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的回歸

 

    我家是一個大家庭,因客環境,幾十年來分散西東。大哥一系在肇慶祖居,二姊四弟定居美國。我二兒天豪結婚後,十幾年來居中國廣州市。

    在越南除二哥的後人外,還有我三姊,四妹和我三個小家庭。

    越南是我們的第二故鄉,不理人去了多久,居住多遠,仍然懷念生長孕育我們的地方。

    過去,二姊還可以行動的時侯,她每年回越南來探望我們。可現在九十多歲的老人一位,行動不方便,只靠微信來問候我們,祝福我們。

    四弟非常懷念越南,他兩三年回越來探望我們,見見老朋友,今年他會回來過新年。

    每年春回,我家都有親人回歸,讓春的氣息更濃更溫馨。

    2019年春,我們將迎接廣州二兒天豪的家庭回越南過新年,同行還有大哥的三兒和幾個孫子,共十多人。而在美國,四弟的大子瑞祥也於戊戌年底回到越南與我們團聚。

    這是我家2019己亥年春天的大喜訊。

 

                   2018.12.25初稿

                   2019.04.05披刊於<風笛南加專頁>540

 

 

古梅灘的陳年舊事

 

    距今天六十多年,西貢與頭頓只隔百多公,可因延年戰爭,西北分岐,經濟發展落後,交通又不便,民生困苦,故沿途各鄉鎮也沒有什麼令人關注的特點。

    古梅海灘是由西貢到頭頓必經之路,原是一個死海灘,灘上只住著零星幾戶貧苦人家,以網魚生活外,也沒有什麼別的生計。

    古梅灘內中也有一些大小船隻是為避風浪而暫時住下三五天的難民,風平浪靜的時候就離開了。

    偶而也有一二家流浪到來的外鄉人,可也住了一段時間後,因舟車不便,也就一去不回頭。

    古梅海灘原本是一座非常荒蕪的鹹水灘,是沿海大小漁船臨時停泊購買糧食或食水的一個站頭。

    灘上生產的「紅蚊」特別驚人。當年我第一次落腳此灘時,一到傍晚,「紅蚊」則滿佈著空間,赤身赤手的人,隨時會給「紅蚊」包圍變了「紅蕃」真可怕。所以外來的居民,不敢在此灘上多作停留。

    因為工作關係,我們的開林隊在古梅灘上駐紮了半年,人人都具備了防蚊的工具和藥水。

    也許因為人氣關係,日子久了「紅蚊」漸漸減少,我們的防患工作也輕鬆了。

    古梅海灘的特產是「紅蚊」外,淺灘上很多海蟹(Con Cong, Con Ba Khia)海鱟(Con Sam)和有毒的生蝦(Con Bo Cap)。每天水降時,泥潭上海蟹們爬得一灘蠢動,而近海灘邊則一雙雙的海鱟,因為迷於交配,等到海水退時,雙雙留在淺灘上也不知,反助了附近的漁民,每天早上在海灘上跑一圈就撿到三五對海鱟作為午餐送酒的美食。

    至於「生蝦」是一種毒素很高的濕地爬蟲,生產在溫土,爛木的地方。當你給牠咬上一口時,傷口非常疼痛難受,要立即在傷口處將毒氣通出(刮紅腫處把毒氣分散)然後塗上藥水,幾小時或半天後,傷口的瘀血散盡人體才恢復正常。

    我到古梅灘第一天傍晚,就在爛木柱附近給「生蝦」咬了一口,疼痛如針刺,之後整個手臂紅腫起來,經同事們用銀幣把傷口大力刮了幾十下,把毒氣分散,塗上藥油,半小時後才消腫。故我對生蝦或其他蟻蟲咬傷的經驗,數十年一直不忘。

    自從南北統一,國家大事改革開放後,經濟發展迅速、工業化、現代化取代了貧窮落。基層建築把農村變為城市,高速公路把城鄉的距離拉近。高樓大廈取代了茅寮木屋,西貢頭頓的距離縮短了近四十公,各鄉鎮民生富裕。古梅灘已變為現代化的小碼頭。

    古梅灘現在民生富裕安定,對過去的荒蕪貧窮不留一點痕跡。

 

2019.04.03 寄自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