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未遞的手札   2021.10.18

 

    1989年國家改革開放,你在報界成立文藝版,播下文化種子,我參加成立華文教育來樹人。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願,是傳承民族薪火,培養傳統文化的繼承人。我們都戰戰兢兢地在文化沙漠中尋找捷徑,呼籲同道在殘垣中奠下文化基礎。

 

    十二年我們培養的子弟都能昂首闊步地跑出社會,為國家更新與社會的繁榮而貢獻他們微薄的知識。他們如欣欣向榮的花妍,我們也感到無比的安慰。

    我們的樹人工作不曾停頓過,而你十二年來也絞出不少腦汁。出版文藝創作作品外,也常舉辦各類徵文比賽,推起了一時的創作熱潮。老文友再提起筆來,青年文友在父母師長的鼓勵下也參加創作。只在十二年間,就有了三百多位執筆者的後繼隊伍。我們的文學刊物也應時一期期地出版。

 

    由於不深入瞭解時代背景、客觀的困難,與你並肩的戰友,意見出入而背道各去。為了怕你承擔不起而壯志消沉,所以我和幾位朋友給你大力支援,加入了你耕耘的隊伍。

    當恢復生氣的時候,我們決定把文藝刊物送到每華人的手上,所以大家更努力而提高了銷量。

可是不久,因為客觀環境,你突然九十度改變初衷。對工作消極,令我非常痛心。

 

    我時時提醒你,因為你是在越華文壇青黃不接的年代中站出來,承擔時代賦予的使命,是燃起華人文化火種的人。在文化演繹的步伐中,你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只要你能一本初衷,為歷史付出真誠,歷史不會虧待你。萬一你在文化演繹的步伐中作了絆腳石,歷史也不會放過你。人的使命貴乎忠誠,能為社會文化的發展作出貢獻,也就不辜負你的人生,更不辜負你身為一個服膺於文化和推動文學發展的人。希望你不要氣餒,努力奮鬥下去,我們仍然在支持你。

 

後記:這是我在二十多年前,寫給文化界一位好友的手札,早就忘了。幾天前整理舊檔案才發現的。我和他都八十開外,眉髮都白了,可我們都很健康。眼見越華文壇仍在閃爍,年輕朋友們對創作的趣味很濃、很熱情,寫出很多好作品,可說是代有人才,總算有了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