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堤      情 畫  

 

鸞鳳和鳴細說“大妗姐”

 

過去,在一般迎親隊伍中,常見有一位打扮得體的中年婦人,走在前頭,打點一切,滔滔不絕地說些吉祥話,她的機靈、風趣常引起眾人為之莞爾,這個人就是俗稱的“大妗姐”。

 

“大妗姐”這個詞,在詞典裡是沒有的,它是廣東方言,中國廣東以外各省稱為“喜娘”,它是一行專為新娘子在出閣當日打點一切事情的專業人士。“大妗姐”是從媒妁行業演變而來,但她們只服務新娘子出閣,晚上喜宴場面及三朝歸寧(回門)等禮節。以前的媒妁除了撮合男女雙方的婚事,亦包括為新娘子服務,如裝扮、結婚禮節、陪伴左右打點等。古時男女的衣著裝扮是隨年齡與嫁娶後而有所改變,女子出嫁,就要將頭髮從辮子梳成髮髻,代表已是成年人,所以當年的媒妁一定是要懂得梳頭(梳髮髻),更是口齒伶俐,八面玲瓏。

 

廿世紀初葉,西方文化開始闖進東方禮教的大門,媒妁漸為時代淘汱,跟著就興起了“大妗姐”這一個行業,在廣東、港澳和南洋一帶華人社區最為流行。過去在西堤,一些大戶人家嫁娶,都聘請多名“大妗姐”以炫耀氣派。當年在西堤操業“大妗姐”多是廣東省的順德、新會、南海和東莞女子,她們信奉道教與佛教,而且大多數是沒有結婚的單身女子(俗語叫做“自梳女”)。她們自食其力,三五知己聚居在一處,互相照應,中年時就認養孤兒或子姪為子女,以此為晚年的依靠。她們工作非常勤奮誠信,生活自奉甚儉。在沒有嫁娶吉日的日子裡,她們集中在繁忙的街區,售賣婦女用品、做針黹、烹製糕點,甚或走單幫(俗稱“水客”)來往穿梭於香港、澳門和新馬等地去“辦貨”。她們的商業眼光獨到、頭腦都非常靈活,掌握到每個地區所需、所盛產的貨品,例如:到新馬一帶就買些當年盛產的名牌藥油和著名土產;從港澳回來就辦一些時髦物品和新娘子穿的織錦或釘珠裙掛,以及一些嫁娶用品,出租給新娘子,賺錢的本領比一些男子漢還要精明。她們常年的衣著裝扮不變,髮式是髮髻或辮子,衣服除了全套黑“唐裝”,便是白上衣黑便褲,長袖的大襟衫,腋下鈕扣中間挾了條方帕,足登平底黑鞋絲襪,故又有“烏衣隊”之稱,這是她們的專有品牌,與一些大戶人家的“媽姐”(女傭)無異。

 

“大妗姐”們年輕時勤儉儲蓄,有些資財不菲者更置有房產,甚至有些還在香港購置物業。卅年前在第五郡安恬街和阮廌街的穗華里,都可以找到“大妗姐”,她們的稱呼通常是“某姐”或“某姑”。此行業也有名牌之分,一位名牌“大妗姐”的聘金雖很昂貴,可是一些中上和大戶人家也樂於聘請,因為這些名牌“大妗姐”其外型儀表不俗,且談吐高貴大方,見多識廣,口齒伶俐,反應靈敏,任何問題也能對答如流,甚至有些賓客好耍“大妗姐”,常以刁鑽的問題來為難她們,但她們也能一一見招拆招,絕不給難倒。所以在嫁娶日,請到名牌“大妗姐”的確增加不少歡樂氣氛和氣派。

 

以前嫁娶有著很多繁文褥節,都交由“大妗姐”去安排與處理,所以一趟隆重的婚禮,“大妗姐”是扮演著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她們除了高昂的酬勞外,晚上在婚宴中,一對新人逐桌敬酒與敬茶,賓客贈送的紅包是與新娘平分,如果筵開百席,這些紅包是很可觀的。

 

時代不斷地變遷,很多傳統的事物都漸漸走入了歷史裡,“大妗姐”這一行業亦然。在1995年,本市華人社區中,曾再度掀起嫁娶聘請“大妗姐”的熱潮,那時的名牌“大妗姐”就是易弁而笄的“財姐”和“大碌木”(都已逝)。她倆曾使當時的嫁娶婚宴增色不少。自1999年,“大妗姐”這一行業又再“冷”下來了。從事“大妗姐”這一行,年紀太輕諸事沒有經驗,是很難勝任的;但是年紀太大了,反應遲鈍了,體力是會吃不消的!

 

“大妗姐”這行在本市雖已式微,亦後繼人難覓,再也沒人有興趣走這條路,但在香港及澳門仍很吃香。辦喜事時聘請“大妗姐”雖然多了一筆支銷,或已不趨時,但畢竟是民間婚嫁的傳統習俗和風情,能保留下去也是無可厚非的。

 

2005.9.17披刊於第13期週刊

2017.10.9寄自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