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豬手的來歷

 

在中國民間有一句流傳很廣的諺語:吃在廣州(廣州多美食),遊玩在杭州(杭州風景幽美),住在上海(摩登時髦高樓大廈的集中地),聚妻蘇州(蘇州自古多美女),死在柳州(柳州盛產楠木是製棺槨的好材料)。

 

廣東省民間自古對吃最有研究,俗語說:「廣東人最揀飲擇食」,由此可知廣州多美食,美食之多如天上繁星,其中有一道家喻戶曉的「白雲豬手」,其中美味是筆墨難以言喻的。當你到廣州旅遊時,你可以嚐嚐這道廣州名菜,如果你是位老饕的話,你會讚不絕口!

 

「白雲豬手」這道廣州名菜的製作起源是有一段故事的:傳說中國明朝末年在廣州白雲山上,一間小寺院只有一個老和尚在修行,有一天來了一個年輕小伙子,對老和尚說他貧無立足之地,懇求老和尚收留,願為寺院幹粗活,但求兩餐(齋飯)一宿,老和尚見他苦苦哀求起了菩薩心腸把他收留了。

 

白雲山上這間小寺院,行香客稀少,香油更少得可憐,每當糧食將盡,老和就就要關門下山去市集化緣,一去便是三數天。那小伙子來了之後,時正入冬,有一天,老和尚吩咐小伙子好好看守寺門,他要下山化緣。當老和尚走後,這小伙子在寺裡這段時間吃齋吃怕了,他畢竟還未能齋戒!這天他不知從何處弄來了一隻豬手,饞嘴的他便立即生火,將這隻肥豬手煮熟來大吃一頓,誰知在下鍋不久,豬手還未熟,他便去砍柴,竟看見老和尚正在山路朝向寺上來,他心一慌便立即跑到廚房,將整鍋豬手倒在寺後一條小小的溪澗裡。原來老和尚只走了一半山路,他所穿的草鞋突然斷了帶,所以便要回寺修補草鞋,明天再下山,一夜無話,天一亮老和尚又下山去了。

 

老和尚真的下山去了,小伙子想起昨日倒掉的肥豬手實在太可惜,便走到寺後的小溪澗中尋找,真幸運,那肥豬手竟還躺在冷冷的山水裡,小伙子拾回廚房再煮,加上些調味料,吃起來特別好吃,一點肥膩也沒有,究竟是何道理?小伙子想了一整夜,竟給他想出原因。老和尚再次下山去了,他照法炮製將半熟的肥豬手倒在冷冷的溪澗水裡給冷清的山水沖刷了一整夜,撈上來再煮,果然味道不凡,他反覆炮製研究了些時日。

 

有一年老和尚從山下收了一個小徒弟,小伙子見老和尚後繼有人,他便向老和尚辭別,來到市集,在食肆店做廚工,他福至心靈依法炮製這道肥豬手,因在白雲山悟出個中奧妙,故取名為「白雲豬手」,這道菜使他賺了很多錢,一洗往日寒酸相,為了感謝當日窮途落魄,幸得老和尚收留在寺裡掛單,發跡後的他不忘當日,便捐款修葺寺貌,為寺裡菩薩裝金身,小寺院香火從此便興旺起來。老和尚也不必下山去化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