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中秋月

(歲月留痕之二)

 

 

       那年應該是二○○二年九月下旬,我與最小的弟弟潔盛首次飛渡越重洋前赴歐洲,探望在德國的兩個胞弟潔雄及潔豪,他們是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便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當年的西德)定居。

    而這次歐陸之旅湊巧碰上農曆月中旬,我國傳統節日——中秋佳節即將來臨之際。

    啟程前,我們買了好幾盒中秋月餅,準備攜帶到德國作為中秋禮物送給兩個弟弟以及一些親友。祗是不了解那邊機場對攜帶食品入境的規定,月餅可否過關,所以最終只攜帶了幾盒而已!

    我還記得那趟我們乘搭的是泰國航空公司班機,在泰國曼谷國際機場逗留一兩個小時什麼的,行程十幾個小時,抵達德國是第二天上午,德國法蘭克福(FlughafenFranKfurt am Mian)國際機場。機場入境手續簡便快捷。走出機場大廳,三弟潔豪及二弟潔雄的兒子偉俊已經在大門口相迎,多年不見,久別重逢,兄弟不禁相擁,心腔激動,久久不出話來。帶去的月餅安然過關,一點留難也沒有,使我們為那幾盒留下在家裡,而沒帶去的月餅深感惋惜!

    在德國期間,胞弟潔豪陪我們參觀了他們所住的那個州的幾個旅遊景點,時逢初秋時季,歐陸氣溫相對溫和,與我國高原大氣候相彷,大約廿多度,很適合出門旅遊。

    他們住寓周邊樹木茂盛,楓樹開始轉入棗紅色,有些早熟楓樹飄落幾先赤紅枯葉,一片北國宜人景色。我有點驚訝這裡公園草坪花蔭樹下到處可看到野兔影子,牠們在草地上追逐嬉戲,似乎不懼怕在公園玩耍的孩子及坐在石凳上灑太陽聊天的大人。小朋友們很愛這些可愛小動物,他們會給兔子吃愛吃的蔬果。三弟在德國重視保護野生動物,若沒有有關單位許可,不能隨便傷害牠們,否則就會被罰款的!

    這個州的德國越裔人口不多,且並非集中在一個社區。二弟老婆出生在胡志明市,家庭住在第六郡梅春賞街,三弟老婆是中國大陸移民,老家在中國北京。他們出生在德國的孩子都會一些普通的家話,尤其三弟兩個兒女更是能一口純正北京語(近於中國普通話)。

    二弟的鄰居是一位操北方口音,相貌相當優雅秀麗的中年女士,她的一個十多的女兒,也一口很正統的北方越語。這位女士很熱情好客,她還特別招待大家一頓香噴噴,吃起來美味一點不遜國店子的牛肉粿條呢!

接過來自故的月餅,大家都非常感動,高興,身在異,思念家之情溢於大家臉上、眼中!

    第三天,我們前往法國旅遊。兩國同屬歐盟成員國,過境不必辦理任何手續,邊境也不見有任何海關關卡,只有樹立一塊兩國分界牌子而已。

這番同行還有一位三弟的朋友也是越南女生,她有一個兄弟在巴黎,一路上倆人輪番開車。

    那是一個我永遠忘不了的異國行程——那夜晚剛好是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夜,一路上皓月顯得特別的明亮,車窗外,無際大地沐浴在暖暖柔和銀光裡,景物是那麼寧靜並有著一種朦朧神秘美!

此際,我驀地想起故的明月,及遠在重洋彼岸的親人,此時大家正聚集於先祖祠堂。先祖神甕前燭光明亮,煙香裊裊,橢圓形大木桌上擺滿了月餅月糕、柚子柿子、芋頭、柳橙、鳳梨、鮮花、香茶……,還有一筐摺疊的元寶冥紙。中秋佳節,喜氣洋洋,一片昇平!

    我愛故月,故月若慈母之愛泉沐浴我童年——童年有與小朋輩們手提各種各樣的花燈穿街過巷,嘻哈歡笑無憂年代、她也安撫我那些坎坷流落的月。此夜明月,彷彿也照亮我初霜微染之雙鬢!

此刻,深感世事滄桑不盡回顧,怕提少年時,在這中秋月夜!

 

二零二四年九月十五日重修於西貢守德芒果園小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