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暢意遊

 

外子和我購好機票原本預定在2017/6/4日赴金門旅遊,可從6/2日起全台灣被今年首波梅雨鋒面襲撃,連日來從北到南各地都籠罩在豪大雨中,兩三天內從天上倒下來的雨量竟是佔了全年的1/4,打破了歷年來的梅雨紀錄。中央氣象局公告,此波梅雨鋒面的雲層相當結實,它夾著西南氣流的威力,預估連續幾天台灣地區不但有豪大雨還會有強風。梅雨一向給人的印象是陰雨綿綿,多數是細雨霏霏天天落個沒完沒了的,可今年真是奇怪,此波梅雨有如颱風般的豪雨聲勢,並不時還夾帶閃電和響雷,各地多處澇害成災,情況十分嚴重,真是夠嚇人的,造成台北有班機停飛,松山機場也曾一度關閉,聽說有滯留在金門的旅客在豪雨中都暫時回不了台北呢!我們只好要求更改機票,延後一週才出發。

外子曾來過金門很多趟,他對金門是有特殊感情的,因為他年輕時服義務役當兵就在金門,屬於海軍,部隊駐紮在水頭碼頭附近的坑道中(目前該坑道尚未開放給遊客參觀)。而我卻是首次真正親灸這個往已久的島嶼,6/11日上午,我們在風和日麗、艷陽高照的好天氣中從台北飛抵金門尚義機場,下機後我們到金城鎮訂好住宿旅館,隨即搭車趕往水頭碼頭轉渡輪前往小金門(又稱烈嶼),從大金門到小金門的渡輪航程只有15分鐘,抵九宮碼頭後,我們就在附近租到一台電動車,直奔金門跨海大橋,只見大橋僅建了一半,據說施工單位發生很多問題,兩度轉手仍工程延宕,我們在工地逗留了一些時間,仔細參觀過後並拍下多幀頗具參考價值照片。此次大小金門行處處令我驚喜,也讓我大開眼界,留下了難忘的回憶。

金門四面環海,西北面與中國大陸福建省廈門市只隔著狹窄的台灣海峽,在東北角的馬山觀測所,與大陸所屬島嶼距離僅2300公尺,退潮時甚至只有1800公尺,我們登上觀測所的瞭望台憑肉眼隔海看到對岸景物相當清晰,讓我們體驗到兩岸其實是如此的親近。從金門的水頭碼頭坐船到廈門的五通碼頭只需半個小時的航程(以前開到東渡碼頭是要一個小時)持台胞證即可兩地通行。金門的實際面積僅約150平方公里,在上世紀50年代,這兒曾是烽火交織的第一線戰場,如今兩岸和平共處,金門承載著重要的歷史記憶。眾所週知,從1958823日起到195917日的每日砲戰中,從對岸發射落在金門土地上的砲彈總數逾47萬枚,單單在823當天下午530分起的85分鐘內,就有3萬多枚砲彈撃落在大小金門、大擔和小擔等島上,後來又改為單打雙不打的砲戰,當時整個金門及附近所屬島嶼幾乎被炸熔了,但它畢竟挺了過來,後來聰明的金門人竟然想到廢物利用,將滿地的砲彈殻用來製造上好的鋼刀,成為獨特的戰地工藝品和土產工業,為金門創造了意想不到的經濟收益和一片榮景。

金門古名浯洲又稱仙洲,因地理位置有「固若湯,雄鎮海」之勢,故明洪武21(1388)改名為「金門」。金門戰地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這兒沒有時髦的高樓大廈、沒有現代化百貨商場,沒有繁華的霓虹燈、沒有熱鬧的喧嘩、也沒有聲色犬馬的夜生活,它純樸安靜得如同老舊農村的小市鎮,也像是個被現代文明社會遺忘了的地方,街道上的房舍和商店保留著傳統和顯得古老,市中心的老街區有條「模範街」,走在這短短75公尺的街道上,讓我感覺恍如穿越過時光隧道,走進了從前的社會,馬路上舖著灰色的花崗岩石板,街道兩邊的老式商店門前有連成整排的磚紅色圓拱門騎樓,有點像古早的南洋殖民建築風格,充滿了古意的美感。

這次來到金門,我仔細觀察,發現這兒果真是一個活生生的戰地歷史教室,到處遍佈戰壕、碉堡、坑道、和堡壘,走在街道和巷弄間常會看到當年遺留的戰爭標語和鼓舞士氣民心的精神喊話,使人不禁啞然失笑。我們在金城鎮上的老街閒逛著,原來老街有相當輝煌的歷史,這兒自唐宋時期就已有鬧市的規模,清康熙年間更成為重要的軍事行政中心,留下了十分珍貴的古蹟,如總兵署、將軍第、和節孝牌坊等。

金門的觀光規劃相當完善,在車站有分成4路的觀光巴士,專業導遊帶領到各條線的景點去參觀,每條路線的觀光時間是半天,我們因時間不足只參加了3條觀光巴士路線,另租賃機車自己去參觀其他的景點,我們三天內走了大半個金門,遊興絲毫不減,我在想未去到的地方就留待下次有機會時再來吧。

在水頭碼頭旁有座吳稚暉紀念公園,園內向海處有先總統  蔣公題字的稚暉亭,此處正是著名的「吳亭滄浪」景點。吳稚暉(吳敬恆)先生是黨國元老,也是經國先生的導師,但他一生高風亮節不入官門做官,有值得後世敬仰的學問和品德,他精工篆書堪稱民國四大書家之一。民國42年(1953)稚暉先生病逝台北,依遺囑海葬金門,蔣公特在碼頭旁興建紀念公園並為他立亭及塑銅像(目前公園修建後改為石像),四周遍植黑松樹及木麻黃,公園內花木扶疏,風景清幽秀麗,成為遊客來金門的首訪之地。

我們也去了象徵金門戰地精神堡壘的「莒光樓」,它位於莒光湖畔,是一座典雅的中國古城堡式建築,樓高三層,垂簷碧瓦、莊嚴雄偉,它建於1952年,曾多次入選為我國郵票圖案,且發行版色甚多,隨著郵票傳佈全球,因此莒光樓老早就馳名國內外,更是來到金門的遊客必訪景點。莒光樓四周綠草如茵、景色宜人且視野遼闊,我們登樓遠眺對岸的中國大陸福建省廈門市。這兒還有一個有趣的特色,就是公共電話亭也設計成「金門」的造型,甚為別緻可愛,吸引了眾多遊客駐足及拍照留念。

來到金門不可錯過參觀「翟山坑道」,它是位於金門西南方,在戰時翟山坑道是戰備工事,坑道由人工穿鑿而成,因此處的地質是特別堅硬的花崗岩石,故軍事安全性非常高,分坑道及水道兩部分,坑道長約101公尺,寬約6公尺,高約3.5公尺,水道則呈A字型,全長約357公尺,寬約11.5公尺,高約8公尺,坑內並設有停靠碼頭,可容納小艇42艘。「翟山坑道」是戰時的軍事運補秘密基地,因此當年稱之為神秘的「地下金門」,而現在它卻是最值得遊覽參觀的地方。

在「北門」古牌樓的後方就是金門酒廠,附近有高粱酒開山祖師爺葉華成老華僑的故居,亦是「金門高粱酒史館」,其建築格局為燕尾脊二落六路的大厝,並有左右突歸及護龍,這是金門城聚落中少見的大型民居。葉先生早年曾旅居南洋(新加坡),他返回故里後首創用金門旱地高梁釀成美酒,得到「金門現代恩主公」之稱的當年金馬司令胡璉將軍賞識,以軍方的協助、政府的財力、及民間的人才結合一起,開辦金門酒廠,釀製酒品輸往台灣,開創金門人的經濟生機。胡璉將軍當年並鼓勵金門人大量栽種高梁向台灣換取大米,解決了當年戰地百姓的艱困生活,為金門創造了劃時代的經濟奇蹟。金門高梁酒實在太有名了,它是一種很烈的白酒(也叫燒酒),以「清澈透明、質地純淨、芳香濃郁」而著名,品質最優的是陳年高梁,還有二鍋頭和各種紀念酒,它主要的優點是採用在地特有的潔淨空氣環境與絕佳的氣候條件下栽種成熟的旱地高梁,並引水質甘甜的金門寶月神泉水,加上承襲古法技術所釀製而成,故金門高梁具有濃烈撲鼻的香醇酒香,有人說只要品嚐過一口金門高梁,就會不屑於去喝其他品牌的美酒了,也有人說只要在鼻邊嗅一下高梁的酒香,就會讓人醉得暈陀陀了,這當然是有點誇大其詞,但我曾淺嚐過一口金門陳高,果真是教我終生難忘。

「北門」古牌樓附近一帶就是「舊金城」,附近的古老聚落中有條「明遺古街」,據說是成形於明代中葉,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為台閩現存最古老市街,也是舊金城僅有保存下來的明、清代建築,極具歷史價值。金門有句古諺:「要丁東門外,要富西門外,要興南門外,要官北門外」,東門外的古崗人丁最旺,西門外的水頭聚落到處有早年衣錦還老華僑興建的洋樓,北門外的燕南書院則是文風鼎盛,是讀書人求功名之佳地,南門外因臨近港口,商業比較發達、興盛一時。

我們也有到古聚落參觀當地的文化村,村落裡處處都是閩南傳統二進式的建築,裝飾玲瓏典雅,格局秀麗,可說是中國建築的典範。這兒還有以前古早時期出外謀生的僑民榮歸故里後所興建的古色古香小學校和老洋樓,如金水小學、得月樓等建築,十分具有特色。到「古寧頭戰史館」和「北山古洋樓」參觀,則是帶著沉痛的心情,「北山古洋樓」還保留著彈痕纍纍及半邊的斷瓦殘垣,這兒曾是屍橫遍地的戰場,讓我們感受到戰火的無情,這趟金門史蹟之旅,有如給我們上了一節很有意義的歷史課。

除此之外,金門有許多值得觀賞的可愛地方,我特別喜歡欣賞村落裡各式各樣的「風獅爺」,這是金門島上最具代表性的人文塑像圖騰,有的矗立在聚落村口,有的則竪立在家宅附近,還有嵌置在牆壁之中。其實「風獅爺」就是獅子的塑像,大多是用石材雕塑而成,但也有用磚瓦、水泥、或黏土造的,大小不一,造型也各異,有的是蹲著,有的是站立,有仰天作長嘯狀,有的卻是若有所思的凝視著前方,有的手持令旗或印令,有的則在玩彩球,有的還胸繋著鈴鐺,有的形狀十分驃悍,有的卻是面帶著淘氣的笑容,各有其特色,都是相當可愛。「風獅爺」是金門當地居民為因應實際生活環境及信仰寄託的精神象徵,目的大致為鎮風、驅邪、止煞、及祈福。

我們在金門玩了三天兩夜,實在覺得意猶未盡,當我們在車站候車赴機場前,金城鎮突然刮起狂風和驟雨,原來在南海剛形成的今年第2號颱風莫柏,有撲向香港和大陸廣東省的趨向,金門和台灣雖無直接威脅,卻受到了外圍氣流的影響,台北松山機場有班機延誤,外子接到航空公司電話說我們的班機要延後3個小時才到,但我們已到了機場只得苦苦等候,幸好及時又有電話通知,因前一班機有兩個空位,公司體諒我們很早就到櫃檯報到故優先讓我們登機,6/13晚依時返回台北,人生本是充滿了驚和喜,下次若有機會我還想再來,因為金門確是一個令人難忘並很有特色的好地方。

                                   2017.6.14

 

 

 

山東尹祚鵬作家箋注: 寫得非常深沉,有對戰爭沉重的回憶,也有對賢達人物的敬仰,還有對當前和平時代的熱愛。問候您及林先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