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京都、大阪、奈良行》

 

從「大阪城」看日本歷史的興衰

 

 

    我們在抵大阪的翌日,搭乘地鐵前往著名的「大阪城」,它位於大阪市中央區的大阪公園內,古時的「大坂城」與「名古屋城」及「熊本城」並列為日本歷史上的三大名城,現是大阪市的名勝景點,也是喜歡歷史和探究古蹟的遊客們必訪之地。

 

    大阪城有十分悠久的歷史,傳說在古早的古墳時代,仁德天皇曾在大阪的「難波」建造宮殿,飛鳥時代的孝德天皇亦曾在此建造了「波長柄豐埼宮」,至奈良時代的聖武天皇正式開始動工建造「難波京」,並曾遷都於此,後來改為陪都(副都)


    我們從地鐵站走出來,映入眼簾的是高大的大阪歷史博物館,它的旁邊有一座蓋著茅草屋頂的古老木造建築,據說這是一座第五世紀古墳時代遺留下來的法圓坂古蹟建築群之一,它的體積並不大,是古時的高層倉庫型建物,其古意盎然的樣貎看來非常吸睛顯眼,大家都圍著它拍照。我們繼續往前走去,不遠處有木柱豎立註明「難波宮遺跡」的標誌,原來此處是屬於「難波宮遺跡公園」的範圍。

 

    由於時間並不充裕,我們沒有進入歷史博物館參觀,後來才知實在錯過了如此大好機會,因為真正的「難波宮遺跡」大多已遭戰火摧毀,雖經挖掘但也發現所剩無幾,據說只遺留下飛鳥時代「難波宮」主建築「太極殿」和八角亭建築的地基。大阪歷史博物館的展示強調是依照古籍記載及圖片來作實物模擬,幾乎每個時代的歷史場景,都以原比例復原塑造,或者是以廣域模型的方式呈現,讓觀眾比較易於領會歷史的整個過程。而且原來歷史博物館的所在地,就是1350年前飛鳥時代的「難波長柄豊碕宮」遺址,故建造博物館時特地在館內保留了一些遺跡的殘構,目前遺址基本已經回填,只保留一部分展示供遊客參觀。據說古時的「難波京」是日本第一座模仿中國大唐時代風格所建的都城,故特別吸引我想參觀的興趣,此次的錯失只好將遺憾留待下次再來大阪城的機會了。

 

    我們繼續往「大阪城」走去,甫進入大阪城遺跡公園,即見長而闊的護城河分內、外兩重,外護城河約有70~90公尺寬,注有豐盛的水,而內護城河目前已乾涸長滿了青草,這兩重護城河將整個大阪城團團圍住,而牆垣是以巨大的花崗岩石塊切齊堆疊而成,據說整座城的牆垣動用了50100萬塊石頭來打造,看來頗具氣勢,這座城垣確是見證了日本最動盪紛亂的時代,也經歷過不少歷史的滄桑,城垣內的建物一次又一次地被戰火所摧殘,而城牆上堅固的巨大石頭卻始終屹立在這兒已有數百年歷史了。

 

    由於室町時代後期~安土桃山時代的「豐臣秀吉」大臣,修築大坂城並以此作為根據地,完成了日本15世紀中葉以來首次的政治統一,結束了長達150年紛亂的戰國時代,建立霸氣的豐臣政權,但他並不長夀,在發動攻打朝鮮戰役的後期因病去世,日本朝廷在豐臣秀吉死後,賜封他為「豐國大明神」因此大阪城內有座豐國神社來紀念他,並竪立大鳥居及他的銅像。

 

    大阪城與大阪城公園佔地很大,約有106.7公頃,從外護城河進到城內,要經過好幾道塗抹黑漆的城門,讓人有種威嚴剛毅、堅貞不屈的感覺。進入城內,最為搶眼奪目的主建物乃白牆綠瓦配著黃金裝飾的「天守閣」,它看來細緻而優雅,像個享受著富貴榮華的城堡,使人很難聯想到它曾經歷過戰國時代群雄爭霸時血腥的殺戮場景,可能是由於現時的「天守閣」已經過多次重修改建,使它經歷過的煙硝和風霜都已褪色了吧!

 

    天守閣樓高八層,下層的周圍由巨石塊堆疊,頂樓有個展望,我望樓興嘆,因為已經走不動了,外子為了陪我也決定放棄登樓,我們改為爬上城牆的石階去乘涼,面對著天守閣,我們的話題當然是繞著「豐臣秀吉」了,他的貧苦出身,因富有才幹而逐漸發跡直至在戰場上不斷征伐與收編各方勢力,終於完成政治統一全國的大業,但他的晚年卻走火入魔,被好戰與野心所蒙蔽,不但兩度攻打朝鮮,還想進侵中國大唐,稱霸亞洲,但其志未竟就因病去世了,後來他的部屬德川家康興起,建立江戶幕府,將豐臣氏家族滅掉了。

 

    照理說,在英雄爭霸中,成王敗寇乃兵家常事,本來也是無可厚非的,大阪城的命運也因而跟著政權的興衰起伏坎坷,在動亂中多次被焚毀,德川家康甚至以洩恨的方式,在大阪城大事摧殘搗毀,圖徹底埋葬掉豐臣家族留下給世人的記憶,如果他知道今日在大阪城內有座豐國神社的話,不知他作何感想呢

 

2018.5.23

   

 

 

 

https://ssl.gstatic.com/ui/v1/icons/mail/images/cleardot.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