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裝的魅力

 

婦女,除了瑪麗蓮夢露,難免都有體型上的缺陷。我有一位多年從事人體藝術攝影的朋友。他沒有雇用專業模特兒,而是在公眾場所中物色對象,然後開門見山向她們表明來意,她們都以“一脫”為榮,從未受拒。據他敘述,面目姣好者不乏其人,但維納斯身材只見於希臘神話;上鏡的都經過他藝術加工,並非廬山真面目。

有了裙裝,體型的欠缺變得並不重要:連衣裙可以掩蓋稍微突起的肚皮,寬闊的裙子可以掩蓋平平的胸脯……——它的遮醜突美功能,越南長衫和中國旗袍都望塵莫及。

根據五千年前埃及的考古發掘,在人類走出茹毛飲血的時代,婦女就已穿裙,以後演變成婦女的正式服裝。越南以前也穿裙,180年前,明命王頒佈了“禁裙令”,不准婦女穿“無襠褲”;但北方農村婦女一直到八月革命(1945年)後才跟它斷絕關係。許多人嫌它土氣,卑夷地稱為“補丁裙子”( váy đụp)。雖然這種裙子已在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但在2011年河內的一次時裝秀中,我見到這種裙子,跟傳統的紅肚兜配合,十分性感,保證任何男士見了都會砰然心動。因此,越南有民謠道:

三個姑娘抬米上寺,

穿紅肚兜的姑娘對和尚施了迷,

回來後和尚患了相思……

 

中國四千多年前,黃帝就定下“上衣下裳”的制度;歷代演變,不脫窠臼,直到清代滿族的旗袍才成為時髦。中國人以紅色為貴,清末民初時,夫婦之間,惟正室可以穿紅裙,姨太太是不允穿紅裙的。

裙子的詩意,且看唐代詩人王昌齡的《採蓮曲》:“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初唐杜審言的詩句“紅粉青娥映楚雲,桃花馬上石榴裙”。自此,石榴裙成了女性的代稱,“拜倒石榴裙”、“石榴裙下不二之臣”成了一句慣用語。

婦女對裙子的鍾愛和癡迷甚至超過迷戀男人,絕非危言聳聽;不過男人才是裙子的直接受益者,像俗話所說,眼睛吃霜淇淋。有了裙子,季節於女人已不再分明,不論春夏秋冬,裙子都展現它的光彩:像帶來春天的燕子、像夏天的彩蝶在花叢間翩翩起舞、像秋天的楓葉映著滿天彩霞、像冬天貞潔的冰雪世界目。只有夏天才是各種裙子的展示的巔峰:超短的、低胸的、半透明顯露內衣的,令男人魂不守舍。

短裙生動、熱情、活潑、奔放;長裙則端莊、飄逸、雍容,如果再生就一具高挑豐滿的身材、姣好的面貌,那無形中便充盈著一種居高臨下的很高雅很聖潔的魅力,可遠觀而不可近褻。其它的裙裝,像百褶裙、職業裙、無袖裙、開叉裙、連衣裙、晚禮服……無一不各逞其能,恰到好處地張揚著女性身體的秘密。

裙子與膚色要有密切的搭配:如果皮膚細白,臉色紅潤的妙齡姑娘,用淺黃或嫩黃色的料子做連衣裙,才能收到良好的審美效果;如果皮膚較粗黑,穿色感較沉著的土黃或帶有含灰調的黃藍綠色;臉色無血色的人,不要穿草綠色的裙子,因為在草綠色的映襯下,臉色更加灰白,給人無精神之感。一般來說,只有白色裙子與任何膚色都能配,而黑色是晚禮服的主色調。

最讓男士們欣賞的是超短裙,超短裙欲蓋彌彰地晃來晃去,真是“春色滿園關不住”,百看不厭。難怪幽默大師林語堂博士曾有一句名言:“演說就像女人的迷你裙,越短越迷人”。

朝鮮給人的印象是一片肅殺之氣,但他們的女兵穿上裙裝同樣迷人,不讓韓國女子專美(下圖)。

文工团女兵载歌载舞表演节目。

 

二戰時,英德兩軍在北非展開決戰,名為“沙漠之狐”的德國元帥隆美爾被蒙哥馬利元帥的“裙子兵團”(kilt army)打得暈頭轉向。他們可不是女兵,而是鼎鼎大名的“蘇格蘭師”,都是清一色穿格子裙的蘇格蘭戰士(下圖)。蘇格蘭已併入英國近500年,蘇格蘭人都使用英語,但他們都堅持自己的民族服裝,以示跟英國人的區別。

   斐濟、西薩摩亞等西太平洋島國的國家元首或內閣成員參加重大慶典時,都要穿白裙,這是他們的國服。

 

裙裝在胡志明市已司空見慣,但有時候還是受到歧視。今年春節,我們一大幫人到第二郡一家新建廟宇進香,我的一位內侄女卻被拒諸門外,為的是她穿一襲過膝長裙!

人們常說,男人的墮落大多由女人造成,而裙子是不折不扣的“幫兇”。

不可否認的是,裙子是上帝賜給女人的最佳禮物。

 

下圖:極具魅力的越南傳統裙裝。

                     201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