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滄桑

古都街前塵往事(二)

福地謀生 落地生根

 

胡志明市第五郡前稱堤岸第五區,是華人聚居最眾的一個城區,距今二百多年前這裡已是很繁華,尤其是古都街(今海上懶翁街)及其鄰近區域,不論人口(與西貢第一郡海旁區域),各行各業都遙遙領先執經濟的牛耳,但與今天的稠密當然不能同日而語。百年前的堤岸區域還有很多夾雜著墓葬的荒草低窪沼澤地和四個小山丘:阮廌街與裴友義街的「羊咩山」,二月三日街接近明鳳街的「鳳山寺」,新成街與杜玉盛街角的小山(當時人稱「山仔」),雄王大道與阮氏細街角的「梅炮台」亦稱「梅莖軍校」,韓海源街與森德街區域的缸瓦窯、穗義祠(墳場),還有一些尚未開發的荒郊以及「明鳳」、「富壽」等村落,而當時最繁盛的就是古都街(孔子大道,今為海上懶翁街)一帶,與古都街接壤的有品湖街(由周文廉街交界至萬象街交界)、陳清芹街、塔梅街;周邊的衛星街道有:吳權街(培爾尼街-安南街)、潘富仙街(凌底街)、安恬街、屯祉街、傘陀街(參辦街亦稱「新大陸」,因為當時在其與陳興道街交界有一間著名的「新大陸戲院」亦即後來的「六國大舞廳」,現在的「天虹酒店」)、新行街(津衛街)、范敦街(匠人街)、新行與范敦這兩條小橫街時人稱為「水井頭」,因當年還未敷設自來水管道,在新行街頭「子健巷」對面有口大水井而聞名,也是集嫖、賭、毒的紅燈區。還有陳和街、陳殿街(小水手巷又名最宜巷)、趙光復街(廣東街)、梁汝學街(打石街又名燈籠街)、潘輝注街(宏泰街又名清心巷,傳說街內29B號孫中山先生當年曾在此居留與辦事)、陳相公街、劉春信街(先川街又名金魚巷)、萬劫街(中(國)和橋兩旁)、周文廉街(總督芳街)、宋維新街(福建巷又名大光明巷)、阮詩街(花苑街-阮文石街)、莫玖街、阮安姜街(生和街)、范彬街(懶翁街又名牛角街和戲院街)、馮興街(巴黎街)、杜玉石街(李成源街)、學樂街(潮州街)以及現在的鄭懷德街(嘉隆街又名五枝燈)、黎光定街、金邊市場兩旁的金邊街(高棉街)和萬象街,還有沿著豆腐涌(渠)內河岸邊的武文傑大道(美萩街-咸子街-黎光廉街-陳文矯街-東西大道)等。古都街百年前可說是第五郡萬商雲集、叱吒一時最繁華的區域,因其起點緊靠著運輸暢通頻繁的內河豆腐涌。在傘陀街頭段橫跨對岸的「洗馬橋」(已於1991年五月五日上午倒塌,造成數十人死傷的慘劇)上游大概一百米左右有一個小碼頭,是貨物或商客往返堤岸區的要塞。據長輩們說,當年孫中山先生在第四郡慶會區的森蕉碼頭轉乘「大眼雞」船就在此登岸;當年傘陀街尾段(阮廌街處現已開通到鴻龐街)有一座庭院深深的兩層法式建築物,那就是當時第五區的「省長署」,廣州鄉親俗稱「舖(police)長樓」亦稱為「參辦樓(堂)」也稱「新客衙門」,所以在其大樓前方的街道就被稱為「參辦街」,凡「新客」到步都要到「參辦樓」辦理一切相關手續,「參辦樓」聘有精通越、中、法語文的「孖展」(相當於今天的律師或官方翻譯員)。

 

現在的胡志明市前屬嘉定城的藩安鎮,此地不論氣候、農產、民風等都適宜當年中國人去國南遷的福地,此地域大、小河涌縱橫交錯,農田阡陌,非常富庶(可從鄭懷德撰著的《嘉定城通誌》中得到考證)。

 

據先輩們告知:古都街在兩條馬路(以前汽車尚沒有今天般普遍,交通工具除了人力車就是馬車,因而道路稱為馬路)之間是一條河水清澈的小河流,其源頭自豆腐涌(渠)引入,沿著今天的車道分流界,一直流經品湖街(陳佩姬學校前)轉左(現為金邊市場)直通三叉橋,一方直回流豆腐涌,右方沿著擺彩街經八里橋再經平西街市(堤岸第六郡新街市)流經平仙橋、范廷虎橋(現已填堵)直經羅庵涌(渠),河流呈「卜」形,再分流至下六省。此條小河涌兩堤並沒任何阻礙物,每天船家搖著小舢舨,將大船卸下的貨物沿著小河涌運至兩岸各商舖;因年代的湮遠地貌亦不停在變,百年前的小河涌被填平後至今有四度的變臉;在填地後修築公園,再於上世紀四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中期蓋搭了著名的「太平街市」,街市的右邊是著名的「太平戲院」(後改建「金城酒店」現在再改建為「西貢巴士公司大樓」),對面是「義安(同德)學校」(現為「胡志明市華文教育輔助會」);「太平街市」解散後,上世紀六十年代曾一度為偽政權殘廢軍人佔據建屋,再轉售給民眾而演變成南北草藥集散小區,現在政府已回收該土地,將所有違章建築全部拆除,拓寬街道重新綠化以配合豆腐涌的疏濬及武文傑大道的貫通。

 

                           2017.6.26寄自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