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成功人士背後的故事/系列3

 

山窮水盡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官官相護

    振南在南越易幟時,剛好大學畢業,主修農、林、畜課程,只可惜事與願遺、沒法一展所長,而終日鬱鬱寡歡。父親一向經營蛋莊業,工作辛勞郤能將眾多弟妹撫育成人,眼看父親工作勞累,為著減輕老爸負擔,惟有暫時在家協助父親料理家業。但好景不常,最終因政府抽稅太重,負擔不起只好將生意結束,這次事件對振南來說是很大打擊。最終萌生遠走他鄉念頭,便向父親要求資助一筆投奔怒海旅費(相當於今天的四萬美元)。臨行時振南父親千叮萬囑謂;如若成功到達難民營後,一定要選擇定居澳洲。如今;回顧當年振南父親之囑咐,內心不禁佩服老父的睿智。

    振南可以說是早期來澳定居的印支難民,初來到這異國他鄉,在工廠覓得一份工作來維持生計。曾經利用週末時間到鄉間飼養鴨場,買進一些剛出生的鴨蛋回來,在家添置哺育機器加工,直到十七、八天鴨蛋成了形後;便拿去交付雜貨店代為出售,賣掉才付款。經過兩年時間作業,發覺這門生意沒有想像中那麼好做,利潤微乎其微,有時候還虧本呢,所以只好結束。

    一九八四年的振南已過而立之年,仍然是光棍一人。雖然在多年前曾經有過一段姻緣,但到了談婚論嫁階段時突然分手,只因對方提出過份要求,婚事告吹、分手收場。如今眼看周邊年齡相約朋友都已成家立室,不禁著急起來,因此透過婚姻仲介物色一位女友,並在同年年底完婚。

    我們這些印支難民當年選擇創業的行業並不多,通常離不開是;餐飲業或雜貨店。振南婚後不久便興起了創業念頭,一方面向各位妹妹籌集資金三萬元,加上自己三萬元共六萬,勉強可以經營一間細小雜貨店。之前振南對雜貨店業務是一無所知的。

    據悉最初在早上凌晨三時便駕車到蔬果市場購買蔬果,還時常給蔬果商人佔便宜,但久而久之便摸到了門路,經過了兩年的慘澹經營,終於發覺店舖太少、貨類品種不足,沒能吸引更多顧客到來幫襯。當其時剛好在附近有一較為大些店舖出租,振南趕緊落實裝修開設分店。當時很多人都認為振南這樣做是不理智,是跟自己的生意過不去嗎?但振南的見解却與眾不同,他解釋是、假如自己不開,別人也會開啟。

    又過了一年後,分店生意安定下來,便將先前的雜貨店出售,專心經營好新開設的那一間。默默耕耘整整五年,總算有些收穫,便思想到向其他領域發展。正好有數位朋友閒話家常時,有人提出在本區域收購大約二十間私人住宅,將其改建為購物中心,各人即興而就、馬上行動。

    這本來是一個千載難逢機會,但對於振南來說、就是惡夢的開始。這發展計劃共四人一同開發,從最初收購民居,以致商場後期工程完成都相安無事。在招募租戶入主商場時,懷疑有人虧空公款假公濟私。最後將此人開除,股份由其餘三人攤分。

    商場分上、下兩層,底層商店經已出租,但樓上的商店就算免費租金一年亦沒有人問津,到最後由其中一位股東拿下五個店舖,裝修成為一大酒家。振南亦為自己覓得一個人流聚合方便、地方寬闊店舖,並將原來的雜貨生意出讓,將商務轉移到商場。

    當進入商場經營不到二年,不幸的事情接踵而來,首先;是銀行催逼還債,因租金收入不能抵銷銀行利息。二;是其一股東經營的酒家倒閉,漏夜將一切生財器具搬走樓空,一直以來沒付租金,所欠金錢高達十萬,其人則宣告破產一走了事。

    剩下來只有振南及另一股東承擔一切債務,再另外是振南接到稅務局要核算多年來的財務狀況,並追究所欠稅款,還款數目之鉅令振南無法承受。商場最終由銀行接管清盤,振南一下子變得一無所有,還要面對稅務局之窮追欠稅,在窮途末路苦苦相逼之際,惟有選擇最後一步宣告破產

    正當辦理相關程序手續宣告破產之際,幸好遇上一位律師貴人指點,建議將這個案件移到另外一個州較為容易解決。振南在無法可行,惟有死馬當作活馬醫。在律師與稅務局週旋底下,最終達成使振南能夠接受協議。

    自此次事件以後,振南立心經營好這雜貨店生意,一切由零開始,盡快還清債務。歷經五年艱辛歲月,終於無債一身輕,好運相繼而來。廿年來默默耕耘,將失去的一一賺取回來,失而復得,未必每個人都那麼幸運,能夠得到上天庇護,絕境逢生呢!

              (此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是巧合)

 

(二零一四年十二月八日初夏於墨爾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