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水庫之旅

 

 

        經過八年興建,竣工於民國五十三 (1964) 年的石門水庫,當年曾是遠東區最大、最有名氣的水庫,它位於臺灣北部大漢溪中游,在桃園市大溪、龍潭、復興等區和新竹縣關西鎮之間的眾山連綿峽谷中,由於溪流入口處有雙峰對峙,有如一道石門,水庫因而得名。它是臺灣第一座多功能水庫,當初興建的目的包括有:灌溉、發電、給水、防洪等效益,而發展到今日,它除了仍具備上述各項功能之外,還附帶有相當豐富的觀光資源與價值。

 

  石門水庫有地利之便,交通十分便捷,對外可連接十幾個旅遊景點,而且水庫在群山環抱下,風景十分優美,一年四季,不分任何時節,它的湖光山色、自然生態、以及完整的林相,經年吸引大量遊客到來觀光,多年來一直是臺灣北部著名的旅遊景點。

 

據說每年冬天,當第一道寒流過境之後,水庫園區內大約有3000多棵,樹齡超過30年的高大青楓及槭樹,逐漸由翠綠轉變成艷紅色,形成一大片殷紅的楓海

,怪不得大家都認定這兒是臺灣北部低海拔地區最佳的賞楓地點,都說選擇在冬天來到石門水庫,不用出國就可以欣賞到蔚然成林的美麗紅楓葉了。

 

我和朋友相約好在2019/1/3日到石門水庫賞楓去,台北連續多日來落個不停的雨,直至我們搭乘的遊覽車開上高速公路後才終於停歇,一路上陰沉沉的天空,在我們抵達山區中的水庫時還偶有灑下一些雨粉。下車後沿著步道往前走去,只見兩旁高大的楓樹只有少數紅楓葉還留在枝頭上展開笑靨來迎賓,泰半都已凋零了,朋友說我們應該在兩週前來的,這時賞楓期顯然已經過去了。我們只好既來之則安之吧,漫步走上蜿蜒的山道後,四周如黛的青山和碧波漣漪的湖水,一直流連在我們的眼前,來到溪洲公園,還有被寒風染黃了的落羽松也來湊趣,使這兒的風景增添了不少顏色,我們站在觀景平臺上佇足眺望水庫的大壩,頓有心曠神怡的舒暢感

 

    其實,這些年來,我曾多次到石門水庫觀光,隨著季節的不同,每次都留下不一樣的美好回憶,記得有一年正是農曆新年期間,天氣特別冷,我和先生到桃園拜訪一位老同學,順路來到石門水庫,水庫園區內正下著大霧,四周飄忽著飛騰的霧嵐,遠處的青山在朦朧間若隱若現,而就近的湖水卻泛著瀲灩的波光,身旁幾樹山櫻正是殷紅欲滴,在如夢似幻又虛無飄渺的美景中,我們彷彿來到了人間仙境,此情此景使我終生難忘。又有一年,在充滿詩意的秋天,楓葉尚未變紅,天空是一片柔和的蔚藍,陽光偶有露臉卻更多時間躲在雲間,空氣中蕩漾著瑟瑟的秋意,我和先生坐一艘小船在水庫遊湖,眼前披著薄霧的青山,碧波粼粼的湖水,和環繞在四周蒼翠的林木,相映成整片的綠油油,還有啾啾鳥鳴和昆蟲的叫聲不斷傳來,彷彿一起奏著秋之樂章,那生意盎然的景貎,美得讓我們感到有如置身於綠野仙蹤的童話世界中,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來到石門水庫的遊客,除了觀光,也會選擇品嚐有名的石門美味活魚,因為水庫放養有多種食用魚類,如青魚、大頭鰱等……,也有蛤、蚌貝類,十分肥美新鮮,大可滿足饕客的味蕾。前不久,桃園市觀光旅遊局還特地舉辦了「2018桃園石門活魚節」及「石門水庫好客活魚宴」活動,目的是推廣桃園的客家風情和活魚料理,因此大家都說石門水庫真是「好康」(臺語,意謂「好處」)多多呢!可惜我們此趟來得太晚,沒有趕上賞楓期和參與這些活動,但是我們在水庫賞罷青山、綠水的美景之後,當然沒有錯過這兒最有名的「一魚多吃」活魚餐了。午後,我們還順道到附近風景如畫的小烏來瀑布風景區和角板山去遊覽,直至傍晚時才帶著依依不捨的心情返回臺北南港的家。

 

                                     2019.1.3

 

 

 

https://ssl.gstatic.com/ui/v1/icons/mail/images/cleardot.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