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親節」有感

 

曾讀唐詩的人,每當清明節來臨時,在其心坎裡總會將杜牧的《清明》詩朗朗上口:「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詩中將清明時,節氣的到來,行人在路上的心情描寫得淋漓盡致,這是一首傳頌古今的應節詩。描繪「清明節」情景的畫作:「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傳世的作品,在此畫中可看到清明時節市井繁榮的景象,它是傳世最早(畫作)的國寶級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在清明節前一天或兩天(一說三天)就是寒食節,因時代的演變,此節日已漸被淡忘。在古代這個節日是非常重要,全國的人民都不能舉火燒灶(竈)只能吃隔日的糕餅和冷食,「寒食節」的來源是春秋晉文公放火燒綿山欲逼大臣介子推母子下山輔政,豈知估計錯誤母子被燒死在山上,晉文公後悔莫及逐下令是日全國禁煙火(禁煙日)以示遺憾之情!唐詩中亦有一首由韓翊作的七言絕句《寒食》:“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每年春季的節氣「驚蟄」下一個月的同日就是每年廿四節氣之一的「清明節」,所以民間有一句「驚蟄對清明」的俚語。

其實,清明節也叫「思親節」,中華民族的古訓有云:「百行以孝為先」,這是東方民族一大美德,在西方社會裡很少人能體會到「孝道」這一回事,在英文字典裡雖也有「孝」這個綜合詞(Filial piety, Filial devotion),但在實際生活裡,這個觀念就不如東方人那麼重視!

現代人的新思想追求是自由,但是傳統的孝道仍然深深地存在人們的心坎中。每年清明節前一兩天,就看到人們上墓或上廟拜祭親人。既然「孝道」仍存心中,親人死後才拜祭,才去懷念,倒不如當親人及長輩還健在我們身邊的時候,多加孝順和侍奉較為實際。親人逝世祖宗傳下的禮儀不可毀,但應盡量簡化。

每個民族都有他們傳統的禮規,包括宗教信仰,民間傳統等,在民智尚低迷的年代裡,很多迷信、重男輕女及一些令人啼笑皆非且無稽之極的事,到現在已步入科技進展神速的年代裡,仍屢見不鮮!例如有些後人在親人逝世後要舉行風光大葬,耗錢甚鉅才認為是對親人的尊敬,其實這是向世人炫耀其財富或社會地位。廣東有一句俗語:「生人做給生人看」這句話最貼切不過!還有一些更屬無稽,操殯儀專業者當然費盡唇舌遊說喪家聽從其提議,大解慳囊,既可如此豪氣倒不如將用於繁文縟節的金錢,拿去幫助一些有需要的窮苦人,為子孫廣種福田,豈不更實際與有意義!

說到拜祭親人及清明節所焚燒的祭品,它跟著時代的進展,竟趨時出售一些令人啼笑皆非,荒謬無稽之至的祭品如:金葉、歐幣、美鈔等各國的紙幣,還有別墅洋房、侍婢、汽車、機車、人力三輪車、甚至飛機、郵船、姨太太等等應有盡有。傳統的紙製品由祖宗流傳下來亦應盡量簡化,好些現代人都在開倒車,此情此景可笑不可笑呢?!最文明的莫過於現在正提倡的無煙拜祭,鮮花一束誠心鞠躬或合掌膜拜豈不更虔誠且文明環保。

古語有云:「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在有孝心的兒孫來說,這是非常遺憾的事。值著這個思親節,祈望家有高堂父母及長輩都能反省一下,每日晨昏定省竭能侍奉盡孝,以免日後長者黃土一坯,靈灰一罎,到那時候欲報親恩也無從!

                              2017.3.11寄自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