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通王美春賞析

 

別具一格詩評的魅力

 

——王耀東先生詩評之我見

 

江蘇南通  王美春

 

(本文作者係南通大學生態文學研究所特約研究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一級作家,正式出版《與繆斯對話》《筆落驚風雨——寫詩成功的秘密》《詩文滄海探驪珠》等文學批評主要是詩歌批評專著十種。)

 

內容提要:  王耀東先生,不僅是中國當代名副其實的著名詩人,而且是頗具實力、獨樹一幟的文學批評家(詩歌批評家)。他的詩評,別具一格,是他與別人詩創作經驗的升華,揭示了詩創作的真諦;採用的批評尺度可謂其詩創作經驗與古今中外文學理論尤其是詩歌理論的結晶,而以前者為主,因而具有準確性,並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批評尺度體系;批評文本屬於一種審美批評,批評語言具有詩的特質:給人啟迪,令人信服,讓人愉悅,具有獨特的批評魅力。

 

    山東籍詩人王耀東先生,是中國當代名副其實的著名詩人。對他,我久聞其詩名,閱讀過《王耀東詩選》,也閱讀過我的摯友王志清教授等批評家為王耀東的詩撰寫的批評文章。儘管,我未曾有機緣與王耀東先生會晤,但自以為對他還是頗為了解的。直至近日有幸閱讀到王耀東的《走向輝煌之夢》《躲在天堂裡的眼睛》等批評集,我才發覺對他的了解還遠遠不夠。他不僅是當代著名詩人,而且是頗具實力、獨樹一幟的文學批評家(詩歌批評家)。其文學批評尤其是詩評別具一格,具有獨特的魅力。這裡,我想就王耀東別具一格詩評的魅力作一簡要的闡述,與讀者分享我閱讀其詩評的愉悅。

 

一、創作經驗的昇華,給人啟迪

    王耀東從17歲開始寫詩,迄今為止已有60年寫詩經歷,出版了《在歷史的眼睛裡》《逝去的彩雲》《不流淚的土地》等十多部詩集,20世紀90年代以後其鄉土詩更是在詩壇上刮起了一陣旋風,產生了強烈的社會反響。正因為王耀東寫詩時間長久,創作成果突出,創作經驗豐富,其詩評具有與眾不同之處。創作經驗的昇華便是其中之一。在批評集《走向輝煌之夢》中的開篇之作《詩識、再創、時間觀——學詩的創造觀》中,王耀東提及自己的一首詩《揚麥場上》的創作體會或曰創作經驗時強調“注重了作者的直接感受” ①,並談到了此詩寫作上的特色與詩所具有的魅力:“這首詩已擺脫了慣用的老寫法,運用了「隱喻」「變形」「重新組合」,其中「不是麥粒而是雨點」「敲敲打打各有各的內涵」,卻是「象外之境」,使詩有了更大的張力。”②如此評論,可謂創作經驗之昇華。在此批評集中,《創作自勉三題》《詩的悟道在哪裡》等文,也都是通過揭示自己創作成功的秘密,也即將其創作經驗昇華,道出了詩創作的真諦。

    王耀東平時交遊很廣,國內有不少著名詩人都曾與他來往。其中,有著名詩人艾青、臧克家、公木、屠岸、鄒荻帆、石英、韓作榮、紀鵬、阿紅、峭岩、孫靜軒、紀宇、雷抒雁等。王耀東走近他們,熟悉他們,對他們的詩創作有了頗為深刻的了解。而這些著名詩人的創作經驗也給了王耀東詩評的支點。其批評集《走向輝煌之夢》《躲在天堂裡的眼睛》中的一些批評文章,將這些著名詩人的創作經驗昇華,並“為我所用”,表達了詩人王耀東的創作觀,揭示了寫詩成功的秘密,具有批評的針對性,而無隔靴搔癢之感。

“實踐出真知。”王耀東的詩評,來源於創作實踐,也給了王耀東非同一般的智慧,他善於將本人的創作經驗與他人的創作經驗昇華,使之具有理論的高度、批評的深度。顯然,如此詩評是經過批評家深思熟慮的,真實而深刻,具有批評的針對性、有效性,並非淺嘗輒止、嘩眾取寵、信口雌黃、毫無作用。唯其如此,王耀東的詩評具有獨特的印記,富有啟迪意義,為他人寫詩提供了很好的參照物。這值得充分肯定。

 

二、批評尺度的準確,令人信服

    王耀東的詩評,採用的批評尺度準確。這也是其詩評與眾不同之處。

    所謂批評尺度準確,一方面體現在批評尺度科學合理上。馬克思主義的文學批評原則:一是史學觀點,二是美學觀點。這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具有高度的科學性,而且滲透了審美理想,是文學批評的最高標準。王耀東在進行詩評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的文學批評原則為指導,換言之,此批評原則滲透於王耀東詩評的全過程,因而其批評尺度科學合理。另一方面體現在批評尺度自成體系上。馬克思主義的文學批評原則是批評的總的原則、最高標準,要撰寫好詩評,還得將批評標準細化。王耀東深知這一點。平時,他注意閱讀古今中外的文學理論尤其是詩歌理論,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並結合自己的創作經驗,細化批評標準,讓批評尺度自成體系。儘管這散見於其批評文章中,尚未形成理論專著,但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批評尺度體系。

    從王耀東的批評集中,我們不難發覺其詩評的批評尺度在判斷作品的思想價值上,主要是堅持真善美的標準,而不以假為美,不以惡為美,不以醜為美,不以庸俗為美。批評集《躲在天堂裡的眼睛》中的《詩是對純潔靈魂的挖掘——讀〈長歌如訴〉有感》一文,便充分體現了上述批評標。唯其如此,其詩評具有針對性、有效性。

    其詩評的批評尺度在判斷作品的藝術價值上,主要包括立意、構思、想像、意象、細節、語言等方面,講究立意深,構思巧,想像奇,意象新,細節妙,語言美,等等。這從其批評集《躲在天堂裡的眼睛》中便可窺見一斑。比如:《妙用細節——讀弗羅斯特〈家葬〉》,較為詳細地評析了美國20世紀著名鄉土詩人羅伯特·弗羅斯特的《家葬》一詩妙用細節的藝術特色,並強調了妙用細節對詩的重要性;《白連春視野下的細節》,評論中國當代著名詩人白連春在營造農村題材的詩與眾不同的意境時善於“發現細節,開拓細節,展示細節,並能開發它的空間語境”,也同樣強調了妙用細節對詩的重要性。

    頗值一提的是,王耀東的詩評批評尺度尤其強調創新。他在批評集《躲在天堂裡的眼睛》中的《詩藝的“越軌”與拓展》一文裡,便強調在詩藝上要“越軌”,超越常規,也即要創新,不能“越軌”,缺乏創新的詩很難不脛而走。詩貴創新,這也是中國古代詩人一再強調的。唐代大詩人杜甫寫詩追求語言的新奇: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清代名醫、詩人薛雪在《一瓢詩話》中曰:“范德機云:「吾平生作詩,稿成讀之,不似古人即焚去。」余則不然,作詩稿成讀之,覺似古人即焚去。”③也提出寫詩語言要創新,不能像范德機那樣沿襲古人,而要不沿襲古人,詩寫出來之後“覺似古人即焚去”。王耀東的詩評批評尺度強調創新,在繼承前人詩觀的基礎上又注入了新的元素,因而更值得肯定。

    王耀東的詩評,採用的批評尺度,可謂其詩創作經驗與古今中外文學理論尤其是詩歌理論的結晶,而以前為主,符合詩的特徵,符合詩創作的藝術規律,科學準確。以此對著名詩人與雖非著名而有一定創作實力的詩人之作進行批評,對當今詩壇的一些熱點問題加以評析,也就言之有理,持之有故,令人信服。

 

三、批評文本的詩性,讓人愉悅

    王耀東的詩評具有批評文本的詩性,這是其詩評又一個與眾不同之處。

所謂批評文本的詩性,主要有兩層含義:

一是其詩評屬於一種審美批評

    中國當代著名文藝理論家、批評家童慶炳主編的《文學理論教程》(第四版)對審美批評作了如下闡述:“審美批評著眼於文學作品的美的構成及其審美價值,著重強調作品的「暢神」「移情」效果和娛樂、愉悅作用,把文學作品看做是在真善基礎上又超越了真善因而是「超功利」的一種審美對象;美是文學的本質屬性之一。因此,審美批評往往聯繫作品對讀者產生的美感程度的強弱和久暫來品評其高下得失,具有賞析式評價的性質。”④王耀東有不少詩評便屬於這種審美批評,“著眼於文學作品的美的構成及其審美價值”,對其作出審美判斷,“具有鑒賞式評價的性質”。這體現了王耀東詩評的審美追求,也是其批評文本具有詩性的重要原因。

二是其批評語言具有詩的特質

    詩評屬於批評。寫詩評不要求像寫詩那樣突出形象思維,而是側重於邏輯思維。然而,這並不等於詩評與形象思維無緣,恰恰相反,優秀的詩評總是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有機結合,也即達到理性與感悟的融合。王耀東深得個中三昧。其詩評主要不是採用論文體,而是採用隨筆體。因此,行文活潑,揮灑自如,具有詩的特質。一方面,其批評文章的標題往往具有詩意。如批評集《躲在天堂裡的眼睛》中的《詩人的“第三只眼”》《情感轉換的“棒棒糖”》《心智優美的風景線》等,採用新穎別緻的比喻作批評文章的標題,具有詩意。而《開啟靈魂》《你也是一支響亮的歌》等,以恰到好處的比擬作批評文章的標題,也具有詩意。      另一方面,批評文本正文具有詩的特質。我們不妨來看批評集《躲在天堂裡的眼睛》中同名的主打批評文章的結尾:詩的一切旨意全在天國那一雙眼睛內,只有這雙眼睛才能幫你從現實的材料中看到夢幻與神奇,述說你的狂喜與悲憤,特別在你創作力不甚豐富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凡世塵土的污染,注意用文學這種純粹的感悟,擦亮這雙靈眼,你只有純粹的使用它,才使你的詩更加純粹。更加深刻,更加隱含。正因為詩人心靈無上的純粹,那雙躲藏在天國深處的眼睛,才能經常閃現,使你的詩充滿激情與智性,也才使你的文學走向永恆。”⑤這裡,批評家以具有詩的特質的語言承接上文表達自己的詩觀:要煉就孫悟空一般的“火眼金睛”善於發現生活中的真與美,並善於在詩中表現出來,詩方能“充滿激情與智性”,也方有強大的生命力。像如此具有詩的特質的語言在王耀東的批評文章中可謂俯拾即是。因此,王耀東的詩評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讓人愉悅。

 

結 語

    王耀東的詩評,是他與別人詩創作經驗的昇華,採用的批評尺度可謂其詩創作經驗與古今中外文學理論尤其是詩歌理論的結晶,因而具有準確性,並且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批評尺度體系,其批評文本屬於一種審美批評,批評語言具有詩的特質,別具一格,因而給人啟迪,令人信服,讓人愉悅,具有獨特的批評魅力,值得紹介。

 

【注釋】

①② 王耀東:《走向輝煌之夢》, 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7頁。

[] 薛雪:《一瓢詩話》,《清詩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692頁。

童慶炳主編:《文學理論教程》(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359頁。

王耀東:《躲在天堂裡的眼睛》, 中國文聯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頁。

 

                                 2016.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