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的探索

詩意的表達

關於微型詩形式的思考

 

詩之內容總是需要借助語言的外殼,通過恰當的形式來表達;而詩之外在的形式如同人體的骨骼,承載著豐富的內涵和思想。微型詩分行的藝術自然會引發微型詩外在形式的創新。所以,微型詩也可以在外在表現上有新奇的探索,力求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

 

在此重點談的詩之形式:一是排列架構。雖然分行的未必就是詩,但詩是一種分行的、或整齊勻稱或錯落有致的建築藝術,卻是不爭的事實。二是符號嵌入。選用句號、驚嘆號、破折號、省略號等標點符號,可以準確地表達詩句的語氣,體現上下承接關係。這兩種方式的選擇,都是一種闡發詩意的有效方式,運用得好,能夠產生令人耳目一新的獨特效果。

 

微型詩作為一種短小精悍的體式,除了在尺幅之間展現博大的詩意之外,對形式進行必要的探索也是十分有益的,正如對畫幅進行精美的裝裱,可以達到形式與內容的和諧統一。

 

下面,先以個人的幾首微型詩作來加以解讀。

先看排列方式的探索:

 

         

 

流浪的

何處是歸巢

 

這首微型詩把“鳥”單列一行的本意在於:其一,突出強調“鳥”字,旨在把作為本體的“雲”和作為喻體的“鳥”更加清晰地凸現出來;其二,“鳥”字單列,本身就是一種脫離常規語言模式的“流浪”,單列一行的“鳥”字無論是從視覺還是從幻覺上來講,或者從“象形文字”的角度看,都更像一片飄泊的“雲”;其三,這種參差不齊的排列方式,使這首微型詩從整體效果上看,更符合“雲”的變幻和不規則性,而那只單列一行的“鳥”字如同“雲頭”,不知會“流浪”向何方,又變幻出怎樣莫測的雲朵?如果排列成:

 

流浪的鳥

何處是歸巢

 

無論是從美學意義上還是內在意蘊上,似乎都不能取得上述藝術效果。

    再比如以下三首:

 

            綠葉

 

起飛 就是

 

綠葉,自然是一種生機勃發、綠意盎然的象徵,是枝頭上閃現的蓬勃的生命。但是,固守枝頭的綠葉總是羡慕枝頭的小鳥,渴望與小鳥一樣歡快地飛翔。但綠葉一旦“起飛”就意味著“墮落”,意味著生命的終結。或許,這首微型詩作的啟迪意義就在於:每個人都有著屬於自己的天空,有著自己根植的土壤,不恰當的角色選擇其實是對個人生命的戕害。而將“墮/落”二字豎排,則有著一種視覺意義上的效果,使我們彷佛看到那充滿生機的“綠葉”一意孤行地“起飛”,又一敗塗地地“墮/落”。

 

            登山

 

    我以崖頂的松 

   

   

 

登山雖是一種艱苦的磨煉,但“我以崖頂的松  //杖”,則顯示出一種壯志淩雲的豪邁,一種歷經風霜而精神高揚的堅韌。詩中“拐/杖”二字各占一行豎排,恰如一根手中敲響的拐杖,又正好排列在“我”字的下面,支撐著“我”,也時刻敲打著“我”。的確,在攀越人生之山的旅途上,倘若拄著這樣一根蒼勁的精神拐杖,自然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

 

                 山頂

 

匍匐的山  以我為

 

所謂“頂峰”,《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一是“山的最高處”,二是“比喻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最高點”。但在這首微型詩作中,“頂峰”二字作為一個完整的詞語被拆解為兩行,不僅在形體上造成山峰一樣挺立的意象,同時在表意上有了微妙的變化。它表達的不僅僅是“我在最高處”,“我在最高點”,而是在表達“以我為頂”的同時,強調“我是一座山峰”,凸現出“以我為峰”,凸現出“我”是群峰疊嶂中的“最高峰”。而這個“最高峰”比起“最高處”和“最高點”則更加大氣磅礴,更加氣勢恢弘。“我”作為一座高挺的山峰(而不是作為一個“點”、作為一棵樹)巍然屹立於“匍匐的”群山之巔,顯得更加雄渾厚重、堅不可摧。

以上三首的最後兩個字“墮落”、“拐杖”和“頂峰”,都是作為一個完整的詞語被拆解排列成兩行,但卻是三種不同的藝術效果。“墮/落”是樹葉飄落的方式,更是一種令人惋惜的下墜;“拐/杖”是一根木棍的外形,更是心中一根向上敲擊的支柱;而“頂/峰”豎排不僅形同山巒絕壁陡峭,更是一種精神偉岸的象徵。

又比如孔孚的《大漠落日》竟凝聚為兩行兩個字:

 

 

 “圓寂”合為一詞,乃僧人死亡用語,與“落日”妙語雙關。詩人只用兩行兩字,便寫盡了從“大漠落日圓”,到“萬籟寂無聲”的全過程。而且,詩人巧妙地將兩字分行停頓,也正好是行消、聲寂兩個階段的間隔,既抽象,又具體,可謂匠心獨運,給人以極大的想像空間。 

香港詩人曉帆的《比薩斜塔》:

 

迢迢千里

只看一個

  斜的榜樣

 

在形式上有意讓第三行錯開二字,形成一種“斜”的外觀,而內容緊扣一個“斜”字推陳出新,頓然生輝。

張勵志的《李白》:

 

酒猛浪

詩豪放

人狂妄

 

詩作僅用9個字,便把我國古代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獨特個性描述出來。倘若把每行第一個字連著豎著讀下來,便是酒詩人,不就更準確無誤地寫出了李白嗎?

蔡培國的《林間》:

                  走著
                    走著
                
便成了鳥

全詩共八字,會飛的字。空白中,似見緩慢、曲折的行程,又忽見高潮。

接下來,還是以拙詩為例,再看兩首標點符號的嵌入:

 

          浪 花

 

大海的淚珠

呼天號地  盡情

揮…………灑

 

波濤洶湧,濤聲連天,海浪翻滾,浪花飛濺。“呼天號地”的大海如同號啕大哭的孩子淚流滿面。而“揮灑”二字則形象地體現出大海孩子一般,一邊大哭,一邊甩眼淚的動感。在“揮灑”二字間嵌入的“…………”,既形同浪花點點,又像是揮灑無邊。

 

  上 網

 

   思想的指尖輕輕敲打著海邊的貝殼

   目光的網拋撒進浩瀚無垠的汪洋

   打撈…………靈魂深處五彩繽紛的渴望

 

鍵盤是精美的貝殼,銀屏是浩瀚的汪洋,目光是撒下的網,打撈心中的渴望。“打撈”二字後嵌入“…………”,其一:它似乎就是波滾浪湧的海面;其二,表明“打撈”是一個過程;其三,它又像是滴滴汗水,因為“打撈”是一種艱辛的勞動;其四,它更是“打撈”所得的“戰利品”,是一條條活蹦亂跳的智慧之“魚”。

 

                 夏明翰

 

一張血染的紙

鋪————成

後來人的路————

 

這首微型詩作為一首表現革命英烈精神的政治抒情詩,意在再現夏明翰的凜然正氣。夏明翰慷慨就義前一張白紙寫下了“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這驚天地、泣鬼神的豪邁詩章。詩中在“鋪成”二字間嵌入的第一個“————”,意在表明鋪成這條成功之路的艱苦卓絕。的確,這條路不知是多少仁人志士用鮮血、用軀體、用生命鋪成!第二個“ ————”則意在叩問“後來人”將怎樣把這條路走下去,又將走出一條怎樣的路,將為自己的後來人鋪成一條怎樣的路。無疑,這是一場永無止境的“接力賽”。

當然,排列方式和標點嵌入有時也可以同時運用。如:

 

                 墓 碑

 

一 …………生站成了

 

這首微型詩在“一生”二字間嵌入“…………”,一是表明一生的漫長,二是表明道路的坎坷。意在表達出一種“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意境。那一串點點,不正是一串足跡?而“一節”兩字拆開豎排,則相同一節墓碑。漫長的“一…………生”和短小的“一/、 橫向的上下求索和縱向的“人生總結”形成強烈的反差,促使人們思考人生到底該怎樣度過,又該在人們的心目中留下“一節”怎樣的記憶?

又如:

 

星 星

 

     月亮領著一群孩子奔向太陽

 

   這樣排列,無疑也是一首微型詩,卻沒有排列成下面的方式有詩意:

 

月亮領著一群孩子

奔向太陽

 

  而如果在排列方式上再作調整,並嵌入標點,改為:

 

月亮   領著一群孩子

奔向————太陽

 

不僅體現出一種節奏感,更會產生廣闊的想像空間。在“月亮”和“領著一群孩子”之間間隔一定的空白,意在表現月亮如同領路的母親,後邊跟著一群孩子,似乎更形象一些;而在“奔向”和“太陽”之間嵌入“————”,意在表達追求光明的路途遙遠和艱辛。

 

以上,主要是以個人拙作為例,關於微型詩體式的一點探索和理論闡釋。雖然淺陋,但從以上分析不難看出,作為限定在三行以內的微型詩作來講:

 

第一,“行”和“句”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一行”未必構成“一句”,“一句”也並不一定表現為“一行”。處理好“行”和“句”的關係,是一種更好地表達詩意的方式。

 

第二,結構如同建築,本身就是一種語言。結構排列是一種進行建築設計的藝術。豐富的內涵需要通過精當的結構準確地表現出來。正如非馬先生所說的:“現代詩是演出的詩。詩人提供的是一座舞臺,一個場景,讓讀者的想像隨著詩中的人物及事件去發展,去飛翔。” 它給讀者提供了一個想像和飛翔的舞臺或者場景,激發了讀者的想像力,增強了讀者參與的創造感。所以,我以為,形式的探索和創新,其功能體現為:其一,它豐富和體現了詩歌的建築美,增強了美感;其二,它會為讀者創設出嶄新的視覺形象,增強了精神的愉悅感;其三,它流動著一種內在的韻律,增強了節奏感;其四,最為重要的是,形式的創新,絕不單單是一種可有可無的“外殼”,“形式”同樣蘊涵著豐富的“內容”。

 

第三,標點符號也是詩句,是一種蘊涵著思索、啟迪、幻想和豐富內涵的詩句,有著“不著一字”而“盡得風流”的藝術魅力。

 

第四,需要說明的是,內容決定形式,形式體現內容。形式的創新應該和內在的詩意和諧統一。“新奇”不是“離奇”,應盡可能既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中,合情合理,易於被大家所理解和接受,並帶來愉悅感。否則,脫離內容,刻意獵新求奇就是一種文字遊戲、一種不嚴肅的行為,當然是不足取的。

 

                                            2006.12.2

                                 2009.7.22寄自陝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