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新聯初探

 

最近我在南大南園抄錄了十二副新對聯, 雖說是新聯,卻也掛出一年多了。我總覺得這些對聯在用詞造句上,或在格律上,或在立意上,或在用典上,或在情理上,如此等等,或多或少都有些問題,於是認真地進行了研究,並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初步方案,提請對聯專家們考慮,以期達到拋磚引玉之效果。

 

1一舍聯:玄武奠定雄渾根底;紫金鑄就高潔品行。

章改為:(一)玄武乃雄渾氣魄;紫金為高潔情操。

       (二)玄武乃英雄氣魄;紫金為高士情操。

       (三)玄武乃寬宏度量;紫金為高尚情操。

 “奠定”和“鑄就”似嫌拘泥,而且都是仄聲,不能對仗。“雄渾”與“根底”的搭配欠妥。我曾試改為:“玄武乃深沉根底;紫金為高潔情操。”仍覺不妥。 “深沉”常指夜色或語調,也不可同“根底”搭配。現提出三種改法,供參考。“情操”似比“品行”好,而且兩字都是平聲。這裡特別要指出:改聯的句式是上三下四,不同於一般的上四下三,因此要遵循三言和四言的對仗格律。

 

2二舍聯:碧樹瓊枝,桂英紛飛;金鳳玉露,木蘭飄香。

   章改為:碧樹瓊枝,芙蓉耐冷;金風玉露,桂子飄香。

原聯中的“鳳”應為“風”。這兩個字的繁體在古代可以通用,但現代就不能通用了。“飛”和“香”都是平聲,不妥。“桂英紛飛”與“木蘭飄香”都是“仄平平平”的格式,只能是排句而非對句。“木蘭”可以是香草,也可以是木本的玉蘭,都在春天開花,不可能在金風玉露的秋天開花。改聯中的“芙蓉”是木芙蓉而非荷花、蓮花。木芙蓉在農歷八、九月始開,耐寒不落。改聯參考了以下古詩:

      1唐宋之問《靈隱寺》詩:“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2宋虞儔詩:“芙蓉泣露坡頭見,桂子飄香月下聞。”

 

3三舍聯:朝為風,暮為露,芙蓉出水;

           春為靈,秋之韻,玉鳳衝天。

 章初改為:風拂露滋,芙蓉出水;

           春靈秋韻,玉鳳衝天。

   改定為:風拂露滋,芙蓉出水;

           桐棲竹食,玉鳳衝天。

這裡的芙蓉是荷花、蓮花。原聯中的“朝為風,暮為露”都有疑問。每天24小時都可有風;露則要在夜裡氣溫降低時,才會由水氣凝成,所以早晨能夠看到露珠。暮是傍晚日沒之時,決不會有露。還有這兩個“為”字的主語是什麼呢?從上下文看,其主語只能是芙蓉了,這是講不通的。“春為靈”中之“為”當為“之”。“朝為風,暮為露”與“春為靈,秋之韻”在平仄格式上相同,也只能是排句而非對句。改聯簡潔,並改掉了原聯中的毛病。“風拂露滋”比喻教師們的辛勤培育。“春靈秋韻”未能寫出玉鳳的培育過程,因此我又查了一些資料,寫出“桐棲竹食”之語。根據是:《詩•大雅》集傳說:“鳳凰之性,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郭璞《梧桐贊》說:“桐實嘉木,鳳凰所棲。”在田松青等主編的《詩對新編》(上海古籍出版社版)中,關於鳳凰的對語也有“食竹、鳴岡”和“樓閣、巢桐”兩個對語。此語比喻學校對學生的培育。此聯適用於女生宿舍。

 

4四舍聯:登南大殿堂,憶十載磨礪,初試鋒刃;

           逢中華盛世,願一生求索,終成棟梁。

   章改為:喜登南大殿堂,當辛勤磨礪,來年庶幾成佳士;

           欣遇中華盛世,得刻苦鑽研,他日方能稱大儒。

原上聯是說:已經十年窗下,才考進了南大,這就是已經初試鋒刃,已經是了不起的成就了,真太驕傲自滿了。其實即使在南大畢業,也只是一生事業的開始。“礪”和“索”都是仄聲,不合格律。改聯似較妥帖。“得刻苦鑽研”中的“得”似比“該”好。“稱大儒”中的“稱”可讀平聲,意為被稱為…;也可讀仄聲,意為與…相稱,成為稱職的…。亦即名實相符,才學能夠同名稱相符合。

 

5五舍聯:不以物喜,閱江樓內,聽潮起潮落;

           不以己悲,紫金山上,望雲卷雲舒。

章改為:(一)揚子江邊,看船來船往;

             紫金山上,望雲卷雲舒。

       (二)揚子江邊,看船來船往,足以怡情養性;

             紫金山上,望雲卷雲舒,當能游目騁懷。

       (三)怡情養性妙方:揚子江邊,看船來船往;

             游目騁懷寶地:紫金山上,望雲卷雲舒。

       (四)揚子江邊,看船來船往,信堪樂也;

             紫金山上,望雲卷雲舒,不亦悅乎!

原聯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宜刪。此語出於範仲淹的《岳陽樓記》,是在滕子京貶官到巴陵郡(即岳陽)後寫的。南大的學生們並沒有滕子京那樣貶官的遭遇,悲從何來?“閱江樓內,聽潮起潮落”也不合情理。南京地段的長江並不像錢塘江那樣有漲潮和落潮,看都看不到,哪能聽到?在江邊都聽不到,哪能在閱江樓內聽到呢?改聯(一)較簡潔,可說是“詞無枝葉”。不必像下面三聯那樣添油加醋,畫蛇添足。姑列出,以供參考。(四)中“不亦悅乎”語出《論語》,其中的“悅”原作“說”,但今已不通用。

 

6七舍聯:臥廬中,吟風頌月,聆七律之雅;

           懷天下,博古通今,明六合之變。   

   章改為:身坐室中,慎思博學;

           心懷天下,後樂先憂。

原聯中的“聆七律之雅”和“明六合之變”平仄格式相同,是排句而非對句。“七律”可指七種音律,也可指格律詩中的七律。這裡當是後者。為何單提七律而不提五律、排律和古風樂府等體裁呢?難道其他體裁都不雅嗎?“臥廬中”而自吟自聽,不是勤奮學子所應有的做法,不宜提倡。好學生讀書時應該端容默坐,而不是懶洋洋地躺在床上。“明六合之變”就是洞察國際形勢的動態和世界上、宇宙間萬事萬物的變化規律,那麼學以致用,會為所懷的天下做些什麼呢?原聯並沒有指明。改聯中的 “慎思博學”語出《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裡的思和學就廣義地包括了前四項,留待篤行。下聯就道出了所要篤行的事情。我覺得這樣的對聯才能對學生們起到切實的指導作用,而不流於空泛。原聯似在賣弄華麗的詞藻,並不切合實際。

 

7八舍聯:室盆芬芳沐書香;友蘊馥郁氣質華。

   章改為:萬卷詩書供驅遣;一盆花卉溢芬芳。

原聯中的“友蘊”不知何解,可能是個新名詞吧。我查閱了我所有的多部詞典,但都查不到此詞條。我只好上網求解,竟查到了以下一段話:“友蘊和愛情都是人所特有的社畬情感,是人輿人之闥fIIl系的反映。 ... 自然而然地合座生友檀.造是正常的現像。造就要求大學生能正雄匿分友蘊和愛情。”其中有些錯別字,特為改正如下:“友蘊和愛情都是人所特有的社會情感,是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反映。 ... 自然而然地會產生友誼,這是正常的現像。這就要求大學生能正確區分友蘊和愛情。”原來友蘊就是友誼。既然如此,我認為還是用“友誼”為好,因為人們大多不懂“友蘊”的含義。這也就是說,這個新名詞還沒有被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香”和“華”都是平聲,不能對仗。“沐書香”是“動詞+名詞詞組”結構,而“氣質華”則是“名詞詞組+形容詞”結構,所以不能對仗。“室盆”的搭配也很不自然。而且上下聯14個字中,竟有“芬芳”、“香”和“馥郁”共5個字表達同一個意思,實在太不像話。《晨報》記者黃洪連先生在200612月就曾告訴我:“很多同學向他反映說此聯比撤除的舊聯壞多了,看得實在不舒服”。(按:撤除的舊聯指“女史皆蘭心;伊人盡惠質。”我曾指出其中有三個錯誤,並建議改為“伊人皆蕙質;女史盡蘭心。”不久以後舊聯即被校方撤除。)他要我寫篇評論文章。此聯實在沒有撤除的舊聯好,讀之令人頭痛,朽木難雕,我又忙於他事,就一直拖延至今,深感內疚。

改聯中的“供驅遣”也可用“供運用”或“聽調度”,但不如前者好。“溢芬芳”也可用“發馨香”。改聯中有兩組雙聲詞組相對:“詩書”對“花卉”;“驅遣”(或“運用”或“調度”)對“芬芳”(或“馨香”)。所謂雙聲,就是由兩個字構成的詞組中,其聲母相同。例如:詩書shi shu聲母均為sh;花卉hua hui聲母均為h。這聯中竟有兩組雙聲詞組對仗,我也找到7個都可用的雙聲詞組,實在是難得的巧合。“花卉”是很普通的詞語,但在此聯中卻顯得很妥帖。由此可見,用詞不一定要選大詞或生冷偏僻的詞,來炫耀賣弄自己的才學,以深奇文其淺陋,只要文從字順,用得恰當即可。

我在網上查找“友蘊”時,還找到一個詩句:“亦師亦友蘊真情”。其意味甚佳,就想為它配上聯。於是就寫成如下二聯:

(一)同學少年多壯志;良師益友蘊真情。

(二)同學少年聲氣合;良師益友感情深。

第一聯中的“多壯志”也可用“多銳氣”。第二聯中的“聲氣合”意為同聲相應,同氣相求。說同學們相處融洽,互敬互助。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同學們住在一起,就互為良師益友。

 

8十舍聯:蘭得性靜,清風引竹;若趣德馨,淡墨招春。

   章改為:(一)竹蘊德馨如淡墨;蘭標性雅似清風。

          (二)竹蘊德馨如淡水;蘭標性雅似清泉。

原聯中的“清風引竹”和“淡墨招春”,各與其上句不相連貫,可另作一聯。“若”即杜若,是一種香草。但今人大多不知,為何不用人所共知的香草名稱呢?“趣”應為動詞,這裡可解釋為趨向,不是催促之意。但總覺生硬。此聯的改寫是一道難題。我煞費苦心,把“淡墨”和“清風”都看作品德的像征。“蘊”由“顯”字改,較含蓄。“清風”並非靜止,故改“性靜”為“性雅”,而且“雅”與“靜”相比,是蘭的更重要的特征。後來我又改成第二聯。君子之交淡如水,所以“淡水”也可比喻君子的品德。

 

9十二舍聯:廣廈庇士多笑貌;小齋容膝有餘寬。

     章改為:廣廈之中能庇士,士多欣喜;

             小齋之內可藏書,書溢芬芳。

原聯的下聯符合格律,但上聯不符合。上聯中的主語為“廣廈”,“士”只是“庇”的賓語,不是“多笑貌”的主語。這說明上聯的語法結構不合理。下聯是說小齋小得只容得一個人居住,容不得兩個人住。但這裡都是集體宿舍,每室都可多人居住。聯語不符合事實。改聯結構合理,沒有語病。其中的“欣喜”和“芬芳”都是雙聲詞組,對仗工整。

 

10十八舍聯:身無錙銖,兼濟天下;胸有詩書,掩藏山川。

      章改為:(一)身無分文財,心有兼濟志。

             (二)胸懷治國安民志;身有經天緯地才。

             (三)家有堆金莫誇富,胸無點墨即為貧。

             (四)胸羅萬卷西書中籍;心念五洲赤子蒼生。

 “兼濟”原作“兼善”,語出《孟子•盡心上》,其原文是:“故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窮不失義,故士得己焉;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原聯“錙銖”和“詩書”都是平聲,不能對仗.。“掩藏山川”難解。改聯(一)套用“屋北鹿獨宿,溪西雞齊啼”的特殊格式,而且上聯全平,下聯多仄。(下聯中第一字和第三字都是平聲,按照五言可以一三不論的規則,也就相當於全仄了。)這是為遷就原聯而試用的特殊手段。因 “錙銖”同“兼濟”對仗不工整。,故改為“分文”。改聯(三)中“家有堆金莫誇富”屬特式律句,其格式為“仄仄平平仄平仄”(是“仄仄平平平仄仄”的變式),常見於七律頷聯或頸聯之首句。例如杜甫:“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此格式當然也可用於對聯。

 

11陶園一幢聯:心念父母,寸草焉能報春暉;

                情系天下,己亥亦可震秋雷。

        章改為:心系雙親,今日孝忱成動力;

                胸懷四海,來年才學顯神通。

原聯為排句,非對句。平仄也很錯亂。 “己亥亦可震秋雷”不知所雲。“己亥”當指龔自珍《己亥雜詩》,寫於1839年即己亥年。其第125首雲: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瘖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下聯中的“秋雷”大概為了同上聯中的“春暉”相對仗而把龔詩中的“風雷”篡改。篡改後還是對不起來。更要不得的是實在使人們無法理解。原聯中的“父母”和“天下”因結構不同而且尾字都是仄聲,不能相對,改為“雙親”和“四海”後就對起來了。“孝忱”即孝敬父母的熱忱,可以化為奮發攻讀的動力,待到學成,就有才學可以舒展,來報答“春暉”了。改聯的上下二聯就這樣一氣呵成了。

 

12陶園二幢聯:樓含臥虎藏龍瑞;道合經天緯地才。

        章改為:樓含臥虎藏龍瑞;園育經天緯地才。

此聯位於學生活動中心之旁,是我所最贊賞的。初未深究,細細品味之後,才發現“道合”二字欠妥。人才的問題並非“道”的問題。我把“道合”改為“園育”,這樣“園”和“才”的培育關系就清楚了。南大校園就是培育人才的地方啊。

 

    最後我還要向南大中文系的有關教授們提點意見。我了解到第一批對聯全是學生寫的。有關教授們負責評選,選中的就不加修改,立即製板掛出。既然在我對八舍舊聯提出意見後就撤聯,那麼第二批對聯就不該再像上次那樣不加修改,但是現在掛著的對聯質量大多依然很差,有些還甚至更差,看來仍未經過修改。質量不高或甚至很差的對聯對學生們一點好處都沒有,甚至會起負面作用。南大乃國內名校,來此參觀的國內外知名人士很多,這些對聯也會有礙觀瞻,給他們不好的印象。我認為學生寫對聯是學生鍛煉寫作的良機,而教授為學生修改對聯,乃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它也為教授提高學術水平提供了良機。不加修改則是有關教授的嚴重失職。我是中央大學和南京大學的老校友,忝為中央大學南京校友會副理事長,看到這些質量差的對聯,心裡就特別難受。要是我所看到的對聯質量都很高,我一定會為母校驕傲,我的臉上就會有光彩。我不是對你們不負責任地妄加指責,而是認真地為你們做了你們並不想做、但是應該做而沒有做到的事情,提供你們參考。我的修改方案很可能也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我這個八十老人總算廢寢忘食地、全力以赴地為你們做了事。我誠懇地希望你們也認真地考慮我的意見。

 

                    2007.11.17寄自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