墳場上的婚禮

 

 

 

 

 

 

像不少國家那樣,紐約大型的墳場都在郊外。惟獨小型墳場卻在鬧市中。作爲紐約第一個教堂,它位於聞名世上的百老彙大道,直指赫赫有名的華爾街,教堂外兩側都有墓塚。千萬別說有墓塚對著的街就不吉利,華爾街可是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宣誓就職之處;是美國金融界的代名詞。

教堂有墓塚這樣的架步大概是從歐洲傳來的。戴安娜舉行婚禮是在倫敦市內教堂,該教堂周圍都是墓地。教堂內兩側,都有棺槨,即使戴安娜在教堂走過的通道,其下也葬有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犧牲的一位士兵。這是唯一一位享有如此榮光的平民。又如倫敦溫莎古堡內的皇室教堂,就有二十多具棺槨,都是歷代的英皇伉儷的遺骸葬在那兒。這些棺一般是銅制或石雕的,不少是鍍金的。死者全身塑像躺在棺槨上面。在義大利,一個不顯眼的小鎮,教堂內的牆壁上就有伽利略、但丁的石槨釘在那兒,活像一個個壁櫃。

這樣看來,紐約教堂有墓碑不足爲怪,而且老外的生死觀與我們不同。如在鬼節那天,有人除了把房屋打扮得像墳場外還特意買一副塑膠棺材讓孩子睡。紐約不少殯儀館就在鬧市的公寓內,有些還緊挨著飲食店。

如此生死共存的氣氛, 讓我每次走過鬧市的墳地就免不了嘀咕:“這死人和生人的,不知誰占了誰的地?”

我工作的地方面對一個規模不算小的墳場。墳場內各式各樣的墓碑極有藝術性,如天使、神鳥的造型。有些甚至建一座石屋還有一道銅門,裏面才放石棺。墳場的林蔭小道都編有街名。我每天到那墳場旁的中餐館就餐時,總免不了默默地向亡魂致注目禮,祈求他們保佑我出入平安。

這天,我以爲自己眼花了,好奇心所致讓我顧不得就餐,趕緊快步走進墳場。只見一隊雜色的車隊開了進來,這是反了紐約慣例的。一般送殯的車隊是以殯儀館的靈車帶頭然後都是黑色的車跟尾的,若有其他顔色的車,一般不會用紅色的。爲什麽不見裝滿鮮花的車和那長長的黑色靈車,爲什麽這些人不穿黑衣服而是打扮得花枝招展的?

“咦!可能是好萊塢來了,看熱鬧去,或者會被拍上一兩個鏡頭也未定。”我一面想一面急跑著。

還未站定,一輛像靈車那樣長的黑車開了進來。

“怎麽可能,靈車竟然在車隊的後面,這是哪族裔的葬儀?既是辦喪事沒什麽好看的。”我思忖著,正欲離開。

忽然,墳場響起了掌聲。一位穿婚紗的新娘從那黑車走出來,原來那不是靈車而是林肯牌禮賓車。

不知哪來了一位披著黑斗篷的神父,手捧聖經,向著一對新人不知說了些什麽。只聽得那對新人都先後說:“I do !”我想他們大概在宣誓吧。然後他們交換戒指、接吻。親友們在鼓掌。之後,這車隊奏著歡快的樂曲駛離墳場。

望著遠去的車隊,我在嘮叨:“好萊塢沒來,來了我這個烏龍王。你這新娘也太新潮,天底下這麽多地方爲什麽要選這裏舉行婚禮,戴安娜尚且在教堂裏踏著葬有死者的通道上舉行婚禮,而你乾脆就在這,真是比戴安娜還戴安娜!”

 

8/6/05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