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時代的電影觀後感
卅九年,轉瞬間。當年香港拍攝的電影在本市上映是比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台灣、柬埔寨等地區都要來得遲了一段時日。香港邵氏製片公司在1973年攝製的幾套古裝片《刺馬》、《傾國傾城》、《瀛台泣血》、《愛奴》等,在1975年南方解放前夕,在第五郡“麗都戲院”(已拆)才正上映《刺馬》,其他三套新片只在戲院新片預告架上,貼上即將上映該新片的介紹照片。解放後,所有娛樂都即時停止,在那個年代裡所有人都要為新生活而奔波,隨後才逐漸恢復一切民間的娛樂活動;但已過氣的舊時代電影就不會再重映了。
隨著時代科技的發展,電影院上映電影已逐步走入電影史的帷幕,代之而起的是錄影帶,近年錄影帶這玩意亦已被淘汰,繼之興起的是錄影碟與電腦。為了追尋時代的痕跡,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在去香港旅遊時買了邵氏出品的《七十二家房客》、《金瓶雙艷》、《傾國傾城》、《瀛台泣血》等多部陳年老電影,就是買不到《愛奴》這套電影;事有湊巧近月來與一位馬來西亞的朋友聊天,他為了滿足我的好奇心,於日前從馬來西亞將《愛奴》帶來了。
香港“邵氏影業公司”不愧是亞洲的電影王國,而邵逸夫更不愧是華語電影界的“橋王”(噱頭高手);在41年前他已有超時代的構思攝製《愛奴》這部超越當時思想尚屬保守的電影。說到《愛奴》的第二女主角貝蒂,於1971年10月台北的“中華歌舞團”在“大光戲院”演出,整團人員在“鳳凰酒店”下榻,三餐都在“玉蘭亭酒樓”用膳,當時最受人注意的團員是歌星包娜娜,在女團員中有一位長得風姿綽約,舞藝台風都不俗的名叫韓白綢,她就是後來的“貝蒂”,當時有一位公司設在馮興街的姓韓商家,他的女兒是筆者的朋友,他們非常欣賞韓白綢的演出,且有感同姓三分親,就託我代邀請在“大羅天酒家”午宴,結個情緣。兩年後,韓白綢易名貝蒂,欲如何莉莉(亦是來自台灣)加盟邵氏,在這個東方好萊塢(荷里活)的電影紅星搖籃中扶搖直上,可惜,只拍了一部《愛奴》,不知何故從此在電影界銷聲匿跡;當時在本市的人們為了生活且因時局所限,已無暇接觸外界的一切事物,但在我的記憶中她並沒有開拍第二部邵氏出品的電影,但願她是找到了幸福的生活而離開影壇吧!
《愛奴》這部電影不論在劇情、導演(楚原)、拍攝與剪接手法,確是一部超越與衝破當代保守界限的風月艷情片。“同性戀”這個詞句在當時是令人感到尷尬與頗受忌諱的詞句,但在中國歷史上漢代已有“斷袖分桃”的典故與這種愛情性傾向的存在,本不足為怪,只是在常規邏輯的理念中,這問題在當時尚未能普遍地被接受而已,放眼今天,這個問題已不再是問題了。在2005年,一部改編自美國小說“Brokeback
Mountain”的電影“斷背山”,在同年11月30日在美國洛杉磯公映,創下了當年最高票房紀錄,更使該片華人導演李安一片成名,奪得了世界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社會上的一切已證實了時代的巨輪正不停地在──轉。
(2014.9.6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