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問禪        

 

~ 禪給秋夢 , 藍兮和國鴻兄 ~

 

 

()

 

一顆松菓

驀然從樹上跌落

佛堂前的池中

泛起

圈圈的漣漪

 

有因必有果

有菓始有漣漪

衆僧說 :

 

何來漣漪 ?

禪師笑答 :

樹非樹

菓非菓

漣漪由心生

 

2010/01/22

 

 

()

 

一棵松樹,迄立百年

在懸崖上

向著天空,放懷舒臂

 

老禪師就搭蘆

面壁在松樹下

人;像一座千古的化石

樹;像一杆隨風搖擺的旗幟

 

一垂眉,一搔首

一個閉目不言不語

一個張臂婆娑起舞

老禪師開始追星逐月

光亮的禿頭

現在;都白雪般

鬚髪披肩了

 

每當月冷風高的寒夜

小沙彌憐惜勸說:

請老禪師回返禪房吧!

房溫被暖

 

這裡就是我的禪房

禪師答:

我日夕與這老松論禪

現在總算悟出一番道理

當我一朝坐化

把我的骨灰

全部的; 餵食此樹

 

2010/01/22

 

潘國鴻兄的評語:

第一首:樹是樹,菓是菓,漣漪因菓而生,吾兄為何心動?

禪說:「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是第一境,亦第三境也! 

第二首:此情此境,老禪師心中還有老松樹與肉身!是未禪

悟。佛詩云:「若見有身可舍,即是不了蘊空!」

刀飛覆答: 國鴻兄 :您好!

得悉吾兄覆答拙詩<我再問禪>高興愈常。其實二詩出自弟

閱讀兩篇佛典略有所悟而寫出,當然不能算是澈悟,只是依

樣畫葫蘆而已。現略解釋如下 :

第一首是我讀了有關六祖慧能的故事,由六祖寫下的偈言: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所演

繹出來。

至於吾兄問我為何心動?可能是兄誤解弟意,其實最後那一

[漣漪由心生]正是禪師說衆僧還有心動,未能修煉至心如

止水,不為所動,無我無相的境界。

第二首是讀了佛典<捨身救鴒><投身飼虎> 兩典故後和同

時想起了台灣去世不久的某佛門一代宗師 (忘記了他的法名)

所提倡的: <死後的骨灰全部當作肥料,用來灌溉園圃>那種身

後還要捨我的精神而有感所寫。

其實弟對佛理一竅不通,只是亂學塗鴉而已,素知吾兄愽學多

才,才敢冒昧呈上拙詩請兄指點,今獲指正,確實得益匪淺。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