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多年前傳統木容器工藝
能否隨著潮流興起復古再創輝煌?
時代的巨輪不停地前進,社會各種事物亦隨著不停地變化。每個時代由於生活環境的因應,出現適合其時的一切用品,而適合其時的用品是會隨環境變遷而走入時代帷幕,一去不復還!木桶、木盤以及一些木容器,在70多年前,每家每戶或多或少都用上這種木製容器,而洗滌,釀製等工業亦派上用場。
在還沒有自來水供應的年代裡,市區處處都開挖有水井,家家戶戶都是使用井水,有些自家挑水,有些僱挑伕代挑,當時多用木製水桶,後來(大概60年前)才改用白鐵打造的水桶,因為白鐵水桶較木桶輕便,挑起來不會太吃力!
自從開發了自來水,城市內水井就漸漸被填塞,挑水的身影亦不復見!人們用的木製容器,如:水桶、大小木盤等亦於60年前被琺琅(燒青)和銻鋁器等取而代之。於1958年開始塑膠製品與不鏽鋼面世,因為人類智慧與時並進,又翻一番,新發明不斷湧現,不合時宜的用品漸被淘汰,某種工藝不能再為業者帶來營生經濟效益,它就自然要歇業,業者為求生計只好放棄而轉行,那就更別說有接班人了!因此很多傳統的事物都由式微而消失!
為紀念中國辛亥革命成功100週年,中國廣東中山電視台攝製組與有關部門,舉派拍攝人員循外交途徑與得到當地政府協助作巡迴式到海外拍攝記錄片,在百多年前孫中山先生為推翻千年君主專制,創立民主共和與拯救中華民族而到海外奔走呼籲籌餉,曾五度來到本市,歇腳於第五郡阮豸街720號(芽菜巷)黃景南先生的芽菜寮內,而當時有一位以挑水為生的挑伕關唐先生,慨然將半生省吃儉用積下來的娶妻禮金悉數捐給民主革命,此佳話在華人口中已傳誦百年。此次攝製組為拍攝關唐先生當年挑水的情景,在本市託我尋找打造此種木水桶的工匠,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尋找到一位尚操此工藝的木匠,訂造了一對木水桶以作為拍攝道具。
祖籍廣東花都、1965年在本市出生的駱志勇,17歲就隨父駱永從業,他的祖父駱福在第五郡生和街3號創辦「福成」木器店(已被拆除擴建現在的武文傑大道),他還未出生其祖父已歿,他的工藝是由父親傳授,三代人都依靠此工藝營生,他兄弟共6人,僅有他堅毅地秉承祖業,其他兄弟都因時代環境改變都紛紛轉行,都不願意堅守這個行當!在生和街(阮安姜街)還有「德利」海上懶翁街有「新昌泰」但都已歇業。
當問及他,此行當已式微,生計如何維持?他告知,目前這種行當雖已式微,但有些用具都會與木材有關連,例如:調製腐乳的木格板,以及一些必需要木材製作的容器,還有現在似乎有復古跡象的小木盤,這種小木盤多由一些足療按摩院訂造,給客人泡腳用,所以生活還算差強人意!為了不使祖輩遺留下來的手工藝失傳,他仍然堅撐下去!他的聯絡電話:0907562181。
一個挑水木桶的尺碼通常是寬0.35米、高0.35米或高0.4米,一個木水桶的重量都由8公斤至11公斤,還沒有儲水就如此重,由此可知先民們當時生活之刻苦!
記錄片拍攝工作完畢後,中國廣東中山電視台已將此對木水桶送給第五郡華人文化藝術中心供各界人士觀覽。
(2011.5.20脫稿
2011.6.8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