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北京故宮「紫禁城」

 

  走過天安門,再經端門和午門,我們進入了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其實從天安門起進入端門後就已經是走進故宮的範圍了,故宮原有五道重門:中華門(明朝時稱大明門,清朝時稱大清門,民國後稱中華門)天安門、端門、午門及太和門,但目前尚存的只有四道重門,因為這道明、清兩朝真正的國門,為擴建「天安門廣場」時已被拆除不復存在了,此門的原址現時是「毛澤東紀念堂」。

 

   端門,又稱重門,城門樓下有五個券形的門洞,中間的門洞最大,超過公尺高,稱為御路門,古時是專屬皇帝的轎子(步輿)通行的,其他四個門洞依次向外縮小,分別供王公貴族進出皇宮通行,五個門洞內各有兩扇朱漆大門,門上有「縱橫各九」的鎏金銅釘,真是威勢十足,我和外子特地選擇走中間那道御路門,感受一下當年皇帝威風出巡時走過的大門和御道,心中甚為得意。端門城樓上有數十根楠木大柱,看來頗具肅穆威嚴,城樓正面有幾十扇門窗,窗飾採菱花格式並有雕花,相當美觀,據說端門城樓的結構和建築風格與天安門是相同的,從端門至午門之間的院落,佔地面積約30680平方公尺,中間是御道,東西兩側有數十個朝房,貯存著重、大的文物,一直以來,端門是歷史博物館的文物庫房。

 

  我們從端門經御道進入了午門,說起午門,也許會讓人有不寒而慄的感覺,因為相傳古時帝皇一旦龍威震怒大喝一聲「推出午門斬首」之說,其實這是以訛傳訛不符史實的,因為午門已算是在皇宮的內城,將此處作為殺人刑場是不可能的,皇族不會讓戾氣進入皇宮之內,其實處決的地點是在離午門數里之外的菜市口,離午門是有一段距離的。只是明朝皇帝曾有在午門前「廷杖」處罰大臣的例子,即是「拉出去打數十大板」。實際上,古時皇帝多是在午門頒發詔書,或是用來舉辦頒佈翌年曆書的「頒朔」典禮,以及迎接軍隊凱旋在午門舉辦向皇帝敬獻戰俘的「獻俘禮」。

 

  北京故宮(紫禁城)不但是當今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宮殿建築群,也是中國最早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古蹟,紫禁城的命名乃借喻紫微星垣,據悉中國古代天文學家把天上的恆星分為三垣,包括: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而紫微垣是在三垣中央,且位置永恆不變,有紫微正中說,是代表皇帝的星座,因此把皇帝居所稱為「紫宮」,而「禁」字則意指皇宮乃是皇家重地,禁止閒雜人等來此,這就是「紫禁城」名稱的由來。北京故宮是在明朝皇帝朱棣就位後定都北京,於明永樂41406年)建造的,在永樂181420年)落成。明、清兩代的500多年當中,一共有24位皇帝在紫禁城裡居住及統治國家。

 

  故宮佔地極廣,約有72萬平方公尺,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公尺,分為外朝與內廷兩部分,外朝以三大殿為中心,即是太和殿(亦稱金鑾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內廷則是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統稱後三宮;而東西兩側的東,西六宮,都是皇帝與后妃居住之所,也就是俗稱的三宮六院,此外其他大小宮殿約有70多座,房舍9000餘間,整體來說,它不但規模龐大,也是現今世上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群。

 

  故宮的建築大致以黃瓦、紅牆、金飾、白石所構成,外朝與內廷的建築氣氛顯有不同,但其藝術精華則是各具千秋的。如今,北京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據它是以南京故宮為建築藍本,北京故宮四面圍有高約10公尺的城牆,城外有寬52公尺的護城河,有四個進出的大門:正南為午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北為玄武門(亦稱神武門,現在是故宮博物院的正門)。

 

  太和殿又稱金鑾殿,是紫禁城中最高也是面積最大的建築,氣勢果然非凡,這兒是古代皇帝上朝接受文武百官朝拜和上奏的地方,因具有皇權的象徵,故在各種形式上都有刻意追求,以示其特殊的地位。我來到這個代表中國歷史上最高權威的地方,心頭有很多感觸,想起古時一般老百姓窮極一生都無法想像到能進入紫禁城,更不要說來到太和殿了,而現在我們用人民幣購買門票就可進入太和殿,如此輕易地完成了千千萬萬的古時中國老百姓終生的夢想。太和殿內還保存有古代皇帝的龍椅寶座,我的腦海裡不由得幻想當年文武百官一齊屈膝下跪向皇帝朝拜時的情景,如今專制皇權的威勢已是過眼雲煙,一切盡皆雲飛煙滅,消失在歷史時光隧道中,能不令人興嘆麼

 

  來到故宮,除了參觀古建築藝術之外,珍貴文物是不可錯過的,故宮內的收藏以文物的種類分為多個展館,據統計其收藏有上百萬件,佔全國文物總數的六分之一。尤其是在寧夀宮區有個「珍寶館」,其收藏更是珍貴而且相當豐富,都是難得一見的珍品,使我們觀賞後,大有不虛此行之感。

 

我們來到了「中和殿」,這是古時皇帝上朝時小憩之所,也是王公貴族學習皇宮禮儀的地方,面積約580平方公尺,呈中方形,四周有迴廊,也顯氣派。再走過去,就是「保和殿」了,明朝時稱之為「謹身殿」,後來又改稱「建極殿」,到清朝才命名為「保和殿」,據「保和」二字乃是指凡事要保持協調和順的意思。(說此殿是皇帝賜宴外藩王公的場所,也是舉行殿試,亦稱廷試的地方,各貢士能進入殿試階段是不會被黜落的,殿試後便晉升為進士了,是有官職的,殿試評定其等第,分為三甲,高中一甲第一名者為狀元,而最後的三甲進士亦可分別授庶吉士、主事、和知縣等職)我來到此殿,忽然想起「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星夜趕科場」之感嘆語,想到世事如棋、乾坤莫測,而人各有命,不免有所感觸。

 

故宮後三宮的第一宮是「乾清宮」,這是古時皇帝的寢宮,是內廷的正殿,殿內亦有寶座,門楣上掛著「正大光明」的匾額,皇帝就在這兒批閱奏摺和處理政務,如選派官吏及召見大臣等,是有威嚴氣氛,但氣派顯有不足。走過遵義門,裡面就是養心殿,它位於乾清宮的西側,是一座獨立的院落,清朝有多位皇帝喜居住在此殿,其實這兒並沒有想象中的華麗,如今看來甚至有點破落的感覺,九五之尊的居所也不過如此,徒留下歷史走過腳步聲的迴響

 

    我們甫進入故宮時,各租了一組語音講解器,走到哪兒它就解到哪兒,因為只憑用眼觀看對複雜的文物、典故是不會十分明白的,遊罷故宮後在神武門出口處歸還該組語音器,十分的方便,我們在故宮流連了大半天,午後帶著感嘆的心情離開這座令人難忘的中國古皇宮──紫禁城。

 

                                         2016.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