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寧路上舊書香

青衿累葉的無錫許氏文學世家

( 許氏家史 )  2020.9.10

https://ppfocus.com/hk/0/cu34d9009.html

     

政治終乃一時而短暫,文化之興衰,始長遠而更根本。 -- 許倬雲

 

   

崇寧路在無錫都市中心,觸目高樓林立,入夜則燈火璀璨,一片繁華景象。然而,君知否,解放初,這裡還是一條河,名曰「六箭河」,當中一座「斜橋」,橋之東為「小河上」,橋之西稱「大河上」。這大、小河上乃是明清時期無錫城裡人文淵蔽的「寸金地」

,舊城中秦、孫、王、侯、許諸望族世代聚居之地,雅緻考究的宅第鱗次櫛比,瀰漫著濃郁的文化氣息。

昔日,小河上隔河為鄰有四個姓許的世家;既翕堂許氏,乾隆年間才從福建長樂遷徙過來,現今蜚聲海內外的史學家、臺灣中研院院士、匹茨堡大學教授許倬雲先生即其後人

。寶善堂、繼善堂為錫山許氏,是清代藏書家、文獻學家許仲堪後裔的兩處宅第。另一處是康熙十八年自安徽歙縣遷入,即清末首任駐意大利欽差大臣許珏(靜山)先生家。四宅許氏,同為唐睢陽太守許遠後人,他們的家譜詳載,代代都是讀書人,青衿累葉,源遠流長,故事何其多也!

 

 

一、千尋之木百世之澤:家世淵源

 

    「錫山許氏」祖籍河南靈寶,漢唐已為官京都,靖康之難,宋室南渡,北方漢族士大夫隨高宗大規模南遷,吾族這一支先至安徽,又轉泰州,最後落籍無錫南鄉方湖鶴溪。

許氏修譜甚早,惜晉唐譜牒俱已亡佚,今所存者,惟北宋學者王安石熙寧元年所撰《許氏世譜》,追根溯源,考據精確,清楚記載了許據這一支從東漢到其北宋後人泰州海陵縣主簿許平的世系及事跡。元人陳高嘗言:「近世家乘族譜之作,往往夤緣攀附,忘其先而冒其祖,吾其敢盡信乎?」這是對譜錄偽濫之弊的中肯批判。但錫山許氏族譜既明載始祖許旦是許平之孫、進士許琳之子,且從高郵遷徙而來,那麼托賴王安石和歐陽修的文章譜敘,我們的世系從漢魏許據起,就是代代有據的了。許據第十七世孫許遠,字令威,唐天寶初進士,安史之亂中與張巡同守城池,食盡,「煮茶紙以食猶堅守」,城陷被執,不屈而死。然而此役保障了江淮,使南方免卻戰亂之苦,大唐王朝因此得以延續百五十年

,故嗣後朝廷屢有封贈,追念勛烈。史載,僅無錫一地,四九年前還有數處廟宇祭祀他,豪傑之士,百世俎豆。

唐亡,許遠後人許儒「不義朱梁,自雍州入於江南」,儒生稠,稠生規,規生遂、逖

、迥三子。這個家族頗多故事。逖有子五人:恂,恢,怡,元,平,俱各為官當時。八十年代初,儀征化纖廠破土動工,1983年五月在曹山鄉永豐大隊林業隊發現兩座宋墓,其一為許元之子許宗孟之墓,出土墓誌銘曰:「君諱宗孟,字世京,姓許氏,世為宣州宣城人。曾大父規,贈大理評事。大父逖,尚書司封員外郎,贈禮部伺郎。父元,工部郎中,天章閣待制,贈左正議大夫。」銘文由許元女婿滕希雅(滕子京之四公子)撰寫,墓誌銘對逝者世系的敘述應是確切無疑的,與歐陽修、王安石的記載,均相一致。王安石、歐陽修熟悉交往的許元、許平,正是這一支許氏子弟。

 

   

    有文獻為證,同時期著名文人王安石、歐陽修、梅堯臣,范仲淹等與許氏兄弟許元(字子春,慶曆名臣,任江浙荊淮制置發運使,官至工部郎中天章閣待制,中國「定額」的首創者。)等交誼深厚,彼此詩文唱和。王安石為這一支許氏寫《許氏世譜敘》,及許平歿,又親撰《泰州海陵縣主簿許君墓誌銘》。范仲淹的一篇《岳陽樓記》膾灸人口,廣為後世傳頌,知識分子當以天下為己任,「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種高尚情操對國人影響甚大,而許元與重修岳陽樓的滕子京乃兒女親家,卻不為人知,但這是確鑿無疑的史實,有歐陽修《許元傳》及范仲淹《宋滕子京墓誌銘》所述世系為證。

許平生子許琳,許琳之子許旦(許據廿六世孫)宋末自高郵遷錫,居開化鄉(現屬濱湖區)之方湖,敕封承事郎,後因孫貴,誥贈通政大夫、太常寺少卿。子一,名敦,字希道,號修吾,為鄉里宿儒,精於禮樂,因其出生於無錫,被尊為錫山許氏一世祖。敦子四:德之、徹之、御之、衍之。長女嫁同邑尤輝,與長子德之同年舉進士。錫山許氏的先世,自漢魏以至宋末遷徙無錫,均清楚載於史籍。  

 

 

 

    許德之(10761142)原名煥,字振叔,宋紹聖元年(1094)進士,曾任揚州法曹,宋末「維揚四傑」之一,擢司封郎中,遷太常寺少卿,以顯謨閣學士知婺州。兄弟子侄,皆登科第,一門四進士。所居方湖鶴溪,因德之公宋宣和五年親撰的一篇《許舍記》,從此改名為「許舍」,無錫人稱「許舍里」。這裡的山,也被稱為許舍山。今無錫南郊的西林大浮村,從前一直叫許墓,即許德之墳塋所在,無錫「四大始祖墳」之一,民國十六年合族捐資重修,然毀於文革。許氏遷錫九百多年,傳承有序,譜系彰彰可考,這一支出了廿五位進士,四十七位舉人。

    先祖許仲堪是遷錫許氏廿四世孫,家譜記載:這一脈第十六世於明成化年間從方湖許舍搬到無錫城內夾城裡,「康熙庚寅八月十六日自夾城徙居談渡橋緣雪巷」,「乾隆癸未徙居南城門水曲巷北首」,後居南門南市橋。宣統年間,在東門小河上(今崇寧路)置地造屋,府第典雅,遂與「少宰第」孫狀元家、帝師秦家、王家諸大宅為鄰。另一房子孫道光廿七年已析居河對岸的東河頭巷。

仲堪高祖明輔,字瑞卿,例贈修職佐郎。生萬曆四十四年,卒順治十七年。曾祖許漣「業儒」,祖父許椿,父親許卓然,均為國子監太學生。卓然,字修來,號蒙齋,藏書家

,精於學問,「貤贈修職郎」,生康熙五十年,卒乾隆卅七年。

 

二、種學樓,錫邑第一的萬卷藏書樓

 

    許漣一脈素為讀書人家,三世單傳,到其孫許卓然時,家已積古籍善本萬餘卷,「仿劉歆《七略》之目」,在宅內造樓藏書,名曰「種學樓」。史稱卓然「先生破千金之橐,羅致萬卷而隱於其中。邑中老師宿儒遇大典故及奇難字,必質疑於先生,先生隨口指示,各解頤去。」卓然先生自是無錫城裡一流的學者。

此時的許家人丁興旺,卓然有六個兒子:庭堅、仲堪、建封、地典、坦之、光陛,個個專心治學,精研學問。舊時,作為知識的載體,書籍象徵著財富與地位,乾嘉時的這一脈許氏,家境殷實,已蔚為城中大家。對如此豐富的藏書,卓然先生是這樣教導兒子們的的:「汝曹識乃父之志乎?種榖買田,種菜買園,汝曹筋力脆弱不任事,兄弟又多,以千金置田園,析箸添灶,日形不足,且上農之力食九人,無以康濟一世。今以‘七略’遺汝曹,避風雨,免徭役,不患脆弱,各以腹笥貯之,而公產自在,不病分析,開不竭之倉,饋貧餉乏,則康濟一世而無難。閔子馬曰‘學,殖也,不殖將落。’《禮》曰‘陳義以種

,講學以耨。’汝曹師古人意,耕之欲深,培之欲固,壅之欲厚,無搖其根,無傷其心,無助其長而忘其芸,及時而播之,成熟而收斂之。此則吾‘種學’之旨,而即汝曹世守之田園也。」為兒孫深謀遠慮,視藏書、讀書、治學為萬年根本之計。

    庭堅、仲堪、建封諸公子「感泣受命」,領會也深,父親去後,他們兢兢業業,更加努力。累世財力加之四代藏書的眼力,史稱:「四方書賈挾善本至錫,必歸許氏」。許氏藏書在清代中葉的無錫首屈一指,名流碩彥,競相交攀。

 

 

書非藏之難,是守之難,讀之難。那時有的巨室大家,藏書充棟,子孫束之高閣,塵封日積,僅飽蠹魚之腹,充饑鼠之腸者,比比皆是。敗家子甚至成捆出售轉讓,以償淫樂之資。庭堅兄弟有鑒於此,錄唐人杜暹之言:「清俸寫來手自校,子孫讀之知聖教,鬻及借人為不孝。」高懸書樓,以為傳世家訓。校勘研究,培養子孫為第一大事,種學樓的書

,不准出售或借人,否則就是不孝,對不起祖宗。將藏書事業做到無錫第一,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無錫人以「善承父志」讚譽他們,洵為至論也。

 

三、雪泥鴻爪 -- 從史籍看許氏藏書及成就

 

    居移氣,養移性,身出這樣的詩文禮樂之家,許氏兄弟個個是出類拔萃的文人雅士。老大許庭堅,字麟石,恩貢生。為人怡雅簡夷,與物無競。無論寒暑,日夕沉潛學問中,「詩古文辭,一以昌黎為宗。時文則法戚蘧庵、王牆東,鉥目劌心,不驚人不已。」「吐屬舊,妙似魏晉間人,」夫人是山東陵縣知縣、進士施立亭的獨生女,一生夫婦唱和。庭堅著作等身,但落拓不自收拾,散軼過半。其存者,《捶琴閣集》,《忍古齋稿》,《吳門記遊》,《錫山畫苑》,《梁溪誌異》,《古今文稿》各若干卷。

庭堅又以筆墨丹青名重當時,「畫得董、巨神髓,人皆珍藏之。」他的山水畫與鮑汀

、俞瑅並稱於時,曾與名畫家、姻親鄒一桂合作字畫。今《中國藝術家人名辭典》裡,列有他的條目,近年還偶見其畫作在民間拍賣行出現。

 

老二許仲堪,字美尊,別字眉岑,太學生。「自六經子史,旁及九流百家,靡不窺究

。詩文以氣勝,伸紙染翰,疾若風雨,下筆數千言,不屑點竄,時出緒餘,習繪事,摹古篆刻,無弗工以神者。」著有:《種學樓詩》、《放翁詩註》、《宋詩寸錦》、《本朝詠物詩》、《螺蛤集》、《讀書分類隨錄》、《印史會要》、《雕蟲館印譜》,及《雜譜》四卷。夫人身出名門,乃鴻山楊氏,是國學生楊效溥之女,仲堪先生中年後絕意科舉,不問生產,閉門讀書治學。楊氏掌管內外,總理一切,使這個食指浩繁的家,「五十年隆盛如昔」,保證了子弟們心不旁騖,專心讀書求學。  

學界都說宋詩難註,莫過於蘇軾、陸游二家,而陸詩尤為難註。仲堪極富才學,他對於陸詩從無人註解,很是感嘆,「慨然引以自任」,在晚歲閉門讀書養病之時,取出陸游的《劍南詩稿》八十五卷,彙萃決擇,選取佳作為家塾課本,一一證明其出處而疏通其意類,編成《陸詩選註》一部。又編陸游年譜一卷,力求做到「言與時合,事與地副」。他的編著,字字須有來歷,一字不妥,甚至連日求索,非得精當而後已。昔日陸游評宋代施元之(曾任官司諫)註蘇東坡詩道:「司諫公以絕識博學名天下,用功深,歷歲久,」仲堪認為他的《陸詩選註》對此已「無憾於東坡之意」了。這兩部工程浩大的書,使病中的他「精血耗倦」。他的摯友周鎬為他寫了《陸詩選註序》,序中說:「施司諫註蘇東坡詩

,是靠了友人顧景繁之助,又得其子施宿後續之力才得以完成。而一部《陸詩選註》外加年譜一卷,卻是有病之身的仲堪以一人之力完成的啊!且生在數百年後之人,來揣摩古人之心,其難更百倍於施氏。」接著作者寫道「發嚆矢之先聲,導濫觴之始波,美尊(仲堪

)之意,於是乎在繼長增高,以俟能者。後之君子,當共諒焉。」周鎬對《陸詩選註》推崇備至。

 

許仲堪無疑是宋以來陸游詩註第一人。施氏父子的蘇詩註本以其繁徵博引,詮解詳備

,稱譽士林。而以仲堪之學,其註陸詩亦定然堂廡深廣,萬分遺憾的是兵火燹焚,這兩部家藏文稿未見付梓版行流傳下來,否則仲堪先生當與編選《唐詩三百首》的同鄉「蘅塘退士」孫洙一樣有名,世事難料,思則悵然。

 

 

    老三許建封,字桐叔,太學生。「專肆力於六經諸子,證墜辯妄。有鄭樵范諤昌之遺體。」為人沖和而堅確,於世無忤,「性習靜,有潔癖,繩床棐几位置,彝鼎、茗椀、觚勺之屬,必清必整。好樹藝,佳木異卉,羅列階除,花時灑掃。閑軒抽架上宋元明諸公卷軸,焚香展玩,興至,酌酒詠詩以為樂……平生好古求是,不近名譽。著有《咍奤集》、《已幸稿》二書。」

    老四許地典:卓然四子,字司大,自號竹香,別號紅鵝主人,邑庠生。「年十七,以文授知郡侯潘峩溪先生,擢置第二。越一載,與仲兄同補博士弟子員。性英敏疏朗,自喜好讀書,尤好獵說部言。家故富藏本,取前代裨野經志傳記,涵濡其間,翰墨名畫及狗彘草木、祥眚艷異,苟有益於世,橫豎鉤貫,手口弗倦。」「工為書,得平原、渤海遺意。詩極淡夷。所著《竹香稿》一卷,《志異新編》若干卷,《芝蒫雜錄》一卷。」

    老五許坦之,字履吉,國學生。人以「書痴」目之。幼聰穎,涉獵輒能記誦。內敏外疎,灑落自任,平日潛心博覽兄長們的著述,識微見遠,眾兄長都嘆以為不及。

    老六光陛,字覲陽,號秋湖,太學生,與太學生、鹽提舉銜顧鴻逵(顧毓琇先生之祖上)為兒女親家,直至民國,這一房書香亦很足。

卓然先生之孫、仲堪長子許鏞「少穎敏,善讀書,眉岑公愛之……朝夕唫誦,寒暑無虛日。未十歲,已盡讀四書、五經、《史》、《漢》、八家文選諸書。人以為眉岑公有子

,公亦未嘗不以遠到期之也。髫年應童子試,屢前列不售……家有種學樓,積書萬餘卷,蒙齋公手澤也,君悉意研究,靡所不窺。故其文淹雅貫通,為近今罕覯。歲己未,受知邑宰姚半塘先生。姚故知名士,不輕許可人者,一見以國士目之,拔取冠軍,是歲遂遊庠。

父親歿後,弟兄們將家事都委托給老二仲堪,潛心讀書攻舉業,真可謂「一家機杼,同織文章」。而仲堪素來勤儉,絲粟俱有節制。眾人則推腴就瘠,不區厚薄,同居數十年

,食指百計,相處極為融洽。這樣的日事治學,獨善己身的家族,卻每「遇大義力任不辭

」;乾隆五十年,江南大旱,赤地千里,太湖湖底朝天,災民流離失所,慘不可言。許氏兄弟由老二仲堪出面,出谷平糶,又捐資助賑,饑民存活無數。地方官吏上報朝廷時,庭堅、仲堪兄弟相互推讓,後以仲堪名應,「再辭不獲,奉恩詔給予州佐,授登仕佐郎。」

 

四、清香原不要人知 - 當時及後人之評說

 

    清代除了官辦書院,對「敦崇實學」的私塾義學的設立也予以鼓勵。因之,錫地望族都普遍建有義學、私塾,以為振興家族、培養人才之途徑。許氏私塾即其中之一,歷官漳州、衢州知府的清代賢吏、著名學者周鎬就是從許氏家塾中走出來的。他自幼與許卓然的兒子們同窗共讀,手足情深,後與許仲堪結為兒女親家,中舉後還曾數年授徒許氏家塾。其所著《犢山類稿》記載了不少與許家有關的詩文、傳記,使我們今天猶能窺見許氏之學及諸多有關他們的情況。其庭堅傳曰:

    「余束髮負笈許氏家塾。昆季皆秀髮穎異,而君與美尊,尤為秀出。詩文之會,美尊風發泉湧,輒先脫稿,君則寂坐凝神如入禪定。及其成也,縋幽鑿險,迥異恆蹊。嘗謂君昆季之文如闘水火,相勝而各不相借。余觀摩其間,兼收而並取焉。至今稍識文義者,君與美尊力也。」周鎬對許氏兄弟的人品學問十分讚賞,得益良多,舊誼至死不渝。

    錢鍾書先生所著《談藝錄》頗關注許仲堪,其述如下:

葉潤臣《橋西雜記》云:「嵇承咸《梁溪書畫徵》,言其鄉許眉岑仲堪註放翁詩甚詳

,未版行。不知存否。許與鮑若洲汀友善,乾嘉時人」云云。余就傅以來,居無錫日少;復遭亂離,名雖故土,實等互鄉……

清末民初著名藏書家葉昌熾彙藏書家於一編的名著《藏書紀事詩》第264詩為:「浦見龍起潛,許仲堪眉岑」,註釋云:「其鄉許氏富藏書。有許眉岑仲堪者,註放翁詩甚詳

。眉岑與鮑若洲汀交善,乾隆、嘉慶間人也。」仲堪乃乾隆時人,錫山許氏宗譜載,君生乾隆十年,卒乾隆五十九年,未入嘉慶朝也,葉先生未作詳考,今筆者為之補課,呵呵。

讀過《清代散文名篇集粹》的,都知道《山中與鮑若洲書》。仲堪先生與鮑若洲交善

,當屬氣味相投。許氏家富藏書,弟兄皆以學問聞於世,「餘技旁及繪事篆刻,以故知名之士咸集其門。」

 

 

  

    無錫地方誌載: 

許庭堅:字次谷,麟石,無錫人。嘉慶四年恩貢。父卓然,藏書萬卷,庭堅枕葄其中

。詩文縋幽鑿險,迥異恆蹊,工山水,秀逸天成。著有《忍古齋詩文集》。

    許仲堪:字美尊,別字眉岑,清無錫人,諸生。家有藏書萬餘卷,日事研究。發為詩文,涉筆而就。所著有《種學樓詩》、《放翁詩註》、《宋詩寸錦》、《本朝詠物詩》、《螺蛤集》、《讀書分類隨錄》、《印史會要》、《雕蟲館印譜》、《雑譜》四卷。

在吳晗所著《江浙藏書家史略》及近年出版的《文獻家通考》中,均有許仲堪、許庭堅之名,並介紹其藏書樓:種學樓,忍古齋。然而作者均不諳庭堅、仲堪乃嫡親昆仲,且庭堅為長。當時人評無錫藏書家謂:「吾錫藏書家推許氏,邑中往往稱三許云。」這「三許」就是庭堅、仲堪、建封三兄弟。庭堅、建封曾參與其師劉執玉選編的《國朝六家詩鈔

, 留響至今。此書由鄒一桂、沈德潛作序,乾隆卅二年出版,現存國內外多處公家圖書館。鄒、沈皆進士出身,均高壽,以文才得乾隆皇帝賞識,一時文壇獨步,領袖群倫。

有清三百年,明輔這一脈,代代都是太學生,國學生,恩增生,恩貢生……書香門第

,名不虛傳,他們也都不忘自己是許舍里人,許庭堅常用的一方藏書章就是「許舍山人」

,慎終追遠,不忘其根本。

科舉時代,讀書人當然要追求功名,然文章在命不在才,許氏兄弟雖才學出眾俱為諸生、太學生,卻都因科舉勞形而早逝,始終功名不就。一個個身後傳記,均出名家手筆,讀來低迴,也真實反映了一個時代:

    「如君之才,可以大顯於世,而顧十困省試,庚子科僅一膺房薦,而卒不遇,人亦莫有窺其蘊者。履吉死,君益多病,進取之志頓衰。遂鍵關著書,絕意貢舉。」青雲無路,仲堪先生中年後遂絕意仕進,志在學問。

    建封「素贏,中歲得疾而讀書益力。卒年五十一。」

    地典「殊不屑事場屋,而舉業師日以此督之。燈昏擲卷,中夜彷徨,輒悲憤謂‘大丈夫務為不朽盛事。華盛時榮名不立,耄矣無能為也。’悵然者久之……既籍名諸生,戊子歲應京陵試,道出江上,以疾歸,尋卒。」鄙薄功名,然終為之折,年僅十九。

坦之「年過三十,猶局蹐童子科,庚戌春,以病不能赴試,甚怏怏疾亟。時又舉一女

,家人故秘之,以男告,君躍起大笑,命治賓筵,作湯餅會。後詢得實,乃長嘆不言,數日而瞑。」年方三十三歲,尚在青年,時人惋惜他的學識品誼,傷其早逝。

    到了卓然先生的孫輩,仍舉業無望,時人視為「其文淹雅貫通,為近今罕覯」的仲堪長子許鏞,邑庠生,被教師、名士姚半塘目為「國士」,然三次落榜,「省試不售」。「君自傷」,嘉慶十一年秋「竟以疾卒」,卒僅三十四歲。

直到光緒二十年,七世治學之家,方有庭堅四世孫許士熊中舉,名登科甲。科舉害人

,在在令人惋惜。時至今日,中國考試制度之利弊,仍令人深思。

 

五、庚申之亂後的書香綿延

 

咸豐十年太平軍攻佔無錫,以及同治二年清軍攻克無錫,都打得十分慘烈,一城瓦礫遍地,人亡三分之二。「東南處處有啼痕」,蘇南地區,路行二三十里,不見人煙。昔日溫飽之家,大半成為餓殍。從萬曆到道光,二百五十年間家計隆盛,藏書四代之久的許氏學統之鏈,經此巨變,從此環斷鏈失。從家譜看,「庚申之亂」中,子孫或「殺敵盡忠」

,或「殉髪匪難」,或「遷徙」別處,死難多人。庭堅兄弟六人,本來惟三家有後,長毛過後,大房許庭堅男丁獨存士熊,二房許仲堪只剩孫子毓清,小房許光陛家宅第燒毀……可謂創巨痛深。

    人既傷亡,書何以存?多少珍貴藏書,名人字畫,子孫世守數百年之物,毀於一旦。以一部《桐陰論畫》享譽天下的名畫家秦祖永先生在同治元年(1862)看到許家珍藏的一幅明代名臣楊繼盛的墨跡,感嘆道「是卷向藏同里許氏,余於十年前見之,不勝欽羨。許固饒於資,好藏書,多蓄名人舊跡,已二百年矣。滄桑後均已散失,是卷獨存……」嘆息殷殷。種學樓藏書除少量流入瞿氏鐵琴銅劍樓和張氏愛日精廬等處,大都散失。遺世獨存者,藏於中國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南京圖書館、香港以及日本等處,吉光片羽,彌足珍貴。

    藏書家往往也是校勘、鑒定高手。前向網上看到深圳拍賣一部先祖許庭堅收藏的「嚴秋水先生真跡」冊頁,上有庭堅公親筆題記和數方鈐印,其一藏書章尤為引人注意:「未必吾齋能世守,惟求此物得長存」,苦心孤詣,諄諄告誡子孫。然而,非後人不孝,世局紛爭,戰亂頻仍,更兼四十九年後無數政治運動,文物何得長存?崇寧路大量家藏歷代字畫、祖宗畫像,均毀於或失於文革,至此,許家文物盡化烏有。

許士熊,甲午舉人,留學英國,外交家,清末民初頗有名氣,管理留英、德、法三國學生事務,考察憲政大臣編譯,交通銀行稽查處坐辦兼調查銀行事宜,湖北候選道駐日本公使館額外參贊三等參贊、二等參贊,教育部秘書審計處審計員,政事堂參議,國務院參議,水利局副總裁,審計院副院長,外交委員會委員,參與過清末民初甚多重大歷史事件

。光緒廿八年翻譯出版很有影響的《歐洲各國變法史》,光緒卅三年譯英國高爾頓著《英國通典》。士熊子三,長子許坤,美國康奈爾大學機電系畢業,民國時北大教授,並任北平電車公司總工程師。八十多年來這一房定居北京,後人三分之二在美國。

士熊之女名許璘(號淑彬,曾任北京女師大附中法語、鋼琴教師),夫婿即科學家李四光先生(號仲揆,日本大阪高等工業學校及英國柏明罕大學畢業,由英國柏明罕大學例授理學博士,國立北京大學地質系主任,國立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所長,四九年後任地質部長,中科院副院長、全國科聯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其獨生女李林,一九四九年與同在英國留學的無錫人鄒承魯結婚。一門三院士,堪稱佳話。鄒、許兩家本是姻親

,承魯先生乃人工合成胰島素之首席科學家。

 

 

許仲堪後人於清末徙居鄉紳人家集中、素有「寸金地」之稱的小河上(今崇寧路)。直至一九四九年大陸易幟,這座宅第仍有清雅的書房,小橋流水的荷池花園,及舉目齋匾

、陳設精緻的廳堂;大廳高懸「寶善堂」,起坐間懸掛金匾「養心齋」,熠熠生輝,三進是黑底綠字的「靜觀自得」匾額,均出名人手筆。世守文化傳統,人文氛圍濃郁的家居環境,時時薰陶著家族後人,這正是文學世家的精神家園。

從家譜看,數百年來,娶進嫁出,許氏均與錫地名門望族聯姻:施氏、顧氏、秦氏、錢氏、過氏、華氏、孫氏、鄒氏、丁氏、楊氏、蔣氏、高氏、侯氏、胡氏、浦氏、尤氏、計氏……有的還是數代姻親。世家大族的姻婭聯絡,使得梁溪久享「文獻之邦」的美譽。

這個文化世家,清末卻出了個武官許嘉澍(字湛之),蓋因晚清政事腐敗,民族危機日深,中國的知識階層也不再墨守幾千年「唯有讀書高」的舊觀念,救亡圖存,富國強兵

,興起了留洋學軍事的熱潮。光緒廿八年,仲堪先生五世孫、十六歲的許嘉澍自備斧資,隨其恩師吳稚暉先生東渡日本。三年後畢業於東京振武學校。這期間曾發生轟動日中兩國的日本「成城學校事件」,是一場因駐日公使受命於清廷不肯為自費赴日報考軍校的「江浙九學生」簽署保函而引發的聲勢浩大的學潮。

    許嘉澍即九學生之一,他的入學擔保人是前期入學的章宗祥。與他同時留學的大都是後來民國時期或叱吒風雲,或名重一時的人物。

許嘉澍學成歸國,隨革命黨人趙聲先生赴粵,先任廣東武備學堂(黃埔軍校之前身)學生隊長,未久即被清政府授以新軍輜重營管帶,在清末西式的廣東新軍中乃屬翹楚人物

。宣統二年(一九一○年)正月,革命黨人發動庚戌新軍起義(孫中山第九次革命),四月,清廷下旨,指名捉拿他與其他六位清將,追究問責。一九一一辛亥之年,正在故鄉丁憂「守制」的許嘉澍與革命黨人秦毓鎏、錢基博等響應武昌革命,在無錫發動起義,眾人公推他為光復隊司令。民國成立,廿六歲的許嘉澍初為無錫巡警總局總巡官,後為民國無錫第一任警務長,參加過北伐戰爭,惜英年早逝。

筆者四閱寒暑,海內外搜集鉤沉,二○一一年春節稿成《清末留日學生許嘉澍先生傳略》,經中國社會科學院高山杉先生及臺灣大學林光美博士推薦,九月正式發表在臺灣《傳記文學》上。排版之際,八月廿四日,日中關係史專家、亞細亞大學教授容應萸先生(容閎先生侄孫女、亞細亞大學副校長)在日本東洋文庫發現並即刻傳來一份新史料;明治卅六年(一九○三年)四月卅日成城學校校長岡本則錄簽署蓋章的《清國自費學生許嘉澍學資收支結算表》及記錄著許嘉澍「歸國」二字的振武學校畢業生志願表,關東大地震中,振武學校史料損失極大,不意有此滄海遺珠。故人已杳,雪泥鴻爪,見則不勝滄桑歲月感。

 

 

                    辛卯季秋稿於南京東郊錦繡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