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的龐明醫師(華山詩翁)

 

求醫有幸識先生,德劭才高早慕名;

卅載交情師亦友,只今何處覓瑤瓊?

 

上世紀八十年代,乃本地華文文學蓬勃發展之時;解放日報《文藝版》多番發起徵文、徵詩比賽。先生數度擔任評判,我亦僥倖三次榜上有名。期間,彼此素未謀面。

 

當時報上的《醫藥版》,我常閱覽先生為讀者解答有關醫藥問題及所撰寫的文章,印象頗深。《文藝版》上,我也留意先生之佳作。

 

一回因患腿疾就醫中,很高興先生從名字中推出了我。早上診所病人頗眾,得知我趕著上班,先生總是優先為我診治。體恤我是“打工仔”,先生主動提出“先疾後收費”的建議;我婉拒了,後因病情減輕再沒繼續療程,但先生的心意著實令我深受感動。蓮潭文化公園解放日報舉辦的文友聚會上相遇,先生還問起我的腿疾。

 

亦如時任《文藝版》主編的陸進義老師,深受尊敬的林思敏(川流)前輩一樣,先生對扶掖後進始終不遺餘力。診療期間,以生動的例子啟迪提點,先生讓我初步認識到文學創作中的“形象思維”。

 

婚後因生計奔波,我暫時放下了筆,對文壇“不聞不問”,一度與多數文友失聯。由於在《文藝版》常讀到詩詞佳作,零六年間,我鼓足勇氣撥了當時【湄江吟社】社長江國治先生在報上留下的手機號碼。蒙江老師錯愛,接納我為社員。因這,我遇見了暌違已久的覺今老師、葉伯農醫師及故人詩兄……,且獲悉先生乃吟社首屆社長。

 

重逢在『華文文學分會』零七年舉辦的端午節文友聚會上,高興的是,先生對我依然關心不減。有感於此,不久我塗了「暌違廿載喜逢君」七絕四首:

 

逢君此日慰心神,風度依然笑語親;

兩鬢飛霜情未淡,如煙往事憶猶新。

 

感君昔日用情深,扶掖新人護藝林;

啟我愚蒙明我意,亦師亦友亦知音。

 

胸藏萬卷墨千斤,德藝雙馨氣逸群;

語重心長君勸勉,詩詞欲進專勤。

 

滄桑世事歷浮沉,廿載仍存一片心;

君我相交投志趣,忘年情誼固難尋。

 

先生“推介”,讓我與時任【湄江吟社】副社長,後來一直不吝賜教予我的黃泰誠醫師交上了朋友。

 

某次拜訪先生,閒聊中得知我對詩詞的認識不足,先生特地借予由【華夏文化促進會鴻雪詩社】出版的『鴻雪詩刊』六冊,囑我回去影印細讀。偶爾,先生手機傳來佳句,拙作發表報上,亦收到先生短訊嘉勉。

 

先生風流儒雅,胸懷博厚,良言開我茅塞;先生筆調清新,字句珠璣,佳作發人深省。情交淡水貴忘年,先生教會我很多待人處事的道理。只是我資質愚頑,惰性難改,鮮有作為。

 

目睹先生身臥病床,呼吸靠氧氣罐,我不禁一陣心酸。然先生神志尚清,還認出我來,我又虔禱先生早日康復……

 

思潮起伏,先生已走了月餘……

 

2016. 8. 28

刊於『文藝季刊』第十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