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舍尋根記

 

                        

許舍山,地處無錫西南,太湖之濱,在黿頭渚到吳塘門的連綿群山之中。這裡風景秀麗,歷史上出過許多著名人物,繁盛於宋末,當時此地聚居著許、尤、蔣、施四大姓氏,多少人文故事,流芳至今。歷代無錫邑誌,皆有許舍山和許舍的記載,清末《無錫金匱縣志》卷二「山水」一節如此敘述:「許舍山,在路耿(山)之南,群峰盤旋,結為深谷。宋待制蔣王皆,學士許德之,侍郎施坰,尚書尤袤,皆卜築其中。東有湯村嶺、窯窠嶺。

」交代很是明白。

          

今天,無錫許氏遍佈海內外,然而他們中有多少人清楚,他們大都是許德之的後代?筆者去歲方從無錫市圖書館得知,那裡存有自己的家譜《錫山許氏宗譜》,譜系明示,九百年中,像我們這樣走出方湖許舍的許氏後裔有151支人馬。自宋末到清季,許舍子孫中

,出過25位進士,47位舉人。靖康南渡,高宗偏安杭州,一時多少北方大族隨行,此為江南繼永嘉南渡後規模最大的漢族遷入。無錫此時也遷入了諸多大族,九百年來,錫地許氏蔚成名門望族。

 

         

                  

    先祖唐代睢陽太守許遠 (安史之亂中,商丘出了幾位英雄,他們是張巡、許遠、南霽雲和雷萬春,撐起了大唐王朝將要倒塌的江山,讓唐王朝又延續了150年。這幾位英雄歷來被人們景仰。)

 

    我,一個自小離錫的遊子,六十之年方知自己根之所在。我家是北宋進士許德之後裔,屬「方湖徒居夾城里」這一支,祖上在清代以前已從方湖許舍徒居無錫城內定居,「康熙庚寅八月十六日自夾城徙居談渡橋緣雪巷」,「乾隆癸未徙居南城門水曲巷」,在這裡連出許庭堅、許仲堪兩位兄弟藏書家、文獻學家,有藏書樓名曰「種學樓」,名重一時。「道光廿七年」,出一房「分居東河頭巷」,宣統年間我曾祖父分居小河上(今崇寧路)。鐘鳴鼎食,世代書香,到如今子孫分散國內外,淵源皆自許舍里,家譜明白記載,那是我千年的祖居地,先祖許庭堅的一方藏書鈐印就是「許舍山人」,慎終追遠,不忘其由來。                

许舍山人

許舍,遠離塵囂,目前仍是一方淨土。去年冬天,無錫的外甥曾陪我一路尋到雪浪山麓的許舍(錫人又稱許舍里),但見小鎮風景如詩如畫,有一段老街,一條山泉匯積、老樹蘸水的小河,夾岸甚多廢棄的屋宇房舍,人去樓空,庭院荒蕪,然猶在古樹庇蔭中。今朝殘垣斷壁處,向來一一是人家,不由人頓生滄桑感。無錫城裡,觸目高樓大廈,傳統民居幾乎「拆遷」殆盡,如何出城三十里許,還有這醉人的山居景象?像穿越了時空隧道,眼前分明是一處世外桃源,流連忘返許久。

 

    

    近聞許舍一帶也要開發了,繼江南大學在此落腳,政府機構也很快要一個個搬到許舍這風景絕佳的地方來了。懷著三峽惜別遊般的心情,五月十八日我再度來錫探望,並欲尋找始祖德之公的遺跡和民國年間合族出力重修過的許墓。

 

先訪太湖文化研究會,會長浦學坤先生特地推卻了別處的會議在那裡等我。從網上看

,這個民間組織正致力於無錫名人墓群的調查研究。剛剛完成了軍嶂山名人墓群的考查。包括「無錫四大始祖」墓——武肅王錢鏐的六世孫錢進由浙江遷錫的湖頭錢氏始祖;隨高宗南渡、定居方湖的無錫許氏始祖北宋名臣許德之墓;西沙王越祖無錫王氏始祖,以及北宋官吏陸實由紹興遷錫的陸氏始祖。使一批匿跡深山、鮮為人知的名人墓葬群重見天日,同時向社會提出並呼籲名墓的保護、利用問題。

 

    浦先生出生貧苦,好寫新詩,頗有文才,從一個普通農家子弟平步青雲,做到區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他說恢復名墓以及保護許舍風貌這類的努力,是不受當地以及政府歡迎的,妨礙他們的開發麼,還要有興趣、熱情、財力……先要找到許墓確切地址,設法立個碑,此類事也可請他們策劃,「但皇帝不差餓兵,是要費用的。」……從他們調查的資料看,許墓在大浮鄉西林村。我送浦先生一份國家圖書館藏先祖許庭堅先生乾隆五十年藏書題跋的複印件,浦回贈我好幾本書,他的頗有才氣的詩集《綠葉情節》以及他主編的《太湖文化研究》、《葛埭野史》等。辭別下樓,已四點過半。立即去找大浮許墓。

            

   

 

    經太湖大道,蠡湖大道,長廣溪濕地公園,緣溪路到西林社區,出城沿途都是新築馬路,兩邊的行道樹還裹著草繩,眼中所見,到處綠樹掩映的別墅建築,幾疑人在歐洲。無錫人有錢哦,遠郊也打造得如此誘人,這是其他城市艷羨不已的!

 

西林村社區辦公地是一棟粉紅色西式洋樓,靜悄悄的,人已下班,問路人,方尋至許姆村。我已打聽,此地舊名許墓,然鄉人素不喜此名,喚作許姆或許畝,解放後又改「西林」。聽說是後人來尋找許墓,村人皆圍攏來,一位望去七十開外的蔡姓老人相當熱情,說之前也有人來尋找過,「許大墳」是在這裡,現在村中間有只亭子,有口井的那地方就是,文革中墳墓被掘開過,「什麼也沒有」。看墳人叫王榮寶,已死了二三十年,其老妻朱月琴還在,九十多歲了,過橋第五家,問王坤錢娘就是。一位帶著迷彩帽的老太自願帶路,她說來了幾十年了,從未見過有墓。叩門許久,月琴老人始出,耳聾,很健,只是七搭八搭問不出什麼來,老得已記不清許墓在哪裡,還是這位帶路人清楚,她領我們去許墓

 

           

 

 

北向穿過一條撲鼻酸臭的小弄堂,眼前陡然開闊,躍入眼簾的是一座造型渾樸、綠色琉璃瓦覆頂的仿古六角亭,一大塊水泥曬場,亭內有口井,亭檐上刻著「甘醇泉」三字,老婦說一村人用水都靠它。亭畔林木蓊鬱,有一長花壇,叢叢月季盛開,綠樹紅花,很有點村裡小公園的模樣。北向是一排新樓房,相鄰幾間山石砌就的老房子,雖頹敗猶有可看

。亭子是新築的,一井仍是舊水源,墓在何處?答曰「只曉得許墓就在這裡,詳細位置就弄勿清了」。我想古墓應就在這片花壇或是腳下的水泥場下,鄉人舊俗是忌諱在人家墳頭上起屋,說要塌的。

 

家譜記載,許墓舊時佔地卅餘畝,後逐漸被人侵佔,1926年族人出面告官,始退還

,隨即合族募捐,費五月之工修墓、植樹、立碑,有許國鳳手書「許墓」二字之石刻墓門

。僅僅過去八十三年,居然一絲蹤跡全無?環視則暮靄沉沉,青山無語,悵悵然有失落感

。祖宗地下有知,其卅一世孫遠道而來,是喜是悲?心下仍很是懷疑究竟是否在此地。炊煙四起,天色將暗,趕緊拍幾張照留作紀念,心裡念著我還要再來。開車出去,沿途與好奇熱情的村人拱手作別。

 

    翻開隨身帶來的家譜複印件:「……始祖宋顯謨閣學士諱德之公,卜居縣屬開化鄉之方湖,築舍鶴溪,遂改為許舍,歿後葬於流福田,現稱為許墓,縣誌鄉誌彰彰可考……許墓在開化鄉廿七一圖周埭橋之旁。」

 

此地鄉人皆不知周埭橋,「廿七一圖」是什麼?更無人知曉。真是河圖洛書,今人難明矣。

 

 

人告附近華莊那裡有周潭橋,聽上去像是「周埭橋」。心有不甘,驅車前往,路過葛埭匆匆小食,到則天尚未黑。華莊亦一小鎮,頗繁榮,路問可有「許大墳」,人家皆搖頭

,一熱心者帶我們去找當地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先生。已是上燈時分,陸仕銀先生顫巍巍出堂在藤椅上落座,言談儒雅,娓娓道來,居然曉得「廿七一圖」這個舊稱,說過去分劃區域收錢糧,農人交了田賦完糧後,給一收據劵,圖內負責人謂「圖董」,還有保甲。這位老老是許舍山下堯歌里(舊稱窯窠嶺)人,說我應當去許舍里向陽大隊問問,那裡是從前的廿七二圖,廿七一圖定在近旁了。這可是鄉間宿儒活古董哦,再三道謝拜辭。外面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大約八點來鐘了,此刻回南京還是為此留宿無錫?這麼晚去不去許舍?略一沉思,決定馬上進山,畢其功於一役,弄個水落石出。

 

好在道路都已修好,外甥帶路,不一會兒就抵許舍。黑夜裡村頭有一小店燈火通明還在營業。上前問此地有否八十以上的老者,是否還有姓許的,門口有位壯漢聽明來由,告附近有位老者姓許,還曾修過譜……我不禁喜出望外。他指點我們「過橋,一座三層樓房

」就是。此樓上下亮著燈,偏是前門後門叫不開。村人說老人睡了,兒子不在,媳婦去跳舞了。聽我說特地從南京下來,一許姓村婦高聲喚來老人的孫子去請。

 

燈光雪亮的堂屋裡,嵌有紅彤彤的中堂,鄉間迎門大都如此佈置。滿頭白髮的許泉桂先生出來會見遠方客人,他說許舍裡有很多許氏後人,聞言心中大喜,這麼說許德之的後人中竟還有九百年始終沒有離開過老窩的!老人說他是廿九世,跟我祖父同輩呢,肅然起敬。他說這裡過去屬廿七二圖半,許墓確是在西林村,他們牽頭剛剛修過譜,不過相隔雖如此近,他卻沒去過許墓。聽我說去年來時有人告訴我此地早已沒有姓許的了,老人嗤之以鼻。聽到我祖父許嘉澍兄弟倆都曾參與八十三年前的最後一次修譜,他說在譜上看到過這名字,先生立即轉身入內,須臾捧出一部嶄新挺括的《許氏宗譜——許舍里 上宋巷》

,「送給你,以後你們修好了譜也送一本給我」……拜領,狂喜,感慨!此來我何曾想過會得到新修許氏家譜!歡談不盡,互留通信地址,他高大的孫子還給了我Email。頭十點鐘了,還得回南京,彼此互道珍重而別。

 

 

    跨出許宅,我長吁了一口氣,想不到有此收獲,今天不虛此行!

   

夜半到家。一路上開著車燈閱讀這部支譜。他們也是在無錫圖書館複印的。字很大。前列幾位高祖畫像和歷代皇室聖旨,岳飛題詞,黃山谷題詞,王安石寫的《許氏世譜》,許德之親撰的《許舍記》,許墓圖,還有國學大師許國鳳、許樾、許棫、許卓然、許同莘

、許同藺、許銘勳以及我祖父許嘉澍等八位許氏名人於民國十五年聯名給無錫縣政府的《公呈縣公署祖塋被佔請勒令遷讓以保名墓呈文》。續譜,千載事也,非國學功底很好的人不能當此重任,許舍修譜,幾位能人費時一年半,惟三人捐款,各捐一萬五。

 

仲堪後人許樹錚撰文 2009.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