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精神歌一曲

 

——讀張明志《人生感悟詩》

 

我同作家張明志的交往起於鄉情與文化,我們都當過兵,又都是臨朐老鄉,有一種根性的銜接。三十多年過去了,他的創作既是非凡的又是突出的,主要表現在他的拓展力和創新上,我覺得有這樣的好老鄉,自身也就添了幾分自豪感。他在八、九十年代的主攻方向,主要表現在廣播電視的研究方面,我讀過他的《屏幕探析》和《城市電視台》,沒想到短短的時間過去,他又有新的發展,寫出了傳記文學《走出大山》和長篇小說《熒子》,頓時使我對他有了新的看法。說明他是一個永不滿足,敢於攀登高峰的人。文學和理性的文章是兩個範疇,他能立刻從新聞跳到了文學寫作上,這可是一個很大的跨度啊。三十多年的時間,他出版了十六部作品集,而且有幾部作品影響力很大,獲國家級多次獎勵。我感覺到,從長遠影響力來看,能使人亮人眼目的應該是他的文學作品,比如他的長篇神話小說《七仙子》,這是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作品。當時我在北京,當接到他的這部小說時,我就給一些電視導演看過,導演們看了很喜歡,評價也非常好,認為從選材上,從創意上都有獨創性。可以作為拍攝的選材之一,但因為籌集拍攝資金遇到的很大難度,所以,遲遲沒有落實。

 

2015年下半年,我回到濰坊,他又將一部新作送到我的手上,說:“你看看,給我提點意見。”當我接到這本《人生感悟詩》,首先是驚奇,因為他是小說家,特別古體詩沒見他寫過。想不到他在文學探求上,又有新的開拓。首先是值得很好的祝賀。這是一本以照片與詩文相結合的書,而我又特別喜歡詩,所以,非常高興的接過來,抽空就看上幾頁,越看越覺得有嚼頭,所以,也就更加喜歡起來了。慢慢地,也就有了新的發現,所謂人生感悟詩,其實就是對他自身人生經歷的一種視覺性的發現與再創。這本書中幾乎大部分詩都與他的經歷有關,先從故土寫起,然後就是童年的故事、成長的艱難與曲折,如何奮發作為和與伯樂好友交往方面等等。表面看,是一些人生的記實,仔細讀來,我卻有了新的悟道。因為他能把人生的閱歷變成一種詩味濃厚的視覺形象,這是一個由實到虛的過程,在精神層面,是一個很大的跨度。這裡有一個視角轉換的問題,就是要把自己對現實的觀察,自身的體驗,進行幻境與夢境的變形,變成一種隱喻中的世界,也就是說,把自己身邊那個有形的世界,將其變成無形的而具有了時間意義的世界,從中展示出自身那顆把握世界的靈魂。這個視覺的轉換和創新與寫小說不一樣,寫小說雖然離不開藝術的審美,但人物描寫與故事性與詩是不一樣的。詩,這種藝術形式是如何捕捉意象,取神入畫的問題,特別古典詩學又與新自由詩不一樣,作為主導理念引導兩千多年的中國古體詩,多在“托物興辭”上,也就是說,詩可以托物即興,言志,景意交融,古詩的特點即是以我觀物,然後是有我之境。用這個觀點看張明志的詩,他的詩基本上都是以景取意,練意言志。即形式是古體的,審美卻是現代的。展示出現代人的內在意象世界。並盡力開拓出詩意在現實世界中的有限量中的無限量,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張明志生於臨朐縣的彌水流域,彌河發源於沂山,小青河則是彌河的一條支流,張明志從小就在小青河邊長大,小青河雖小,周邊卻有一種特殊的文化氛圍,馬家狀元就出生在小青河邊上。他自喻是小青河的一棵草,並以佛學眼光看這件事:“輪回青青草/逐夢凄凄搖/慧根悟新憚/ 涅而不緇”此詩就是寫了草的生生不息,雖然是一棵小草,卻有一種天賦的智慧。與一般的小青草是不同的。在“小青河傳說”一詩中他寫道:

 

黃沙無淚血染黑,

楊柳叮嚀千年詩。

 

小青河在此千古流動,生長在這裡的草與樹,作者都賦予了它的人格化,儘管歷盡了種種磨難,它有血無淚,但“楊柳叮嚀千年詩”,這就是對人生精神的一種賦予,它的葉語,節奏的律動都有一種詩情畫意,千百年來楊柳在這裡播撒著一種永不變色的碧綠,綠綠的葉語不停地告訴我們,它詩情無限,真情無限,魅力無限。這就是人生的執著精神。所以說,“楊柳叮嚀千年詩”,這詩寫得太美了,也太有美學價值了。李白當年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王倫送我情”也是這樣來寫桃花的,於是成了千古流傳的美句。借物抒情,以物言志,這是古典詩詞之長,也是值得很好傳承的詩學精華。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是一句古典詩話,就是講詩的活水,詩的原始礦藏都在現實生活之中,張明志認識到自身的經歷與故土的生活有著豐富的詩學價值,所以,他自身經歷的一個個回視,使得人們的眼界、胸襟大為開闊,“紮根貧瘠托春心,嫵媚大地秀清艷”。所以,他非常喜歡,心願融靈石,肅林聽濤聲。“龍鍾倚窗思故土,皓首倩影憶彩虹”。故土與老屋是他生長的地方,也是詩意棲居的地方。“徒步曲徑入境幽,攀崖撥荊無心游”“布鞋踏遍嶺間雲,方知筆耕慰張愁”。這些詩寫了他對故土的酷愛,也從中獲取了精神的本質,張明志打開地域的神奇,同時也敞開了自身,詩人只有敞開了自身,詩的靈魂與本質才能顯像其中。

 

我很喜歡他寫故土的那幾首詩,什麼“老碾”啊,“老井”啊,“老屋”啊,寫得真情實在,“漉轤汲水吱吱鳴,井口鋸齒滄桑容。暴雨衝刷地凹陷,井落取水杖鉤桶。”“茅屋常遭翻崖風,麥草吹揭驚夢中。”詩是一門最有獨立性和最琢磨不透的藝術,有時它就是一些形象、模糊記憶的反映,有時還會把一些惋惜和希望交織在一起,也會在詩歌中冒出來,類似是夢境,甚至像荒誕的故事,經過一段時間的推敲,一下子豁然開朗,明白了,詩是一種心靈的顯像。實際也是這樣,只有心靈才能產生特殊的動力,變成一種藝術的審美,成為一種美學。這就是詩的神奇。明志就有這種本事,他寫的那首“童友情趣”,一下子把我的童年喚回到了眼前。

 

“春色彌望牛聲喚,童友喜鬧跳塵埃。

    騎牛對詩品野味,溝壑寂寥鳴天籟。”

 

此詩寫得靈動可愛,瞬間之中又彷彿看到了自己玩世不恭的童年,牛的那一聲哞叫,一種野地氣息撲面而來,感受到一種獨有的神秘之美,一下子把埋藏在心靈深層的天性喚出來了。這不僅僅能讓人賞心悅目,還能變成一種力量從自身上衝發出來。“天籟”是什麼呢?它就是一種大自然的美,這種美只有靠詩人的靈性才能感悟到。

 

真正的好詩反映的世界,是詩人的內心世界。張明志這部詩文集,讓人感到一種樸素真實的美,一種心靈中的美,一種潛在的人性的美,在他的經歷中雖然有饑餓,有貧困,有很多的艱苦磨難,但都被他的自強不息戰勝了,是他把一部失缺多年的童話復活了。讓我們再次回味到童年的那種廣闊和豐富,那種蹉跎歲月中的豐富多彩,感謝上天給我們這樣一個多彩的少年,提供出了這樣一座豐富的礦山,使人終生開採不盡,享受不盡。張明志就是一個堅強與智慧的採礦者,一鏟一鏟的從泥沙中把金沙粒子挖出來,奉獻給了社會,成為人類的一種難得的財富。

累土九層登高台,創業一曲歌風采。

不是點滴來積蓄,哪有峰巔眼前開。

 

這是明志寫《累土》集中的一首感悟詩,實際寫的是自身的攀登之路。古人說:“積土成山,積水成淵,方能興風作雨,飛騰蛟龍”可見這個“累”字的重要。我對這個“累”字也特別看重。一是積累,即日積月累的意思,二是勞“累”的累,有累就要有勞,有勞就有累,《累土》隱含著作者的奮發與艱辛,不然不會“哪有峰巔眼前開”這個眼前之亮光閃現,這是指萬般世物現身時的一束蘇醒的亮光,“那有峰巔眼前開”一句,是一句開悟峰巔性的亮光。於是才有他的壯言豪氣,“懶寫文章重裝備,幹想結合更高飛”。看來人生光有“幹”和“累”還不行,必須要與想像力結合,才能飛得更高。這是一句透視人生成功之路的秘笈,這確實是來之不易啊,這裡面飽含了張明志的血和汗。

 

張明志是一個農家孩子,從學習寫新聞稿入手,由於他的聰明好學,刻苦鑽研,很快走入成名作家的行列,這本書展示了他不屈的探索和磨練精神,就像在農田裡刨地挖土一樣,他手中的鏟子一鏟一鏟的挖下去,點面結合,縱橫交叉,進入了一個更寬廣的藝術領域。

 

遊子回首看大山,大山巍峨雲纏綿。

大山精神歌一曲,簫簌直透九重天。

 

這首詩透視了張明志對世事,對事業,對人生,求索開發的至明哲理。張明志在“腳印歪扭曲中幽”,“走筆夢圓天已酬”的詩中已經說明了幹事業必須努力奮發,才能獲得好的成就,但是,站在大山上看大山,他還是不驕不躁,不滿足,這才有了“簫簌直透九重天”這樣的境界!他在知識的海洋中樂而不疲,找到了“虛空無礙正入時”的好心態。我很看重張明志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

 

張明志是一位很有成就的作家,他寫得這些感悟詩,並不是面面俱到,而是選擇最有個性的、最有韻味的藝術性的細節,什麼種菜園啊,掰煙草啊,母親的碎步,父親的投井,妻子的賢良,自己的簡室等等,甚至一個姿勢,一個微笑,一個表情,都會用一種詩意的釣杆,把它隱藏的詩意與內涵挖掘出來,把你引入一個神秘的境界。這就是張明志的藝術視覺與開發成熟的技能。在他這本集子中還有幾篇“至善之友”的附記,這個附記也很有可讀性,從中可以看出明志的真誠與奉獻,以及對多種藝術的厚愛。張明志的家鄉是一塊文化寶地,不僅在歷史上出過文狀元,而且在當代也出過一些名作家詩人,書畫家,李達源就是一位有代表性的書畫家,他畫的竹子及寫的書法,都具自己的個性和特色。牟作武是濰坊市的一位尖端書畫家,他既作油畫,又作國畫,對古文字也有驚人的研究,他對中國古文字起源的發現與研究,曾引起國內外學術界的關注。他的雕塑也堪稱一絕,屬於一位多才多藝的創新者,是開山父之類的人物。這幾篇附記之文,不僅僅是一種參照,也是一種述說,他告訴了我們,任何文學藝術,都有它的相似性,有一個重要的藝術啟迪性,往往使人忽略的是它的直觀性,一部偉大的作品,它的直觀性和最初的直觀直接影響了作品的成功與創新。因為有了直觀才能使你的想像力自由的奔馳,讓你進入不落俗套子的深不可測的內涵之海。然後透過深層看到它的人民性,歷史性,永恆性。有了這些藝術方面的開拓與創新,再與張明志的詩篇相映照,使這部作品就更有了藝術價值和參照性。

 

明志雖然也進入晚年,但從此書看出他的創新活力仍然很年輕,雖然他有書說要“走出大山”,然而我發現他仍然在一座座高山上走著,他登上一個新梯子之後,發現了一個又一個開闊的天地,還發現了新的沒有開發的原野,腳下又發現了一條需要開發的新路。並聽到了使命的神聖呼喚,張明志的這種“徒步曲徑入境幽”的自強不息精神,鼓舞了我寫作的激情,我也衷心的祝願他不斷地開發自已的內心,獲得更大成功,此文僅僅是一種個人感受,不一定準確,請明志和方家們指正。

201689月於濰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