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談“梨園”今昔

 

    “梨園”二字是源自中國唐玄宗李隆基年代,而梨園的前身就是“樂府”。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他為了鞏固其中央政權,建立了一系列的統治制度,他參考了周朝的風采制度而設立了朝廷的音樂機構——“樂府”,以供宮庭娛樂,樂府之“樂”,在古代是指音樂,凡與音樂相關的詩、舞等,能歌擅舞者叫樂人,從事吹彈歌唱已入樂籍的官伎稱為樂戶、而掌管宮廷音樂的官員叫做樂正又叫樂官,教樂者叫做樂師。而樂府的“府”,則等於現時的“部”或“署”等政府機構。

 

《中國古代戲劇辭典》裡的解釋:“梨園”是唐代的音樂機構,而唐代的梨園有三個,第一個為“皇家梨園”是設在皇宮禁苑中,男女藝員都是從宮人中選拔出來,一般都是由唐明皇李隆基親自調教,成為當時皇帝的嫡傳藝人,另兩個“梨園”是“太常梨園別教院”、“梨園新園”。故凡日後戲班皆稱“梨園”、伶人與藝員稱“梨園子弟”。

 

舊時代的戲班是取水道到各鄉演出,流動性大,所載運的木船髹上紅漆,所有工作人員的起居飲食休憩,一切都在船中進行,船是戲班中人的家,故又有“紅船子弟”這個詞。

 

    廣東省佛山市的“瓊花會館”是粵劇中人的職業工會,佛山市“瓊花會館”的成立,百年前在廣州也有“瓊花會館”;以廣州為主的“瓊花會館”是外江班(崑曲)的重鎮;而以佛山為主的“瓊花會館”則是本地班(梆黃)的重鎮。粵劇於太平天國起事後曾一度被禁,至同治年代才解禁,公會組織乃更名“吉慶公所”,在廣州建立“八和會館”;辛亥革命後更名“廣東八和劇員總工會”;民國十六年再易名“八和粵劇協進會”,抗日時期會址被毀;抗日勝利復員後更名“廣東省八和粵劇業職工會”。“八和會館”的前身就是“瓊花會館”。雍正年間湖北伶人張五(張騫綽號攤手五),此人文武皆能,尤精少林派的技擊,因為涉嫌反清而逃亡佛山市,在佛山市建立“瓊花會館”,廣收門徒授藝傳曲。張五當年組織會館,是一種職業工會性質,其組織法大概如下:

兆和堂——公腳、小生、總生、正生、大花臉的組合。

廣和堂——二花臉、六分之組合。福和堂——花旦、武旦、艷旦之組合。

新和堂——男、女丑之組合。永和堂——小武、武生之組合。

德和堂——武行之組合(五軍虎、打武家)。

慎和堂——接洽業務,如訂立合同、收款、接戲等。

普和堂——音樂人員之組合(棚面)。“八和會館”就是出源於此。

 

    戲劇是民間藝術之一,但在舊封建時代,人們給他一個極不公平的待遇,將唱戲列入下九流之內,執業者常受歧視,莫說加入梨園,就算與梨園子弟交往也遭反對,故此,曾發生多起因愛上伶人而要脫離家族的家庭悲劇。

 

    時移世遷,時代畢竟邁進了新紀元,舊觀念已隨時間被沖淡,一切都變得新穎平等。因為時代的大轉變,另一憂慮亦隨之而來,很多地方的傳統戲曲都瀕臨末代,各方有心人士都極力在挽救,總希望振興“梨園”,期待奇蹟。年輕一輩才是一切的接班人,戲劇表演者除具有天賦的好嗓門外,濃厚的興趣,更要有一張俊俏的臉孔,窈窕的身段,缺一難成。新生的一代對傳統的卻提不起興趣,後繼之人何處覓?傳統戲劇何日能再振昔日雄風?!

 

   (2005年春刊)

   (拙文資料來源:由孟瑤著的“中國戲曲史”,1970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