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越南文學》的

「六八」及「雙七六八」言詩

                                  

    越南與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著一個源遠流長,歷史不可分割的淵源關係。不論其文化、風俗,甚至連文學創作,其在在都是受到中國的莫大影響。

    在一部《越南文學史》裡,越南歷來的文學創作:歌謠、古風、詩賦、唐律、迴文等,都有著中國文學影子的存在,可見得中國的文學創作,其對越南文學的影響是有著多麼大,多麼的深遠。

    不過,唯一使筆者感到大惑不解的是,在整部越南文學史裡,卻找不出一首詞。筆者雖不敢自誇博覽群書,但自問也讀過不少越南「詩」的作品,惟從來就是沒有讀到越南人所填過的任何一首詞。

    刻下在越南人所辦的:報刊、雜誌所開闢的「詩的園地」,又或是個人的詩集裡,我們所見到的詩作,只有:五七言絕句、五七唐律、鶴頂格。而最普遍,同時又最受越南人歡迎的,還是「六八」和「雙七六八」這兩種詩體。前者不言,後者讓人一望,就已經知道是從中國的文學裡搬遷過來,然後再加以改變,成為越南人自創出來的一種詩體。

    就這「六八」和「雙七六八」兩體詩裁,筆者也就曾經有認真請教過一位名叫:清心,此間的業餘詩人,他很熱心並且很詳細的給筆者指點。此外,還囑咐他在越南順化教學的女兒,專誠為筆者電郵傳來關於這兩種詩體的格律詩譜相贈,使筆者對該兩種詩體終於有了更深一層認識,同時也掌握到其創作的竅門。

    在筆者獲得這兩體詩譜之後,將它視為至寶。偶然一次,筆者對自己發出了一個疑問,好像從來沒有讀過有人用漢文寫出來的「六八」或是「雙七六八」詩。跟著又想:既然越南人他們能夠寫出我們的絕句、唐律、鶴頂格、迴文。那為甚麼我們不能用漢文來寫他們的「六八」詩呢?為此之故,筆者就立下決心,對其作出一種新的嘗試,用漢文來寫「六八」和「雙七六八」言詩。

經過一段時日,筆者將所有收集到的越文「六八」言詩作品拿來推敲,然後再依照「六八」詩所訂下的創作規格來寫。就這樣,於某年春夏時分,筆者就正式用漢文以《春臨》和《自遣》為題,分別寫下了「六八」和「雙七六八」言詩各一首如下:

 

             

           

            讀南詩似漢唐

            推敲聲韻枕忘飯休

            窮研叶調勤修

            悅尋盅酒寄酬弄吟

            舊詞一曲瑤琴

            雙星河漢隔尋相娛

            草根知足寒儒

            邀風飲月海隅逸閑

           

             

          

            情移老逝傷流水

            詞詠春愁綺落花

            徒辜負俏年華

            秋波款送翠霞溫柔

            思麗影嬌羞樣箇

            看人生幻錯幾何

            蓮池賞鯉觀荷

            霓裳夢拍曲和逸揚

 

    當筆者完成了這兩首「六八」詩後,再三推敲吟讀,在音節上總是覺得有點不對,可問題又不曉得是出在那裡。於是,筆者就把它寄去給一位「六八」大家的華人朋友批讀。結果,對方來了一封通電說:「兄這兩首漢文「六八」的確是別具創意,意境也稱得上極佳,惟音節擊拍讀來顯得有些問題,比不上越文聽來悅耳悠揚。不過,兄也不用氣餒,以弟想,可能是越文與漢文之間的音節平仄讀法有所差異所致,此非吾兄筆墨著詞用句之罪。」讀完了這通覆電,筆者的心登時涼了半截。雖然,對方已經點出了關鍵所在,但筆者內心仍然是有點感覺難過。

    後來,就這個「六八」言詩,筆者再向幾位文科秀才請教。據他們向我透露,許久以前,已經有人像筆者一樣用華文試寫過,可惜得到的反應是非常的冷淡。之後,也就沒有人再去作嘗試,而究竟是甚麼原因則不得而知,又或者,其關鍵處,就正如上述給我通電的那位「六八」大家對筆者所說一樣,以致引不起人們對這種詩體創作的興趣。

    寫「六八」言詩,也一如近體詩,同樣有它的規格。顧名思義,所謂「六八」,意即一句六言,一句八言,如此交替地相接下去,取其偶句為準,或四句,或八句,或十二句,詩的長短則隨各人喜歡而為之。

    「六八」言詩,在其創作所作出的規定就是:第一句六言的最後一個字是用平韻,稱做「腳韻」。而這個腳韻必須與第二句八言中的第六個字押得上相互呼應,這個被選用的字,也要是與前面的腳韻同韻。到了八言末後的一個腳韻又要押上,用另一個轉換了的平韻,然後再將這個轉了韻的平韻,再對押上第三句六言末後的平韻字。之後,第四、第五、第六句,都是同樣依照這個定律法則連續寫下去。

    至於「雙七六八」言詩的形式又是不同,它是在原來的兩句「六八」言詩前面添加兩句七言。這兩句七言是與近體詩有點相近似,一樣是仿傚唐詩,按照“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來創作。只不過,在其押韻的方面,其所謂的分明,是由第三個字開始計算,而其定格跟唐詩也相同,若是首句用上了“平仄平”,則第二句一定要用“仄平仄”,此外還要對仗工整。

    若是說「雙七六八」的七言句與近體詩的七言有所差別的話,以筆者猜想,那就是「雙七六八」其七言首句的腳韻,固定是要用仄韻,而第二句的腳韻是要用平韻,這是不可更移的硬性規定。然後再以第二句末後的平聲作為韻腳,對押上第三句六言的第六字音是平韻,這個韻跟著又要與第四句八言中的第六字“腰韻”同韻。到最後,第四句八言末後一個字的平聲字,又照樣如「六八」言詩一樣轉韻,接著其創作法也與“六八”詩一樣推演下去。其「雙七六八」的詩譜如下:

        X X X X ()

        X X X () X ()

        X X X ()

        X X X () X () (轉韻)

        X X X () X ()

        X X X () X ()

        X X X ()

        X X X () X () (轉韻)

 

    「六八」和「雙七六八」言詩,被越南人視為越南的國粹,其在越南文學中所佔的文學地位,是不言而可知的了。惟這種詩體始創自何時,則無從稽考。雖則謂,筆者也曾經有請教過許多越南人,只可惜的是,連他們自己越南人都不清不楚,他們也只知道,這種詩體是由歌謠演變而成。

    越南的文字與文學,過去都是承沿著中國的漢字與漢文學,深受他們的影響。直到法蘭西人入侵,為了實施同化政策,強把他們法文拉丁文字用來替代漢字和古越南的國語,因此才得形成今日的越南拉丁文字。而當我們接觸到這種「六八」和「雙七六八」言詩時,已經是拉丁越文時期了。按照歷史時間去推算,從法蘭西人入主統治越南之後的一九一五到一九一八年間,在短短三年之內,法蘭西當局全面取締漢文及越南國語教學來看,然則越南人用拉丁越文創作的「六八」和「雙七六八」詩的時日並不是很長,充其量亦只不過是近代百年歷史左右的事。

    不過,有一點值得吾人懷疑的是,在拉丁越文之前,越南人很可能曾經有用漢文來書寫過這種詩體,一如他們過去就是用過漢文來吟詠,後來才漸演變成今日的越文拉丁唐律和絕句創作。

    這只是猜測,是懷疑,因為到目前為止,筆者手頭上是缺乏這些資料,所以在此尚不敢胡亂斷言,惟希望借此拙文來作為拋磚引玉,讓四方廣大博學之士能夠不吝為筆者,就這種「六八」和「雙七六八」言詩再補充一些寶貴資料,好進一步豐富筆者的見識。

 

                                        二零一零年三月七日於一笑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