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奇特的“長腿之鄉”

出了兩名超高個子排球主攻手,使這個寂寂無聞的小村莊一下子名聞遐邇。

珠江照影的小村莊

從河內沿1A號國道南下約50公里,快到河南省省會府裡市時,有一條綠樹成蔭的柏油岔道通向 藍下鄉庭場村。林下村只有千多戶人家,紅河的支流珠江像一條玉帶從村東逶迤而過。這個曾被美國炸彈夷為平地的村莊已日趨都市化(下圖),但深入村中,仍然鬱鬱蔥蔥,一片北部平原農村的旖旎風光。驟然聽到村中迎親的樂鼓聲:不僅新郎人高馬大,新娘高挑,整個迎親隊伍都是高個兒,彷彿一根根移動的竹竿,使我相信傳聞非訛。

我在村裡一家小茶攤歇腳,女東主也是高個兒。我問她可有1.7米高?她回答,這樣的身高村裡比比皆是,值不得大驚小怪。她還說道,村裡共有六姓,只有吳、鄭、林三姓屢出“高人”,其中吳姓最為出名。

巨人趣談

吳氏袈大娘高1..8米,是村裡婦女的“最高”。少時,大娘的父母曾為她的婚事發愁,好不容易才為她物色到高1.74米的女婿(後來死於車禍)。他們全家務農,僅有的幾分地不足以餬口,靠撿遺穗和摸魚維生。雖然靠番薯、木薯過日子,但這對長人的四個兒子個個鶴立雞群:長子吳文哥1.9米、次子吳文景1.8米、三子吳文功1.94米、特別幼子吳文喬1.96米,是村裡男丁的“最高”記錄(下圖)。事實證明只要吃得好就會長高的說法不足為信。

吳文喬15歲就高1.7米,但瘦骨伶仃。他舅父、慶和省前國會代表、高1.8米的吳文劒把他帶到芽莊學足球,但他手足慊太長,沒處擺放;改學排球,一舉成名。吳文喬提攜他弟弟學排球,雙雙成為國排主攻手,吳文喬還是國家隊隊長,是越南唯一援外(印尼)排球國手。

吳氏家族還有一個小弟弟吳文峰,14歲就已高1.75米,如果給美國籃協NBA發現,說不定將成為第二個林書豪。

在這個村落,我們可以隨便“捕捉”到一雙“玉腿”(左圖),不用看臉龐,我們也可以想像,她一定長得很美。

“長腿族”的喜與憂

以前,那家出了高個子,父母搖頭歎息:“dài lưng tn vi”(身長耗布),一無是處。百多公斤,飯吃得多,裁衣多費布料,在包級制時代,是難於承受的。床鋪要訂做2.2米長,成衣、鞋子無法買到現成,也帶來不少麻煩。

1992年,越南選美賽在本市潘庭逢體育場舉行。應答“理想中的丈夫”這個問題時,亞姐韋氏東回答:“我理想中的丈夫無論身材或智慧都要比我高出半個頭”。贏得了滿場掌聲。要知道,韋氏東高1.75米!

上述答詞反映了越南傳統婚姻講究匹配,庭場姑娘“睥睨群雄”,只有在村子圈裡轉,要嫁出去可難了。

今天,以高為美,庭場姑娘聲名大噪。外地男子,慕名來到庭場村,都為這裡的姑娘都顛倒,以娶得高妻子為榮。

鄰近和平省一位身高只有1.6米的先生迎娶了高1.75米的庭場姑娘吳氏玄。結婚那天,新郎要站在一張矮凳上才能拍照,被村民譏笑“一對長短筷子”。如今,他們的頭生子已15歲,高1,7米,令村民大開眼界:庭場姑娘有改善基因的效果!吳氏玄偶爾回娘家,雖然半老徐娘,但一雙長腿,風韻猶在(下圖)。

奇怪的是,和庭場村相距僅一公里的村落並不出現高個子。

“長腿村”之謎的探討

庭場村屢出長人的原因,眾說紛紜。胡志明市人文和社會科學大學人測學博士阮克景作出較為合理的解釋:

1.   很久以前,庭場村,特別是吳氏宗族發生基因突變,導致身材碩長,基因一旦出現,不會融合,也不會消失,成為進化的因數;

2.   庭場村位於三江合流處,地形相對孤立,形成地理隔離;

3.   庭場村女性長期嫁不出去,只能村內通婚,大大提高突變基因出現的頻率。

本文即將寫成時,我接到出生庭場村的著名文學家劉國華先生發來電郵,提出反辯意見。他認為庭場村和其他村子一樣,高矮參差,高1.5米的“三寸榖丁樹皮”多得是,並不是什麽“長腿村”。村民對從天而降的“封號”絲毫不感興趣,對記者的採訪和誇張的報導十分厭煩。

劉國華先生也不得不承認吳氏一門的奇特現象。他認為,林氏才是高個子之門,世代聯姻,通過母系,把基因傳給吳氏,形成新的組合。

據統計,2010年,越南人平均身高只有1.61米,而庭場村男子均高1.73米,女子1.65米,這是不爭的事實。遺傳學服從統計規律,從高個子叢中挑出幾個矮子不能說明什麽問題。

越南參加國際選美,大都吃虧在“高不如人”。如果選美的組織者肯深入幽居窮谷發掘人才,一定能早日給國家帶來榮耀。

 

                                                201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