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笛詩社的燃燒歲月

 

風笛詩社最初由二十位志同道合的年輕詩人組成,既是由人為組成必具有人的本質

特性──即所謂孕育期,誕生期,成長期和成熟期。現在筆者試就上述的四個階段

略談一下風笛詩社的「人生歷程」。

 

(一)孕育期──戰火燃燒(1960-1972)

  上世紀六十年代,可說得是越南華文詩壇最蓬勃,最活躍的時期。一來由於五

四延續至今的白話詩體已漸趨成熟,二來由於台灣風行的新體詩──現代詩(台灣

現代詩倡始人紀弦給予的名稱)的源源輸入和影響。一時間;古典詩,白話詩和現

代詩的互相交織又互相衝撞,遂激起了越華詩壇的千堆浪濤,澎湃洶湧,令詩壇產

生了極大的變化,呈現出多版圖多元化的發展,百花齊綻,大放異彩,好不熱鬧。

 可惜的是;此期間各詩體相異的文友,卻不能和平相處,求同存異。大家相互攻

擊,詆毀,排斥,在報章上展開大論戰,整個詩壇鬧得沸沸揚揚,正是各說各理,

互不相讓,爭吵永無休止,就像越南正在熊熊燃燒的戰火。當時;越華詩壇總體可

分為三大主流如下:

 1-古典詩;以古詩格律為宗主,多是老報人和教師,從二戰或大陸內戰時期移

民到越南。從小接受古典文學的薰陶,對格律詩和宋詞等有一種緬懷的依戀,吟詩

作對成為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也以古詩為主成立了一些吟社。當然也有部份青

年學子在他們諄諄教誨引導下,也練習寫古詩填宋詞,吟哦唱和。綜觀他們的作品

多數毫無創意,埋首於千年古詩的續貂,隅有佳作,但不多見,總走不出酬唱式的

窠臼,使人讀而沉悶厭倦。

 2-白話詩;以五四白話詩為規範,多是中青輩,求學時期還未有現代詩出現,

他們一直接受了白話詩的啟蒙,前期是五四詩人徐志摩,艾青….後期則是台灣的張

秀亞和香港的徐訏等。當現代詩開始湧入,又不能適應新穎的表達手法,更不能摒

棄根深柢固的白話詩(當然也有少數例外)。他們的詩作較五四時代成熟,白話文

運用流暢,喜用韻腳,讀起來朗朗上口。可惜除了寫實和抒情外,大多是平舖直述

的寫法,淡然無味,缺乏深度,欠缺多層次的感應,有時處理不當,還流失為分行

散文,受人詬病。

 3-現代詩;以台灣現代詩為依歸,多是年青人和在校學生,由於他們年輕有夢

想,有充沛的衝刺力,所以喜歡追求新鮮的,有創造性的事物。現代詩正恰好在此

時闖進來,那種異於傳統的,獨特的,象徵性的演繹風格,一時間風起雲湧,所到

風靡。震撼了年輕一輩的心靈,爭相效尤,揣摩摹仿,具以現代詩的手法作為寫詩

的表達方式。

 由於台灣的現代詩也是在五十年代從西方現代文學中吸取過來,也正處於實驗、

磨合和消化時期。所以西方各詩派的思想主義,也在台灣分為各不相讓的主流詩派。

越南也不能倖免,大致上可分為兩大主流:

 a/前衛現代詩;從台灣傳來的西方文學思想主義,除了鄉土和新古典主義外,

其他如達達,虛無,存在和超現實等主義,都是較為偏激和反傳統的思想流派。正

因此;有部份詩人就熱愛上上述的思想主義,認為此種主義的詩風可以打破傳統的

朿縛,超前突衛,具有獨特性和創造性的蛻變功能。所以此派系;他們的創作多偏

於文字技巧,側重性靈層次,晦澀難懂。此種詩風對於部份青年尤其是初學者具有

極大的吸引力,他們感受到心靈獲得激盪性的提昇。他們通常目空一切,鄙視古詩,

白話詩,甚且明朗化的現代詩也在他們排斥之外。不過此類前衛流派只佔越華詩壇

的小數。

 b/開明現代詩;當繽紛奪目的各詩風流派從台灣跨海輸入,他們一方面吸收,

又一方面思考;現代、白話、古典三種詩體的優劣點──當三體撞擊一起的時候,

能不能溶合成一新生品種?所以他們一邊吸取現代詩風格又一邊回歸傳統詩(即古

典與白話詩)的探索。他們體現了現代詩跳躍不受限制的技巧,用詞遣字的簡潔,

切換意象的表達方式,同時又在傳統詩中翻尋古典的優雅風骨和行雲流水的文釆。

他們尊重傳統詩學,却執著要創造新時代的風格。他們發覺輸入的各種達達,存在,

超現實等主義又過於反傳統、偏激、虛玄、不切實際,令他們無法接受。故此;這

個流派在現代中尋覓新的突破,又在古典中尋求回歸。他們較接近於民粹思想和新

古典主義,在創作上是古典與現代的結合,以寫實為主,明朗為材,盡量讓讀者看

得懂,明白作者要說的是什麼,但在表達上却要求有深厚的意象,遣詞造句要有獨

特的手法,富於創造性的現代形式。此流派的最大缺點;就是文字和意象的操控和

駕馭非常困難,稍一不慎就淪為深奧晦澀的前衛詩,或平舖直描的白話體,被讀者

譏為不倫不類,四不像。

 以上是六十年代越南詩壇的狀況;各詩派主流間互相攻伐,像極了古時的戰國時

代。然而此無休止的爭鋒,也令到荒蕪沉寂的越華詩壇籍此蓬勃起來和開花結果。

也從那時起;各大文社和詩社紛紛宣告成立。

 最早成立的和陣容最盛大的要算「海韻文社」,  成立於一九六二年五月一日勞

動節,由徐卓英提名「海韻」,包攬了當時最負盛名的中青年作者,如擅長小說散

文的村夫、季夫、夜心、潮聲、心水、黃其中(謝餘湘) 、思微、小苗芽、勞可騰、

思佩、楚珊、藤蔓、小草….專攻現代詩的徐卓英、荷野、林松風…...也有愛好白話

詩的黎啟鏗、徐正儉、夢玲....等共卅多位文友,人才濟濟,一時無兩。跟著成立的

有謝振煜等的「文藝社」;李志成(刀飛)、  恆行等的「飄飄詩社」;陳耀祖、

秋夢、施漢威、思方等的「思集文社」;陳國正、尹玲、斯冰等的「濤聲文社];

銀髪、仲秋、秋原、藥河等的「存在詩社」;  劉為安、洪輔國、飄泊、梁柳英等的

「奔流文社」;盧超虹、艾虹等的「書生」;黃廣基、黃梅等的「野聲」;  深山、

莊威等的「生命」;靜秋、海心等的「向日葵」;還有「南風」;「中藝」;「藝

海」;「雨蕭」……等等,一時也記不了那麼多,總之琳琅滿目,不勝枚舉,極盛

一時。(上述文社,不包含古詩之吟社)。

 當年;報章副刊的有限≒文藝園地」,已不能滿足眾多文友的作品展示。所以各

文社紛紛自資出版各種文刊,詩刊(其時申請批閱,非常困難)。  其中最早出版的

有海韻的『序幕』;文藝的『時代的琢磨』;繼之飄飄的『飄飄』;思集的『火花』

;濤聲的『水之湄』;存在的『像岩谷』;奔流的『奔流』;南風的『風車』;生

命的『筆壘』和非文社出版的『水手』等等而個人的有何四郎的『蝸蘆隨筆』;

謝振煜的『獻給我的愛人』;葉傳華的『葉傳華詩輯』和陳國正的『秋訊之外』或

合集的存在有:『十二人詩輯』等。雖然身處戰火的煎熬中,炮聲隆隆,煙硝四起

,但文友對於寫作的熱忱沒有絲毫的遞減。其時越華詩壇的作品雖未臻至成熟,但

他們在此種「戰火紋身」(尹玲語)的親自體驗下,寫出的戰爭詩,對那種無奈、

恐懼、憤恨、絕望(愛情也絕望),殘忍和死亡陰影的淒美描述,相信是未經歷過

此種情景的其他國家的詩人無可比擬的。

 由於愛好寫作的文友愈來愈眾,遂產生了不同的觀點和不同的理論,不但新舊詩

體間發生磨擦,而前衛與開明現代詩間也遭到碰撞。據所知;1967年遠東日報

「學風版」有筆者(李志成)與鬱雷關於『十二人詩輯』的現代詩論戰;還有

1974年人人日報「茶座版」的古詩人徐英揚VS蕭飛鷹和巴雷(台灣詩人吳望堯)

的新舊詩論戰;甚且至南方解放後的1993年4月;在解放報的「桂冠文藝版」

還醞釀另一場由現代詩人陳國正和銀髮等VS古詩人伍世良和李家楚等的關於「難

懂的困擾」的現代詩論戰。最後;都在報社主編調解下休兵,草草收場,不了了之

(還有幾場相似的論戰,時日太久,記不起了!)

 以上所述正是越華詩壇六十年代的叱吒風雲,而風笛詩社的成員正處於這個詩壇

的黃金時代。他們年輕,求知慾強,對於新奇的事物,有一種渴望的追求。所以他

們就在這越華詩壇最多采多姿的絕佳狀態母體內,開始吸吮養分,開始漸漸成形,

只等待的是神聖的一刻到來,那──就是誕生的日子。

 

(二)誕生期──嶄新姿態(1973/02/11)

 由於當年各文社,詩社的成立,主要是越華文學的風氣鼎盛所致,一社成立,各

社跟風,大多數是由稔熟的文友或神交的筆友合組而成。同一文(詩)社間的成員

對新舊詩都各有異同看法,有喜愛平淡直言,簡樸寫實的白話詩,也有喜好象徵表

達,層次多元的現代詩,更有不談詩只說文的仝仁。因此雖同處一文社,却思想不

同,理念各異。漸漸不同文(詩)社間談得來而志趣相投的詩友遂合攏一起,決定

再一次出發,以一個嶄新的姿態,一個思想的共識去開拓一個新紀元,這就是「風

笛詩社」的催生期。

 一九七三年二月十一日,各屬不同文社的六個青年:荷野、心水、異軍、黎啟鏗

(海韻文社)、 李志成(飄飄詩社) 和藍斯(自由人)在藍斯的向南小樓茗茶沉

思,各在掌心寫上一個名字,最後歡呼一致通過由異軍提出的名稱,組成──

風笛詩社」。  跟著六個因故不在場的詩友:陳耀祖、秋夢(思集文社)、林松

風(海韻文社)、西牧(飄飄詩社)、  季春雁和藍兮(自由人)也都鼓掌加入風

笛詩社行列成為了笛人。半載後;另外八名詩友:徐卓英(海韻)、石羚、泡沫

(飄飄)、古弦(存在)、冬夢、夕夜、劉開賢和仙人掌(自由人) 紛紛加盟,結

合成一個以純現代詩為主,現代散文為輔的「風笛詩社」。

 由一九七三年二月成立至一九七五年四月越南南方易幟前,風笛詩社成員都維持

在上述的二十位笛人。

 風笛詩社成立時的共識就是:

 1/只談詩不談政治(一致通過)

 2/寫詩就是生命美的表現(藍斯)

 3/詩是寫給大家看的,而非寫來取悅自己(陳耀祖)

 4/秉承傳統之餘,創造嶄新的詩的世代(李刀飛)

 5/向悠悠五千年的龍族文化探源問根,薰陶薪傳(荷野)

 6/風風處就該有笛(藍兮)

 同時還提倡詩的表達:創新不棄舊,明朗不晦澀,象徵不抽象,隱喻不虛玄。

 

 (三)成長期──激情歲月(1973-1975)

         寧靜時光(1975-2000)

在一九七三年二月風笛詩社成立前,各笛人已是早期各文社成員。他們經過六十年

代台灣現代詩的洗禮,不斷吸納;不斷消化,漸漸形成了越南特色的風格。他們的

作品多在各大報章和海外詩刊發表,所以其中許多笛人在詩社成立前已在越華詩壇

享有盛名。後來風笛詩社組成,他們的寫作更勤更多,那時候;他們的詩作大多數

都是圍繞在戰火的氛圍中,因為越南當時正處於戰爭最激烈的時期,槍林彈雨,炮

火硝煙,每日報章和電視台都是血淋淋的報導,對於生命和生存已無保障的意義,

人就活在死亡的陰影裡,對未來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明天。所以笛人的寫作題材離不

開戰爭的現實,可以說每一笛人的詩風都以戰爭為背景,故此就形成了風笛詩社也

可說是越南華文詩壇特色的「戰爭詩」。

風笛詩社笛人都很年青,有充沛的韌度,有衝刺的精神。他們就是要在這殘酷的戰

爭年代裡,借重戰火的燃燒,把自我蛻變成一隻湼槃鳳凰,浴火重生,讓激情的歲

月發光發亮,照耀整個越華詩壇,讓現代詩必成為正統詩,永遠長存於世。所以他

們不再理會烽火連天的時局,不再懼怕生死一髪的險境,他們要寫詩,他們要把詩

的薪火傳遞下去,熊熊的烽煙戰火,紅紅的滿腔熱血,他們要寫詩,他們要繼續寫

詩!

 由於當年混亂的時勢,自資出版一份刊物尤其是華文,真是比登天還難。所以風

笛詩社就情商了華文報副刊的「文藝版」借版展出『風笛詩展』,各報紙文藝版主

編也算給足了笛人面子,一口應承,在當時確是開了越華文壇的先河。最意料不到

的是──從成立到南方易幟前短短兩年間;竟奇蹟的先後展出了十期『風笛詩展』;

三期『週年特輯』和六期『散文、情詩、三人聯展、與及書簡專輯』(記憶中隨後

有一兩文社也借版展出,但不知何故,只出得一或两三期就已夭折)。最令人遺憾

的是;『風笛詩社二週年紀念特輯』剛於一九七五年三月下旬在成功日報「學生版」

展出,卻遭逢四月三十日越南南方宣佈解放,前後相隔只有一個月。更不幸的是最

後两期「評論」及「長詩」專號等待付梓,因戰火而胎死腹中。當時的風笛詩友在

戰亂中,兵荒馬亂,人心惶惶,四處奔逃的時侯,還在為詩展籌劃,可想而知他們

對詩的執著已到了甚樣癡迷的程度!台灣『龍族詩刊』主編林煥彰在收到『風笛詩

展創刊號』的剪報時,曾回信給藍斯(1973)說:「就像當初台灣的詩壇一樣,要

想在報紙副刊佔一丁點地方,實在不容易……想要依靠報紙推展現代詩,有如椽木

求魚」。笛人就是在此種不可為而為之的年少激情下奮勇向前,矢志不移,大有

「衣帶漸寛終不悔」的執著與及「讓現代詩在越華詩壇常青常綠」的墾荒者精神。

 從一九七五年五月至一九九零年間,由於種種客觀環境,越華現代詩一度沉寂。

尤其現代詩作者部份在國外,在國內的也為了適應新環境奔波,無暇顧及寫詩,更

甚者唯一的解放日報「文藝園地」較為偏重古詩和白話新詩,一時間;現代詩似乎

絕了跡,不見踪影。當時留在越南的部份風笛笛人,也打算不再執筆,結婚的結婚,

工作的工作,大家都把餘生放在生活的擔子上。和平了!統一了!戰爭不再,當年

寫詩的激情歲月不再,南方解放後的十數年時光就像流水般平靜的自流。而遠在國

外的笛友,也為適應陌生的國度而勞碌求存,詩不再,笛聲也不再。

 直至一九九零年六月,越南「解放日報」陸進義主編與荷野笛友商討,開闢一版

新文藝園地『桂冠文藝』(由荷野題名)。詩作內容各家兼顧,不論古詩、白話詩、

現代詩、散文或隨筆一律包容。最初由荷野主編,後交回報社的敬業先生負責編輯。

一時新知舊雨齊叙一堂,再次泛起寫作熱潮。然而;自從交由敬業主編後,由於諸

多客觀顧忌,現代詩的自由發揮受到限制,漸漸寫現代詩的作者不再多見在文藝版

上,只有古詩和白話詩佔多。當時發表在『桂冠文藝』風頭最勁的現代詩人計有:

銀髮、陳國正、秋夢(風笛詩友)和冬夢(已移居香港),至於風笛詩友的李志成

(刀飛)、藍斯、荷野的作品卻寥寥無幾。

至二零零零年;風笛詩社最初成立的原二十位詩友,都陸續出國了!留在越南的只

有筆者(李刀飛),林松風,秋夢和石羚四人,全都已屆中年和老年,歷盡滄桑,

當年寫詩的豪情壯志也消磨耗盡,隅有一兩篇作品刊出,也只證明他們還關心詩壇

進展而已。

 以上就是風笛詩社從激情歲月(1970—1975)回復到寧靜時光(1975—2000)的

過程。

(四)成熟期──移植奇葩(2001-迄今)

傳說中的鳳凰是不死的神話,每當浴火必會重生。風笛詩社就是這神話中的鳳凰?

在二十一世紀初開始;確漸漸看見了風笛的再次重生,並且比前更光更亮,更遼闊

的翱翔世界各地詩壇,成為亮麗耀眼的火鳳凰,成為世界華文文學園圃的一朶奇葩。

踏入二十一世紀二零零一年;由於電子資訊業的突飛猛進,世界變成了全人類的地

球村。人與人之間可以隔洋零距離的聯系,網絡、電郵只需數秒鐘就可把訊息傳遞

對方。風笛詩社笛人就是通過此暢通管道,大家又聯接上了!闊別多年的老朋友,

在電話裡,在電郵的字裡行間,都透露出蒼涼而又喜悅的無限感觸。“讓風笛從新

出發吧!”這是在美中的荷野和在澳洲的心水的隔岸呼喚,所以就有北美『新大陸

詩刊』2001年4月份第63期的『越南風笛詩社紀念輯』,集中了原二十位風

笛笛友的作品作一次回顧展出。『新大陸詩刊』陳銘華主編在序言中說:「風笛詩

社自1973年2月創辦至1975年4月因烽火結束,短短兩年間的作品難以代

表1975年前南越華文詩壇的成果,然其歷史價值仍在,也是本刊冀望能藉此引

起各地原越華詩友重整越華詩史的一個開始。」誠然;風笛詩社受此激勵後,再次

向澳洲墨爾本的『廣告天下雙週刊』情商借出寶貴版位展出詩展。結果,在『廣告

天下』2001年9月份第220期終於第二次展出『風笛詩社特輯──再出發』,

心水笛友在序文中說:「風笛詩社重現詩壇,並擴展為世界性組織風笛的彩旗從

今將在五湖四海的詩壇上飄揚,笛兄弟姊妹都滿注信心,重奏風笛」。確是令人振

奮的呼吁,各笛友都四面八方的投稿支持,乍然間;風笛又似乎回到最初出發時的

豪情,回到二十多歲的激情時代。

後來荷野,心水商定澳洲墨爾本的[廣告天下雙週刊]定期撥出篇幅給風笛詩社展

出。於是在2003年7月18日的[廣告天下]第266期展出「風笛詩社專輯

之一」復刊號(上),接著下期刊出(中),再下去刊出復刊號(下)。

後在笛友零異議贊同「零彊界笛友」的世界宏觀性前提下,再力邀潘國鴻、杜風人

、婉冰、孟芳竹、邱秀玉、俗子、馮學良、長篙、彭世學、陳國正、劉為安、趙明

、曾廣健、氣如虹、蔡忠等笛兄弟姊妹加盟(還有很多後期加入,恕不能一一列舉)

,一時濟濟一堂,聲威也壯大起來。

 2004年4月由潘國鴻笛兄為總籌,荷野笛兄為主編,策劃開創了美輪美奐的

「風笛詩社網站」http://www.fengtipoeticclub.com/,吸納世界各地詩友來稿交流,觀

摩切磋。

 緊接著,2004年6月;風笛詩社又一壯舉,在周永新笛兄的協助下,獲得鳳

凰城「亞省時報」慨允定期撥出版面,展出『風笛詩社鳳凰專頁』,於是詩社又多

了一個推介園地。誠如荷野主編在『廣告天下雙週刊』的『風笛詩社復刊號』的首

刊所言:「如詩,漢俳,散文/散文詩,書簡,評介都是吾們樂意展開的多元觸

鬚」;心水笛友也在「亞省時報」的『風笛詩社鳳凰專頁』創刊號說:「非但打破

零彊界,以擁抱不論地域,不同詩觀,宗教有別的詩人來共襄盛舉」。所以;當風

笛詩社再次獲得南加「越棉寮週報」每週借版定期展出『風笛詩社南加專頁』時,

風笛詩社的風貌與及創立詩社時的初衷有所變化,不再局限於現代詩的獨專,更容

納了古詩、白話詩、散文和小說共存。周永新(氣如虹)笛友也在『風笛詩社南加

專頁創刊號』代序寫道:「笛子重振,風氣再現,且不局限於越華文友的框框,揭

櫫零彊界的胸懷不再獨尊現代詩,所有各頖文體均受歡迎。」這證明了「求同

存異」的精神,也誠如藍斯在風笛詩社成立時所發表的代序中說:「我們肯定的,

將永遠在精神上的,鄉土上的回歸。」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在在都說明了中國文

學的萬流歸宗,博大精深。而文學史裡關於詩的一頁,無論是古典詩,白話詩或現

代詩都有其存在的至高無上價值。

沒有古典詩就沒有白話詩;沒有白話詩的過渡也不會產生嶄新的現代詩。各詩派間

的互相評擊、攻訐,其實是無謂的爭吵。你寫你的古詩,我寫我的現代詩,孰優孰

劣,自有各自的擁護者置評,也無需爭論誰是正統誰不正統。人生數十寒暑,年輕

時為前途奮鬥,年老時且休享清閒,寫寫詩,談談心,何樂而不為?所以,風笛詩

社同仁看透了名利如浮雲,主張「有樂大家分享」,在風笛詩社網站的大家庭裡,

大家一齊發表心得,共同鑽研,推展文藝寫作,發揚中華文化,不亦快哉!

 迄今;除了風笛網站二十四小時零休息展出外,在各大報紙的定期「詩展」至目

前計有:

 1●澳洲墨爾本『廣告天下雙週刊』的「風笛詩社專輯」共181期

 2●美國亞里桑拿州『亞省時報』的「風笛詩社鳳凰專頁」共83期

 3●南加『越棉寮報』的「風笛詩社南加專頁」共166期

     420069月台灣『創世紀』秋季號第148期美加華文新詩小輯6名笛人陳葆珍/

杜風人/夕夜/榮惠倫/藍斯/徐卓英入選其中。

     520073月台灣『創世紀』春季號第150期越南華文新詩小輯10名笛人徐達光/

林松風/柯詩傑/李刀飛/蔡忠/秋夢/陳國正/趙明/曾廣健/劉為安入選其中。

  6●北京『稻香湖』詩刊的2007年之「2007風笛專輯」

  7●湖南『湖南詩人』詩刊的2007年之「海外風笛23家專頁」

  8●台灣『笠雙月刊』的2008年之「越南風笛詩社笛人專輯」

    同時,風笛還推出笛人電子書(包括:小說、散文、詩)共26本。

 笛人個人結集出版計有:秋夢的『白狐』『情歌』『色的象微』『山和水之

外』『太陽的午餐』、周永新的『無奈』、孟芳竹的『玫瑰冷飲』『把相思打

』、馮學良的『一輩子的事』『風花雪月』『因為有風』『填補』、蘇菲亞

劉『墨爾本夜未眠』、吳懷楚的『明日又天涯』、樸魯的『碎片集』、楊永超

昆仲合集『手足詩詞集』『棠棣詩詞集』、陳葆珍的『雁過留聲』;梁柳英的

『藝文薈萃』;刀飛的『歲月』、溫日強的『集錄』、柳青青的『小雨』、陳

國正的『夢的碎片』;徐達光的『很詩的惋惜』;和曾廣建的『美的歲月』。

古詩雅集則有即將推出的『三月雨中』和『寒冬夜讀』合集。

  還有:陳國正笛兄主編的『越華華文文學季刊』已出版十二期。

  這是風笛詩社多麼輝煌的成就,多麼值得驕傲的成績!最後;筆者身為笛人

還是忍不住要建言:希冀「風笛詩社」主編,在眾多來稿中選稿角度要拿穩分寸,

過鬆:則品劣質差,給人印象平庸低俗;過緊:則曲高和寡,給人感覺無所適從。

以上逆耳忠言;筆者希冀主編能聽得順耳,以此為鑒,冒犯之處,請多包涵。

 光陰荏冉;不經不覺風笛已走過三十八年的時光,這是風笛笛人在成立初時,所

萬萬不敢奢望的事情。尤其是從二十個年輕人的燃燒激情轉變成百多位笛人參予寫

作的詩社,由現代詩專利的詩展轉型為古詩,新詩,散文,小說,書畫等共冶一爐

的綜合網站,從局限於越南半島播下的根苗,移植發展到歐美、澳洲、大陸、台港

等地開花結果的奇葩,確實是出乎意料中的意料。正確來說;現在的越華笛人只是

屬於風笛詩社的一小部份,風笛詩社已成為地球村的一個華文詩社,零彊界的一個

華文詩網站。風笛詩社能有今天的成就除了笛人自強不息的精神外,還要歸功於各

主編,統籌、策劃設計等笛友的不懈努力,任勞任怨的辛勤灌溉所致。更感激無比

零疆界賜稿支持的廣大作者群!在此;作為笛人的一分子,筆者除能高興地分享風

笛的亮麗成果外,也感謝風笛網站能帶給筆者和所有地球村村民豐富的精神粮食,

同時;也對風笛詩社網站各編委的勞苦功高致以萬二分敬意,希冀風笛詩社能永遠

的秉承:[不談政治,只論詩文]的宗旨,以文會友,以詩會心,大家共享同樂

於詩文的園地,在零彊界,在地球村的咫尺天涯裡,互勉互勵,發揚中華文化的優

良傳統。

 

                                              二零一一年五月十五日於越南堤城

 

披刊於『新大陸』詩刊20118月第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