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滄桑

古都街前塵往事(三)

「太平」變幻 「三叉」風雲

 

當年古都街的太平街市其面積雖然不大,由豆腐涌(渠)海旁的武文傑大道交界起至趙光復街交界處為限,它沒有宏偉的街市門樓,只是一排鐵皮頂蓋的攤位,進出口四通八達,雖然簡陋,但其內涵可說是集南北雜貨、水產、米糧、雞、鴨、豬、牛、羊,甚至來自香港、中國、英、美、法等「來路」雜貨、乾糧、罐頭等一應俱全;「太平街市」的名稱由來是因為右邊有一間當年很有名氣的「太平戲院」。據長輩們說,在我幼年時代,當年香港的娛樂圈正發展話劇表演,享有「東方貓王」美譽的香港紅藝人鄭君綿,就曾在「太平戲院」登台演出。回憶在少年時我也常到此戲院看電影(黑白片時代);時移勢易,「太平戲院」業主吳寶珊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將戲院出售給華商潘承澤和香港粵劇紅伶新馬師曾(新馬仔)合資改建為「金城酒店」(現已再改建為西貢巴士公司綜合大廈),從此「太平戲院」與「太平街市」在第五郡民眾的印象中早已劃上了句號!尤其是新一代更不知曾有它們的存在!

 

考證當年貫穿「古都街」的小河流是否確實曾存在著,這可從「三叉橋」現存的地貌及當年此橋的三面石級,足可證實先輩們所言非虛。據自幼住在萬象街遙對「三叉橋」的老街坊們告知,先輩們說「三叉橋」的設計者是一位當年留學法國建築系的越南留學生(因種種原因沒有文字記載留下此位傑出設計師的名字),他設計的「三叉橋」,不論在力學、外觀等方面在當時都非常高超,可見其人的聰明才智,此位設計師在該橋建竣後即被當時的法國殖民主義者召去,從此便不知其下落!而當時社會對此事輿論紛紛!「三叉橋」在整座橋下並沒有橋墩,只有在橋的中央底下嵌有一根很粗的圓鋼鐵(它並沒有插下河床),橋的一面石級向著擺彩街與金邊街交界處,一面是朝向金邊街與潘文魁街交界,而另一面則座落在鄭懷德街與萬象街的交界點,橋的三面朝向就足以證實當年「古都街」小河流的交匯處;上世紀八十年代社會物資尚處於短缺狀態,而地方治安又疏於監管,故該根定橋鋼鐵竟被盜竊了,大概在1991年某個午夜十二時許,整座橋突然倒塌了,震耳欲聾的一聲巨響,將附近睡夢中的居民驚醒,幸好發生在深夜故沒有造成任何傷亡。一座充滿著智慧與風雲,曾給附近數代人(筆者年輕時亦經常步過此橋到對面街找同學)帶來方便的「三叉橋」,就從此走進了歷史帷幕而不復存在了!僅在中年以上居民的腦海中留下一個模糊的印記而已!

 

                                2017.6.26  寄自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