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為人而作 楊牧

 

   

   

    臺灣詩人中,除了瘂弦、余光中和詩魔洛夫以外,我最喜愛的就是楊牧了。

我個人並不喜歡那些故弄玄虛,叫人猜謎、玩弄文字的詩。這樣的詩,往往開始讓人覺得文字如此運用很奇妙,但因為內容貧乏或甚至沒有內容,讀過以後也就忘了。

楊牧早期的詩,其實也不容易讀懂。初讀時不甚瞭解,慢慢耐心的咀嚼,就能豁然開朗,領略他為何能這樣的處理文字,安排這樣的節奏。由於他對古今中外的文學知識認識極為廣泛,他使用的典故或句子,有時需要一再吟詠、揣摩後,才恍然大悟,體會到他運用語言的妙處。有時候他的詩句,似乎是在顧左右而言他,當你看到最後一句時,才恍然大悟,原來繞了一圈,為的是經營一種語言的美、一種鏗鏘有致的節奏。

 

深情如許,餘味無窮

有時候,他娓娓道來如訴說他人的事,但卻深情如許,詩句越讀越有韻味。深入一點去探索,發覺他是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和獨有的風格來詮釋他的內心世界。他的詩叫人一讀再讀,咀嚼再咀嚼,餘味無窮。這就是楊牧的詩的魅力。他的散文,句子一般比較長,遣詞用字的繁複、轉折、多變,充滿了詩的意蘊,也和詩一樣的講究意象、聲韻和節奏。

    我手頭上有他的詩集和散文集:《葉珊散文集》《北斗行》《禁忌的遊戲》《柏克萊精神》《交流道》《海岸七疊》《瓶中稿》《年輪》《楊牧詩集1》《有人》《山風海雨》。他的《瓶中稿》《北斗行》充滿五色繽紛的意象和典故,不容易讀得懂。在他所有作品中,我偏愛《海岸七疊》,描述生活點滴,溫馨自然、娓娓道來、處處湧現文字美的靈光。請看:

 

在一個黑潮洶湧的海岸

有生命比陽光還亮,比白雪

清潔,比風雷勇敢。這一切

北極星是這一切的見證

無論從哪一個方向觀察

凜凜巍峨,喜悅,堅強

——節錄自《海岸七疊》

 

    柔美而不晦澀的語言、流暢的節奏,貌似平淡卻豐富的遣詞用字,歌頌生命的恢弘和諧,大自然的圓融慈悲,宣洩時間的奧秘,擁護提升人心無限的愛與寬容。一點一滴,無不訴說大自然的美以及人間的情誼。

特別喜愛他的散文集《一首詩的完成》。這本書以寫信的方式與友人暢談如何寫詩,卻不是死板板的工具書,而是通過與一位愛詩者的通信,抒發自己內心對詩歌種種寫作方式的探索和期許。他說:“把現實生活整理過的部分,轉化提煉,將人間一切美與不美取來照明,在藝術的篇幅中企及抽象境界,它不是具象的素材,是活潑生動於抽象形態下的藝術,它是詩。”

 

《有人問我公理和正義的問題》

    在《有人》這本詩集中,他把觸角深入到社會題材及議論的層次,寫下長詩《有人問我公理和正義的問題》,從一位年輕學生向他探詢社會公理和正義的問題,他以同理心、熱情的口吻和人性化的文字寫出了年輕一代人的心聲。他在後記《詩為人而作》中這麼說:

    “詩對藝術的超越性格之執著,以及他對現實是非的關懷,寓評判和規勸於文字指涉與聲韻跌宕之中,這一切是不太可能隨政治局面或意識形態去改變的。

    詩的生命因它內在的演化而常新,剝複自有機運,否極則泰來。因為它兼有參與和超越的力量,詩的生命常新。詩是堅持,不是妥協。”

楊牧早期的詩,文字流暢,但由於意象紛呈,跳接頻繁,不容易讀得懂。後期的詩,沒有早年許多現代詩那般的拗口,越讀越有味道。他用字精準、意象之美,令人動容;連綿而輕重有致的節奏、具有知性的睿智和開闊,經常帶給讀者意外的驚喜。

 

                          2020.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