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學長王貽高兄辭世

 

六月二日清晨,剛打開電子函件,就被第一時間映入眼簾的一串字嚇了一大跳,王詒高與王貽高是同一人嗎? 王兄,我真希望是筆誤,也希望只是同名同姓罷了,立即去函問個明白,確認之下,這竟真是一個晴天霹靂。

 

王兄,還記得去年您回臺,我們和幾位文友在西門町紅墈茶樓相聚,您稍略向我透露可能將結束在多明尼加的農場返臺定居,當時我大病初癒又未能從憶亡夫的哀痛中走出來,欽興兄約我參加聚會時,我當時身心俱疲憔悴不堪,其實是不方便出門見老朋友的,但為了您難得從遠方來,我只好打起精神到紅墈去見您,還記得當時您夫人見我一臉頹憊,十分貼心的特地牽著我並坐到身旁來照應我。

王兄,真希望今天的電子報唁函件中所寫的王詒高並不是您,因為我一向稱您為王貽高,您從來未曾給我更正過,榮總說是您夫人劉淑貞報訊的,經過一再確認,後來您夫人用LINE傳訊給我(「詒高」是本名,而「貽高」是筆名),登時我不禁淚水簌簌而下沾滿了衣襟,王兄,您走得太突然了,既然已來臺就醫,為何不約我們見見面呢?

 

我一直戲稱您是農夫詩人,因為您的詩文寫得特別好,雖遠赴中美洲加勒比海的多明尼加務農多年,也不失臺大中文系的科班本色,曾得獎多次,為堤岸穗城母校爭光不少。記得多年前您返臺時特地請遠在奧地利的胡寶林學長通知我,其實鼎鼎大名的您,我早已仰望甚久,更難得的是與您見面時還有機會認識到您溫柔婉約的夫人,我真是太有福氣了,後來您每次來臺都電話相約見面,大家相聚都十分的開心。

 

王兄,人生世事無常,變幻莫測,既然上蒼已指引您走向另一條道路,盼您一路好走,到西方極樂之境,忘卻了人世間的病痛之苦和一切煩惱憂傷,並祈  貴眷節哀,多多保重為要。

 

                      學妹 寶芝敬輓  2025.6.2

 

補充版

中國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尹祚鵬  讀黃寶芝女士所發悼文而撰寫題贈於今意齋

 

奉慰  黄寶芝女士

兼悼農夫詩人王貽高兄

 

加勒比海隔音塵  忽報仙槎渡鶴濱

玉版名高耕月客  金門譽滿種花人

红墈茶烟凝舊雨  素衣霜鬓共殘春

從今莫泣蓬山遠  自有濤聲繞北辰

 

註:“玉版名高”者,喻王先生詩文造詣,其曾就讀臺大中文系,科班本色,屢獲嘉獎。以“耕月客”融“農夫詩人”戲稱與詩性情懷;“金門譽滿”暗指堤岸穗城母校榮光;“種花人”雙關農場耕耘與文學播種。“红墈茶烟”則特指原西門町相聚場景。

 

 

 

 

 

 

https://ssl.gstatic.com/ui/v1/icons/mail/images/cleardot.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