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舟

 

☆睹曾廣健君為越南潁川華文中心學生

作品專集之二《曙光》封面攝影有感

 

 

 

朝暾噴薄放金光,曙氣吹帆水上揚。

一葉晨舟飄碧海,萬支耀柱照隆疆。

船艙頻響唐詩韻,桅鳥歡啼漢樂章。

駛向華文藏寶處,江山一代錦衣郎。

 

二零零六年十一月十三日

 

 

 

    淺談《晨舟》創作

 

      《詩大序》云:“在心爲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

借用前人此經典論説來概括我創作《晨舟》經過。

我與南國曾廣健君因志同而引起共鳴。“在心為志”中的“志”,我和他有共同之處是:在海外弘揚中華文化。於是睹《曙光》一書封面,便能深深領悟其用意。封面設計與全書題意貼切,令人佩服。這樣呈現於讀者眼前的是無數越南潁川華文中心學生那一張張年輕的鮮活的面孔,那編輯們含辛茹苦地扶植華文文學幼苗的拳拳之心。

        文學藝術可貴之處就是通過藝術手段形象地把這心中之志傳達給世人,廣健君的攝影作品雖無聲,但卻挑起我心中琴弦,使之錚錚有聲。

        正如劉勰所言:“情者文之經”,那曙光初照的動人畫面激起我心中熾熱的情感。這時全身血液在奔騰,像聽到每一個細胞相繼蘇醒後奔走相告:“快醒來,迎接那曙光!”一切是那樣生氣盎然,那樣的朝氣蓬勃。頓時我活力大增。這是我第一眼睹這幅照片的反應。

        細觀之,一葉輕舟輕輕蕩漾。我想。多好的意境。像中國民間的木舟,它行駛在異國的海面上,已別具深意。在晨光籠罩下,與朝暾相得益彰,如果沒此舟,畫面就顯得蒼白,它像一本小説的主人公被光與水烘托著。雖然作者著眼於晨曦,而我卻側重於晨舟。它周圍一片光環,一片大海沒有風浪僅存漣漪,這對於青少年而言無疑是金色童年的象徵。看來這不是老殘遊記而是青少年歡樂之旅。我的心爲此輕快,為之振奮,於是全詩的感情基調定位於愉悅。

        畫面靜止,但靜中有動。船中有人,但不一定是青少年,也不一定在讀書。這一切純屬想象。是就畫面和這本書的主題連在一起而發的想象。既然從朝暾寫到船,就該從與船有關的事物一直寫下去。讓《曙光》中的“曙”,與《晨舟》中的“晨”,以及“中心學生”中的“學生”,連在一起來表達題旨,乃我的初衷。故有意調動“朝暾”、“金光”、“曙氣”、“帆”、“水”、“舟”、“耀柱”、“隆疆”、“船艙”、“唐詩”、“桅鳥”、“漢樂章”、“華文”、“藏寶處”、“江山”、“錦衣郎”這些貌似不相干之物為自己服務,以抒胸臆。此乃寫詩的人主觀意願,往往因技巧欠缺,事與願違。

 

                                                                                            2006.12.6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