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棕葉飄香時

 

在老家皖南,端午前後,正是農閒時節,秧苗剛插下去一個多月,生得綠油油的;立在田間,清風徐徐吹來,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淡淡的禾苗香味,泌人心脾,令人陶醉。最喜的是那些十來歲的少兒們,春季多雨,稻田裡,河溝裡,小河裡都是滿滿的,冷暖適宜,魚、蝦、泥鰍、黃鱔等都紛紛出來覓食,也忙壞了這些小兒們。有的小孩在小河裡攔河做壩,用魚簍子捕魚;有的小孩在稻田裡四處尋覓,尋得黃鱔住處便用小鏟子掏挖,一天下來多有收穫,勤快的小孩晚上的飯桌上便會多了一味香噴噴的下飯菜。

 

端午節到了,各家各戶自然都要淘上幾斤糯米,買得幾斤粽葉,包起了粽子。老家的粽子雖沒有超市裡的花樣多,卻很實在,也很綠色,裡面包得大多是各種豆類,有紅豆、綠豆、豌豆、蠶豆。到了煮棕子時,各家廚房裡都瀰漫出粽葉加糯米那種特有的清香味,讓人久久難以忘懷。兒時最愛吃的是母親用蠶豆包的粽子,裡面加些鹽,由於母親包的粽子紮得特別緊,煮出來也特別好吃。端午節那天每家都要稱上幾斤豬肉,沽得幾斤好酒;客人來了,端上粽子,在菜園裡摘得新鮮的瓜果,用豬肉燒上剛挖出來的土豆、洋蔥,一桌豐盛的宴席一會兒就備好了。忙碌了好一陣子的鄉民們難得坐下來清閒一下,一個個喝的臉紅朴樸的,言語間也是談論著各家莊稼的收成。每家門口都插上了艾蒿,據說艾蒿有辟邪的功效。等艾蒿晾乾了,紮成一把放起來,遇到蚊蟲叮咬皮膚生瘡時,這時艾蒿就派上用場了。用艾蒿煎得水來洗澡,皮膚病很快就好了。端午節剛結婚的夫婦要回娘家,老家叫走節,小夫妻倆要帶上禮物,到女方娘家嫡親的親戚家挨戶拜訪。新女婿上門各家都很上心,提前備足豐厚的食物來款待,臨走還要備上份紅包。

 

傍晚時分,約得幾個家人在鄉間田埂上散步,清風送爽,兩邊的草叢裡時不時蹦出吱吱的蟲鳴聲,令人心曠神怡,彷彿置身於世外,一切煩惱煙消雲散。走著聊著,不知不覺中到了掌燈時分,四周已是蛙聲一片,涼意更濃,田間的冷風使人打起了寒噤,不由得憶起了北宋詞人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中的片段: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其中的意境恰似如此!

 

                                2017.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