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

 

會不會被融了去?

 

讀忠揚《百歲滄桑的文化投影》後

  

(一)對文化現狀的一些憂慮

 

讀了忠揚《百歲滄桑的文化投影》,心情十分沉重,加上最近看這方面的書多了,讓我陷入深沉的思索中。

 

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進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既然是財富,自然有利。但事物總是一分為二的。財富本身、怎樣用這些財富,都存在一分為二的問題。誰都知道音樂是養性的。人的情感要宣泄,音樂是其表現形式之一。中國的《義勇軍進行曲》、法國的《馬賽曲》、美國的《The Star Spangled Banner(《星條旗》),都在鼓舞該國人民的正義鬥爭中起著重要作用。

 

有些音樂在歷史上起的作用眾說紛紜。以源於非洲的美國Jazz(爵士樂)為例。它是黑人的“田間號子、勞動歌謠、辦紅白事時唱的頌歌、挽歌”。它節奏強、音促、音量大,多用敲打樂,善於人們邊唱邊舞邊說的,後發展為爵士舞。最初在街頭演出,後來搬到舞台上。這種音樂對激發熱情、釋放情緒、增添力量有一定作用,與此同時又對美國傳統的道德觀念以一定程度挑戰,這樣的挑戰也有正反兩面。上世紀20年代,出現了The Jazz Age(爵士時代),有人把這1919-1933年稱為“喧鬧的20年代”。以前在街頭扭屁股也被逮捕的法律已無法執行。街上少了仕女風度的女子;多了“隨意女郎”。“隨意女郎”穿著奇裝、叼著香煙、拿著酒瓶、扭著屁股在街頭跳搖擺舞。

 

中國有靡靡之音能亡國一說。傳說紂王沉迷于“北里之舞,靡靡之音”,終日醉於酒池,肉林,後被周武王打敗。

 

在禮方面,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許多禮是統治階級為鞏固其統治而制定的。就拿服飾文化來說吧。“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中華民族有自己的服飾,多姿多彩,這在今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上展示得淋漓盡致。從這點來看祖國在進步,那就是在服飾體現禮方面的一種道德規範。起碼我沒看到幾寸長的低腰褲,不再看到戴著紅領巾的女孩露肚臍在扭動腰臀,少看見那些黃毛的中國少男少女。儘管老外讚我們中國人的頭髮黑得可愛,但在紐約街頭沒發現金髮女郎染黑髮,然而,幾年前我回廣州,在街上還未走上半個鐘,就發現十幾個中國女子染黃髮。有人會說,這也是交流嘛,為什麼不可以。不是不可以,而是自己的一種心態。不是說外國的都非學不可。染得頭髮是不是也想改膚色,美國的確有位黑人歌星把自己變成白的。不過,有些東西是誰學誰也說不清呢,就拿現在男士穿的西服來說,究竟源於何處還待研究。

 

唐代的文化交流很頻繁,甚至有“唐人大有胡氣”一說。為什麼他們不存在怕給人融了去的顧慮,我們的祖先民族自信心很強。有泱泱大國的風度。不要以為自己什麼都不好。明明滿族文化留下的旗袍,端莊美麗,就是現在中國自己設計的服裝,也大方得體且有自己的特色,這又何必盲目地學外國人的打扮;明明中國的飲食文化幾乎可稱世界之冠,為什麼愛吃人家早把它當成垃圾食物的東西。

 

年輕一代心理素質跟成熟了的一代的誘導有很大的關係。拿性文化來說吧。西方是性開放的國家。未婚媽媽的人隨年齡遞減而增加。而國內的處女數字之遞減又不可輕視。作為文藝工作者應加以正確誘導。可現在就有專寫“一夜情”的作品。國內竟有這樣的事發生:一個讀者在看寫性的小說(暢銷書)時,把從他身邊走過的表妹強奸了。對性的描寫居然搬到紐約的林肯中心劇院的舞台上了。張藝謀導演的《秦始皇》,有一場戲是這樣的:舞台上只有一張大床,床上睡著穿白紗睡衣的一對男女,那是秦國公主與情人在交媾,其動作十分誇張,生怕觀眾不知道這對男女在幹什麼。公主的性衝動讓她一躍而起,這樣就治好了她的癱瘓症。看到這裡我不敢開聲罵,因為劇場靜得如無人地帶。我在心裡罵道:不知廉恥。你可知道“周公之禮”,你為什不在售票處貼上一個“兒童不宜”的告示?為什麼不叫醫院關門就讓你來治病好了?

 

我曾為這樣的不分青紅皂白地學西方甚至還帶媚俗的傾向不滿和憂慮,最近看 CCTV4又使我有了信心。那是中國著名哲學家任繼愈說的: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不怕被人融了過去。記者問他為什麼這樣自信,他叫記者看看歷史。並預言中國二三十年後將出現一個文化高潮。文化上的不良現象,如以前的蘇化和現在有人想搞的歐化,都是支流。中華文化主流是好的。

 

(二)從歷史看中華文化

 

遵照任老教導不妨看看歷史。先要看看中華文化產生並賴以生存的地理環境。中國位於東亞大陸,東南面對太平洋,北、西北在歐亞大陸中心。土地遼闊。便於回旋縱橫。生態環境好,便於代代生息。而“右高原、左大海”的“大陸――海岸型”的結構,讓中國自成系統,少受外界干預,有利於民族文化的一脈相承,但地理環境加上科技不發達和政治制度關係,又長期陷於閉關自守狀態。

 

地理環境有異,讓南北、東西的經濟發展不同而影響到文化不同。呈現了文化多元化的現象。

 

從地理環境來看經濟上大體分為農耕區與畜牧區。前者經濟發達,因為是農耕要求穩定;後者經濟落後,因為善游牧,以武力擴充自己的領地。於是,歷代以漢文化為主的王朝和外族入侵之爭就演繹了中國漫長的古代史。其中,各民族不同文化得以交流。如戰國時有趙武王的“胡服騎射”、漢朝的“絲綢之路”、“昭君出塞”、唐朝的“玄奘取經”“文成公主進藏”、明朝的“鄭和下西洋”等,至於民間的沒有史載的例子更數不勝數。

 

綜觀中國古代史,幾千年戰爭不斷。從今天的角度來看,打來打去都是自己兄弟關起門來打。但以漢族為中心的觀點來看,就把元清當作亡國了。元朝把亡了國的漢人貶到第三位(蒙古人第一、色目人第二、漢人第三、南人第四)。結果如何,蒙古族統治的中國又被漢人統治的中國取代了,蒙古族與中華民族融合了,成為中華民族的一個少數民族。

 

滿族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後,為鞏固其統治,定國策為“滿洲根本”“漢滿一家”。

 

清皇朝從官職、議政等規定滿人的特殊地位,如滿人任六品以上官職,各地駐防將領非滿人莫屬,早期還將滿漢劃分不同的居住地區不准通婚,後來才取消這些規定。政治上保證滿人的地位,滿清統治者深知:要保住滿族必須保住滿文化。於是規定“國語騎射”,要滿人的後代講滿語用滿文,善騎馬射擊。於是皇家少不了狩獵這一課,這是游牧民族特有的生活習慣也是他們的文化。你保持民族文化無可厚非,但不應以此來欺凌其他民族,不要把一個民族凌駕於別的民族之上。可他們就大搞文字獄,殺死成千個漢族的知識分子。儘管統治者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結果如何。一次考試統計數字是一個最大的諷刺。

 

據文獻記載,道光年間考滿人官員(侍郎以下至五品京官),主要考查掌握滿文程度,據說有半數以上“下不了筆”。而我們知道康熙、乾隆善漢族的書法詩詞,我們不會忘記《康熙字典》、《四庫全書》是清朝編撰的。

 

    滿清王朝結束之前,滿文化還不能佔統治地位,仍是自古留下的演變了幾千年的以漢唐文化為中心的中華文化主導著,直到如今,世界掀起的“漢語熱”不叫“滿語熱”、“中語熱”,詞典有《古今漢語詞典》、北京舉辦詩賽為“全球漢詩賽”、中文系的課程有《現代漢語》、《古漢語》。海外中國人居住的地方,叫“唐人街”,可見漢唐文化根深蒂固。國學大師文懷沙這樣指出:“宋朝以前最偉大的是漢唐文化,影響很大。漢唐文化也是日本文化的基礎。沒有漢唐文化就沒有現在的日本文化。”

 

從元清的歷史不可以看出中國傳統文化的力量麼,怕誰融了去?滿族統治中國267年,也有過盛世之時。可漢唐文化被滿文化融了去麼?沒有!是滿文化與漢唐文化互補,共同在中華文化的旗幟下成長。

 

(三)抵抗文化侵略

 

中華文化有巨大的威力,它是幾千年的文化的積累,經得起歷史考驗的。雖然,洋文化進來了,但中華文化仍在不斷革新發展。五四新文化運動讓中國傳統文化適應新的形勢。

 

侵略者往往在武力霸佔別國領土的同時,又想在文化上消滅他們。如抗日戰爭時期,日本鬼子佔了大半個中國,那時逼我們學日文。在戒嚴時,還抓我出去讀日文,讀不出的就被打到滿臉血。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這刺刀下的考試。

 

大家都很熟悉的法國著名作家都德(1840-1897)的短篇小說《最後的一課》,講的是在普法戰爭期間小弗朗士家鄉,阿邁爾先生上最後一課,村民們都懷著沉重的心情旁聽。這一課之後,他們就無法用法文上課了。這說明侵略者總是要用文化來達到滅種的目的。燦爛的法蘭西文化與中華文化並不是侵略者要滅就滅得了的。不過,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侵略者共同伎倆。

 

被英帝國主義統治過這麼久的香港,中華文化仍存在。在忠揚的《百歲滄桑的文化投影》一文中指出:“殖民文化絕不培養敢於推動社會改革、獨立自主的精英人才,而是以其‘英式特色’豢養出一個在其法治的規限下俯首貼耳、唯‘祖家命官’言行是從的‘高等華人’文官階層”。這些人數典忘祖。“殖民文化只重技能而輕人文,它不需要民眾具有傳統人文的豐厚沉澱,更不需要有‘憂國憂民’的情懷。”“殖民者最需要的是一池散而不聚,攏而不寧,迎風蕩漾,隨波逐流的‘無根浮萍’。”

 

這樣的殖民文化腐蝕深矣,直到香港回歸後近十年的今天,“仍然有為數不少的人在民族感情、國家認同和文化認知等方面沒有回歸,”“究其實質,是在於他們以過去殖民教化而形成的準則看待回歸後的一切。”

 

忠揚這篇文章,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文化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何其重要。當初英殖民主義者進行的奴化教育,就想培養中國面孔的洋鬼子。不過,忠揚又指出“中華民族的根基並沒有在香港完全斷絕”,現在香港華文文學的發展,正說明這一點。

 

而當今的台獨分子,也仿效英女皇這一套。不但自己認賊作父,還要子孫成孬種。在文化教育中先來一個去中國化篡改歷史。他們深知:“欲要亡其國,必先滅其史”。

 

李登輝、陳水扁之流是中國人還這樣抹煞歷史,看看人家老外卻持怎樣的態度。美國作家Daniel  Barenblatt在大學畢業後花了十年的時間收集資料,先後三次到中國採訪,寫下揭露日本731 部隊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的著作:《A PLAGUE UPON HUMANITY》。猶太裔教授Arthur Flug因“詢問在校的華裔學生是否知道南京大屠殺,結果沒有一個年輕人知道”而辦展覽:“浩劫史料中心展覽”(南京大屠殺展覽)。

 

   中華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不是中國人的這兩位知識分子尚且如此重視中國歷史,那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更應責無旁貸。

 

(四)珍惜中華文化的精華

 

既要重視中華文化,那應怎樣看它?中國歷來主張“禮”“樂”。“禮”“樂”應是中華文明的精華所在。《樂記》云:“樂也者,動於內者也;禮也者,動於外者也。”一切禮儀音樂只是它的外在表現形式。自古以來,“禮”為外在之規範即社會秩序、道德規範、禮儀守則等。“樂”為內在之和樂,即指人內在的情志之舒導,使之正音和諧,人與自然界、人與人、人與物等和諧得像中國八音譜出來的韶樂。孔子云:“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移風易俗莫善於樂。”(《樂論》)可見“禮”“樂”在“修心、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作用。

 

這周公的“制禮作樂”對中華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我們不要以為一提起中華文化就要老古董那套。老的一套有用的就繼承,否則就棄之。如叔孫通為漢高祖在制定謁見天子的國禮,自此見皇帝要三呼萬歲,這是為封建皇朝服務的。這些對個人呼萬歲的禮儀,早應廢除之。

 

民族高尚的道德觀念,炎黃子孫會固守的。如梁啟超提出清華大學以“厚德載物,自強不息” 為校訓,就是明證。

 

故此,說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要看它的精髓。那就是要營造社會良好秩序、高尚的道德規範以及尋求和諧的人的心態等,這都是歷來中華文化所倡導的。這自古至今不但沒消退反而越來越強化了。中華文化不但沒被別國文化所吞沒而且還走出國門。

 

我們記住清華大學彭林教授在演講時所說的那句話:“無科技不足以強國,無文化則足以亡種。”他舉例為證:契丹當初是一個強大的國家,後來沒有固守自己的文化,這個民族就不存在了。這個歷史教訓是沉重的。

 

作為炎黃子孫要以固守和發展中華文化為己任。在海外,那些致力於中華文化發展的有識之士,不少人默默無聞自己掏腰包來經營華文園地,不為名利,他們在海外結出的碩果將進一步充實中華文化。過去、現在,中華文化沒被融了;將來也不會,關鍵在於我們怎樣捍衛它、建設它。

 

✽ ✽ ✽

西服源於何處――最近在黃河邊上出土的唐代的四頭銅牛,身旁都有看牛的銅人,三人不是穿漢服的。第四個說是漢人了,可他穿的是大反領,其狀如當今的西服。

周公之禮――西周初期婚俗很亂,天子周公制禮教民,定婚儀七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敦倫。為更好的解析,講到敦倫(夫婦房事)時,周公用把切開的葫蘆瓢再合之為例。於是就有葫蘆瓢掛新房以示子孫滿堂之意。孔子重修禮典時去此項。後為尊民意,把葫蘆瓢入《禮書》,稱為“合巹”,周公之禮為夫婦同房之雅稱。

八音――(指八種樂器發出之音:金、石、土、木、竹、絲、匏、革)

韶樂――“虞舜樂也”。傳舜帝於韶山被苗民困,帝命人奏“韶樂”,引來鳳凰來儀百鳥和鳴,苗民受感化而歌之舞之。有孔子聞“韶樂”“三日不知肉味”一說。   

 

                  (2007.2.25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