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與“輓”

    

    最近對“悼”與“輓”二字,經過學習,似乎比以前清楚了些。

凡紀念死者文字,屬“悼”(或曰“輓”)範疇,往往為他人而寫。其中也有例外,如陶淵明《自祭文》,最後一句尤為感人:

匪貴前譽,孰重後歌。(意指對生前讚譽既不看重,誰去看重死後人們對你的歌頌。)人生實難,死如之何?嗚呼哀哉!

    哀悼文字凝成千古絕唱的名句名篇不少,如唐元稹之《離思》: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宋蘇軾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這兩首詩詞,屬悼亡作品。悼亡,《辭源》有言,只對悼念亡妻而言。當今有些人用於對亡夫或亡友,皆屬誤用。

“晉潘岳妻死,有悼亡詩三首。為世所傳誦,故稱喪妻曰悼亡。”(1)此後凡寫這方面內容的詩,皆入悼亡詩系列。

    而悼詩的題材則廣些。雖然悼亡詩應屬悼詩之內,但因既有專有名詞,悼亡詩可叫做悼詩,而不寫悼亡妻之詩就不能稱之為悼亡詩。

    “輓”,《說文解字》釋義為“引車也”。“前牽曰輓;後送曰推。”“哀死之辭曰輓,又作挽。” 輓歌乃引柩時為表悲情而唱之歌,曰送殯者哭聲似歌;又曰歌似哭聲。其始於何時有爭議,或曰先秦或曰漢。然以輓歌為漢之送終禮儀較趨於公認。漢之輓歌,有官方規定,有比較正規音樂形式、禮儀形態。

傳漢宮廷音樂家李延年將古之輓歌二曲(《薤露》、《蒿里》),“薤露送王公貴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

這兩首輓歌唱的是--

    《薤露》:“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複落,人死一去何時歸。”
    
《蒿里》:“蒿里誰家地,聚斂魂魄無賢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躕。”

    
輓聯為古輓歌之變體,乃懸於喪幄之聯語。

至於“悼”與“輓”,交換用之,亦普遍矣。如非要找其異處不可,那就是“悼”出於悲痛懷念;“輓”從字義引申,除與“悼”同義外似乎還有一種“挽留”之意。

上述為對此二字學習之心得,尚屬一知半解也。懇請文友指正。

 

                          200823日紐約

 

 

 

注(1)潘岳,晉中牟人,美男子也。“為文詞藻絕麗更長於哀誄。”妻子楊氏乃西晉書法家戴侯楊肇之女,婚後二十多年 ,恩愛有加。楊氏于晉惠帝元康八年(298年)卒。潘岳作《悼亡詩》三首。下面為《悼亡詩》第一首:

 

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之子歸窮泉,重壤永幽隔。
  私懷誰克從,淹留亦何益。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曆。帷屏無仿佛,翰墨有餘跡。
  流芳未及歇,遺掛猶在壁。悵恍如或存,周遑忡驚惕。
  如彼翰林鳥,雙棲一朝只;如彼遊川魚,比目中路析。
  春風緣隙來,晨霤承簷滴。寢息何時忘,沈憂日盈積。
  庶幾有時衰,莊擊猶可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