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心聲        

    打從十七八這個年紀,我們村裡的玩伴有幾位讀初中的熱中寫作,每個晚上聚在一起,總是談起他們投稿各報怎地沒見刊登?瞧他們緊張兮兮把我這傻不愕登的朋友撇在一旁,甚感沒趣,於是自己暗地裡也塗塗寫寫,學他們的樣兒也取個筆名,把作品投到報館,想不到竟然獲得刊登。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稿費領到41元,作品分上下兩期在成功日報刊出,可也不敢聲張,惹愛寫作的朋友嫉妒,那年是1961

    之後,雖然雄心萬丈,卻又寫不出像樣的東西,一兩次被編輯投籃,再也沒此興趣。不多久環境變遷,搬上定館落戶,直到1968年新論壇報派到定館,適巧那年談戀愛,愛人喜歡閱讀,所謂少女情懷總是詩,戀愛中的我,但覺渾身是勁,恐怕是戀人情懷吧,叫我怎不竭盡所能寫作?記得給新論壇報投稿三年,刊登我的作品不下廿篇。

    三年後的1971我浪跡天涯到從義,那時身上一文不名,稿紙無形中也是一種奢侈。南方解放後,我居住的地方是七賢四岔路,遠離堤岸,直到1995搬到十四鄉路(今半壁壘)這才留意西貢解放報也有文藝版,於是加入文友俱樂部,跟文友們打成一片。記得當時的文藝版是成年人寫作園地,每週半版,另外又有幼苖版、青年版也是每週半版,好不熱鬧。

    廿多年前的文友俱樂部,作者隊伍分老、中、青三代,每週兩次在報館聚會,好不熱鬧,時至今日,放眼老一代大多作古或擱筆,教我輩取而代之,當年的青少一代也已躍升中年,可卻不甚活躍,作品寥寥無幾,新的青少年能夠寫作的更好像鳳毛麟角,叫人大感慨歎!

    如今的我又住到新平街市附近,華人極少,不可能訂購華文報,是一大損失,每次買報紙要跑到老遠的歐姬街,有時起床較遲,報紙賣光,空走一遭,那是常有的事。

    最近兩個多月,西貢解放報的文藝版擴充版面,以一副新姿態和讀者見面,刊登散文、現代詩、近體詩、書法間中更有水墨畫,真個洋洋大觀,令人心曠神怡,大獲好評,足以證明報館領導人極為關心華文創作隊伍的發展,可惜的是數年前報館雖然組成青少年文友俱樂部,初期的活動倒是有聲有色,後來不知什麼原因,竟然停頓,更有面臨解散的危機。

    我是胡志明市各民族文學藝術古詩分會執委之一,雖說各體裁文學都喜愛,倒是希望西貢解放報能照顧古詩分會,闢一個專欄扶掖古詩分會使成效卓著,然而文藝版間中雖有刊登古詩,卻只刊出略有名氣的作者,對名不經傳的作者未能顧及,那就令人失望。

    今日的文藝園地篇幅雖大,刊載的文字似乎略為稀疏,跟以前的半版沒多大分別,尤其不乏友邦作者的文章,令人感到文藝版並非專為本土文友而設,長此下去,真教人擔憂投稿者會否望而卻步?

    為今之計,應該減少友邦作者的作品,大力輔助年輕人的寫作能力,比如設新手專欄,盡量採用年輕人的作品,須知歲月不饒人,要不栽培寫作人才,一、二十年之後的文藝版,恐怕除了轉載友邦作者的文稿,別無他途,那就大失意義,應該是廣大讀者不願見到的現象吧

                                                                   2015.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