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飄搖的竹製業

 

在本市第十一郡(與第五郡交界處),有一個華人聚居區,數十年來人們都習慣叫它做“織籮區”。以前這個街區屬第五郡(白鐵街市或新馬路),在其週邊多是出售竹籐製品,而區內十家九戶都是以編織竹籮為生的專業者。這個街區內小巷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東面是傅基調街(白鐵街市),南面是陳貴街,西面是謝淵街(是聞名數十年的燒鴨區還有一間聞名的“基隆茶室”),北面是二月三日街(週邊店鋪多賣籐製品和鐘錶)。

 

以前,此集散區所購用的竹料是從古芝縣運到,數十年前交通沒有近代這麼擁塞,竹料由清晨從古芝縣經福門縣沿一號國道運來本市,半途停泊在參良橋附近,候至晚上才取道“富壽和區”運到此區,當年的運竹交通工具是牛車或馬車,近卅年來已改用貨車,而今年交通運輸廳擬執行大貨車不准再駛入市區,故此,整枝長竹運載入市區頓成難題。

 

在“織籮區”內,有一戶守業已三代人的織籮專業者,對此行業的經營,實感心灰意冷,已準備停業轉行。區內當年的專業者多已轉行另謀生計,因為城市生活水準高,每隻大籮的售價要三萬元左右,而工錢只能賺取八千元一隻,每天最多編織不超過四隻大籮,工作時間漫長,編織程式亦相當辛苦,手掌腳掌都長滿了厚厚的繭,皮膚被竹片割破的傷痕累累,由此可見織籮的工作是一行很勞苦的工作。

 

因為交通運輸的不便,使到業者有燃眉之憂。一些有經濟能力的,先未雨綢繆,在接近古芝縣附近購地建廠,在當地僱工編製,將各種製成品以小貨車運送回售賣點出售,生意還勉強可做。而一些沒此能力的業者,就只好隨機應變了!

 

社會已進入工業化現代化的年代,很多以手工為傳統的行業,已逐漸為新科技產品所取代,以前運載生果、鹹蛋及其他物品,多以大竹籮承載。而現在已多改用板條木箱、透孔紙皮箱甚至是塑膠箱等,大竹籮的應用範圍已大大地縮小了!有店鋪的業者還可售賣其他的竹製品,有些更兼做其他生意如賣涼茶等。

 

在陳貴街182號的“老二”竹籐生產戶,每天仍在燒起熊熊的爐火,將並不十分畢直的長竹,以火力烤軟拗直。一把竹梯子的第一個工序就是以火來完成。燃燒物就地取材,以砍下的竹屑引,故此他的店子被燻到黑黑的。“老二”除了製造竹梯子還出售長竹枝(以豎立電視天線用),他的客戶多是建築行業。其他的竹籐製品就依客戶要求編製,生意目前還可維持。

 

“梅、蘭、菊、竹”,竹是四君子之一,它已有上千年的佳譽,竹的高風亮節,兀傲清勁,常為文人墨客所鍾愛。

 

有“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的“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他所擅長的畫作就是“竹”,竹固為“四君子”之一,那就自有它兀傲不怕“風霜”的氣節,它既是來自大自然,當與大自然共存!只要人們動動腦筋,以鍥而不捨的精神,努力克服迎面而來的困難,自會能開創竹製品的另一片天!

 

                          2003.1.12見報  2017.8.1寄自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