裡有一株菩提樹,據說是切割自印度聖地菩提伽耶,佛祖釋迦牟尼頓悟得道的那株菩提樹,是1959年印度總統拉金德拉.普拉蕯德(Rajendra Prasad)訪越時贈送的禮物,如今已是數人合抱之大樹,可說是鎮國寺之寶。

 

                                     201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