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人希望

 

  記得小時候讀過內容述及一名算命先生的短篇。不少運程欠佳、情場失意,甚至高考落第者都找他指點迷津,藉此希望前途會“柳暗花明”。此君有個特點,就是不管誰的遭遇如何,先是經其一番巧妙解答,再贈數言安慰,最後總是鼓勵人們振作,懂得把握時機。仿佛只要如此,天大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小說結尾說到一位父親帶著其“金榜題名”的兒子找先生面謝,原來當日後者因名落孫山幾乎一蹶不振,經先生勸導拾回自信,發憤圖強,翌年終告圓夢。文章給我啟示良多。

  我學藝時就遇著一位好師傅,數載速成,老人家功不可没。好幾次我欲半途而棄,幸虧師傅不斷勸慰,設法挽留,可謂煞盡苦心。東西弄壞了他並不苛責,還勸我千萬莫氣餒,凡事應向前看,往好的方面想,失敗乃成功之母云云。

  說話本是表達個人觀點,然須顧及對方感受,及應注意到其會產生的正負面影響。有云:“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好些話充滿善意,聽後如沐春風;有的似迎面冷水,頓可澆熄熱情;有些尤使人沮喪,但覺無所適從……若我們時刻抱著“推己及人”的心態,話兒自會格外中聽。

  我認識一對夫妻,兩口子多年來克勤克儉,已薄有積蓄,基本上衣食無憂。遺憾的是,年逾不惑卻膝下無兒。好心人便勸他們找醫生診治,夫妻無言以對,一笑置之。問題出在那方尚未確定,知情者倒清楚,首先是他們過於愚信。 “命中註定,若想保住家財萬不可有後,來的必是敗家子,結果將令你們變得一貧而洗。” 據說就是因為聽了某人這番話所致。不明白該名 “預言家”以何作依據,倒教二人深信不疑。

 當去探病,我們豈非都愛說上些安慰對方的話嗎?它好比一口強心針,對病情不無幫助,至少讓其心境開朗,避免胡思亂想。特別對於絕症患者,效果尤佳,或可激勵其鬥志,重燃希望,奇跡說不定會隨時出現。

  希望是生活的泉源,是奮鬥的動力。不敢想像,沒有希望的人生,會是多麼可悲!其實,同樣一番話,既不花錢,也不費事,幹麽我們不抱著善心出發,予人希望呢?

               2013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