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國畫、藝術家

 

陳川先生的藝術生平簡介

 

 

本名陳渭川先生、生於民國前三年十二月九日(公元190812-09)

廣東,汕頭、澄海縣人,慟於民國七十八年元月二十八日丑時

 (公元198901-28)中國貴州省貴陽市。

 

一場烽煙將起,日本侵略中國的野心掀起時刻,風聲鶴唳地四處流傳,造成沿海的眾多人民的民心浮動,驚恐於生死線間的抉擇猶豫,離鄉自謀生路,或抗敵護國、死守鄉園,但赤手空拳,又如何抗敵,如何面對強敵的威猛槍火、陣勢,留下絕對是任由欺凌,充當伙夫,或其走狗,否則就只能坐以待斃,把命運交給上帝,如此一來,面對一連串的未知數變局,生死線間的格位選擇,確實是面對每一個格位裡的存息空間都不那麼大;而埋設於其間的存在數限,確實沒有多少的利數可選擇,衡諸於這麼狹窄存在的生命延續機數是否值得?所以,在鄉親的共同研議,衡諸於局勢的發展,變遷數值的利弊、得失之後,選擇了離鄉背井,最少能保住生命的些許動力,未來還有復生的餘力;所以,毅然地選擇了移居東南亞,力求於一個耕生立足的源地。因此,在烽火燃起之前,唯有盡速採取行動,否則就難有契機完夢。(相關之故事敘述----烽火裡的紅螞蟻---有所論述---唐山出版社---陳舜生著)

 

移居越南之後,為謀生之利便,故易名為──陳川,藝能之習成,幼年就學時期,常步行至學校,而每每必經過一位奇特畫作家的門庭,據說此畫作家為雙手殘障之出家女尼,以腳代手繪畫。居於強烈的好奇心,家父陳川先生總是被女尼的畫法所吸引,總不知不覺地駐足細觀,久而久之對畫作的興趣油然日濃,每每駐足而觀到入神;此般情景,女尼也早已觀知於心,只是仔細地觀察其是否有習畫的資質、耐心,而不表態;歷經了三、五個月的時光觀察,這期間也曾相互的認識,交談,瞭解此孩子的聰敏、耐心、細心-----就在這樣的機緣下,陳川先生很幸運地被收為門生,每天在放學之後,就到女尼的居所習畫-----;直到離開汕頭家鄉。(相關的心情故事----烽火裡的紅螞蟻---有所論述)

 

初期到越南,總得為三餐,而謀糧草之足飽為要件,在人地生疏之地,想謀份工作,談何容易?所以,幸好習得一技之長,就以畫人像為出發點,也算機運好,遇到不少早期移居越南的商賈、鄉親,經濟基礎已打穩;所以,樂於協助,給予後到的鄉親立足的機會;所以,陳川就從替人畫像為起點,另外利用空餘的時間,畫一些喜慶,節氣能派上用場的山水畫,牡丹,菊,竹,蘭,鳥禽,魚類的畫作展示,書寫對聯,春聯,賀聯----; 而展示出來的作品,深為一些地方紳士、富商、僑領的讚賞,也就這樣開拓其人脈,也建立了自己往後立足的空間、資源;而初期到越南開拓天地的沿海鄉親,有很多都是務農,或是靠海為生,鮮有上學堂受教育的機會;所以需要寫家書的時候,目不識丁如何落筆才好?所以,陳川先生瞭解他們心裡的欲求,反正都是鄉愿,能不協助嗎?所以,利用晚上的時間,大夥聚合在一起,泡功夫茶---潮州人以小茶壺泡的烏龍,鐵觀音,龍井茶---又濃,又甘,又香----而大夥聚在一起,東西南北甚麼話題都可以聊,生活經驗的交流,商場的動態,無形之中,彼此的鄉愿情更為濃郁,團結,也發展出相互關照,扶助的情誼,甚至於相互結為拜把兄弟-----;而陳川先生此時埋頭揮毫,為他們寫家書,所以,他的畫室客廳每晚的燈火通明,熱鬧非凡,陳先生每晚都義務為大家寫家書,也因為他的開朗個性,熱誠,隨和,樂於助人,講情義,而深獲大家的敬佩,樂於為友,而廣結善緣。

 

在這期間也結識了不少商賈,潮州幫的僑領之類,他們在堤岸、西貢都有不錯的成就,也有了相當大的事業體在經營,大多做土產,香港進口的食品,米廠,米的批發,甚至於是潮州酒樓,餐館,飯店,其中好幾位是陳川義結金蘭的義兄弟,在他們的力邀之下,陳川先生在大家的扶持下移居堤岸,以合夥的關係,從事土產,進口食品的經營實務操作,從買辦,業務,帳房管理-----逐步地經營起自己的事業基礎,大概1956年的時期,越南為了奪回國家的主權,想把法國趕出越南,不再接受為法國的殖民管轄;所以時局也出現了動盪不安的情況,尤其是游擊隊的出沒,暗殺事件的發生,經濟景氣的低落,加上貪贓枉法,貪污事件的頻繁,沒有利多給地方官員的話,保證你的生意做不下去,不但虧損連連,還得窮於應付一些莫名其妙的事端衍生,甚至於法律的事件,在種種不利的條件下,有不少的拜把兄弟,合作夥伴主張解散公司,有的已作好移轉到香港,有的則打算回故里,有的打算回家中部越南做小生意,或沿著南部下六省,選個適合自己定居的地方過平淡的生活。

 

陳川先生歷經了商場上的起起落落,有得意,也有失意,加上交際應酬的頻繁,似乎面對的都是商場上的虛虛假假情義交流,想想自己的個性,並不全然能融流於其間,適逢這個低潮時期,又有機緣認識了堤岸的方濟各天主堂的幾位法國神父,見到他們的愛心關懷華人,不時探望病人,伸手扶助窮苦人,對任何人都展現出和善,親切,和悅的笑容,陳川先生為他們的處世態度所感化,在多次的接觸後,經神父們的福音傳授,講解,而認識了天主教的面相,宗旨;尤其在細讀了福音之後,而整個心境突然開朗起來,而有了極大的定向改變,不但歸依天主教,也跟隨幾位法國神父執行起牧靈的工作,加上陳川的國學造詣頗佳,深獲幾位法國神父的器重,委任他為秘書,不但成為幾位法國神父的中文導師,也是方濟各月刊的總執筆,每逢教會的大節慶—--聖誕節的馬糟設計,建造,還有大大小小的星星製作,佈置都交由陳川負責,尤其是耶穌的苦難節,復活節繞聖堂的遊行,遊行的地上都要畫出相關教義的圖騰,畫像,再以木屑染出各種色彩,交由教友義工,青年教友在陳川先生的指導下,依圖鋪陳圖案----整個教堂範圍內的路面,變成了巨幅的彩繪圖騰,每一段落都展現出不同的聖經,教義圖騰,除了色彩的驚豔外,圖像的栩栩如生,神似的逼真,更讓人讚嘆不已-----可惜那時,並不十分重視拍照,攝影做歷史見證的史記習慣,以致今日失去及陳川先生藝術創作的真跡的緬懷意義,及其藝能的精湛。而陳川先生也擔任聖心小學的美術老師,但他的學生是否還曾記得有一位,畫作了不起的師長呢?

 

憶及陳川先生的書法,藝術創造,身處烽火瀰漫的亂世中,無能為其保留一些精作的圖騰印記,確實是件很遺憾的事,也是令人痛懺不已的事;故藉此緣機,將陳川先生移居中華民國,台北期間,以彩色萱紙剪裁的國畫---致贈友人的圖騰照相版分享各文友,賞閱陳川先生的藝術創作造詣的精彩。

 

特此簡述一位海外華僑藝術家,沉默一生地為越南華僑社會默移他的藝術教化責任,以藝術家的風格,作導向育成有緣人為宗旨。

 

最近整理出家父國畫的剪紙創作照片---原版畫作20多年前家父已贈送有人,真作沒有遺留下來,幸有照片留下紀念,願提呈分享藝友兄弟!

 

                陳舜生2008-08-12.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