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悟在本心 不朽在精神

紀實歐陽中石書法創新與奉獻精神

 

在書法界不論人品書品,能引起翹大拇指的,在北京就數歐陽中石了,他是著名的學者,首都師大的教授,中國書畫國際大學董事局名譽主席,學術委員主席,博士生導師,在當下,能夠稱為「中國當代藝術大師」的非他莫屬了。2006年我在《農民日報》編「大地書畫」專刊,接觸的書畫家並不少,一講起歐陽中石老師書法藝術時,都說:「他的字古風儒雅,飄逸沉穩。真值得好好學習的。」當談到他的人品時,一致認為:「真是清淡如月,曠達如天,厚德善良。」十幾年來我因工作上的事情也見過他幾次。一講起我們是老鄉關係時,他也非常高興。1928年他生於泰山肥城縣,但給他印象最深的卻是山東濟南,我和他說:「我多次到過濟南,很多地方看到有你的題詞,不少遊客被你那個《泉城頌》的題詞所吸引,都站在題詞下面照相留念」。他一聽也樂了,就說:「我在濟南住過七個地方,那時候都是租房住,有時我租的房子就在護城河邊,婦女早起在河邊洗衣,我們小孩就在河邊遊玩,我小時並無大志,讓我幹什麼就幹什麼,見了打球,我就喜歡上打球

,見了唱戲我就唱戲,見了畫畫,我就畫畫。」他一邊說一邊笑:「哈哈,那才是不務正業,見異思遷。1950年我廿多歲了,才從濟南考入北京輔仁大學的。可以講,濟南也是我第二故鄉。」濟南留給他的那種純樸真情。通過這次交談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2007年我曾到北京畫院去學習書法,書法班的老師就講過歐陽中石書法是如何獲得成功的,他是幼年時期從摹帖開始,什麼周金漢石,晉帖北碑,唐賢宋哲到明清諸家,對楷、行、草、隸、篆多種書體,他都有涉獵,最後他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展示出了自己的輝煌。老師認為,要寫好書法,首先學好摹帖,一個初學者,不去臨古碑古帖,就會走向歧途。摹帖就是為了學其形,通其意,悟其道,明其理。中國漢字的形體非常重要,下筆一定要準確到位,快慢合拍,提按相宜,只要達到得心應手了,力度就出現了。古往今來實踐證明:力度是書法家生命力的無形轉換與體驗。從創新角度講,就是要有脫離常規的結構,歐陽中石經常對別人講書法,他經常講的就是要以古為範,然後才有誇張、新異、虛幻,才有壯美開闊、有剛健奇趣。通過書法老師的講述,我對歐陽中石老師的書法成功之路,就有了更加濃厚的認識。   

 

後來我在《人民代表報》,組織全國性的書畫大賽時,評出過一些尖端書畫家進行國家級的頒獎活動。也常常以歐陽中石的書法作為評獎的楷模,我們還特別注重書畫藝術的交流活動,這也是一種書法藝術的精神旅程活動,並以歐陽中石為榜樣,注重在書法美學的氣韻、神采、骨力、格調與境界上去開拓,在這種情況下,我也開始以歐陽中石的書法為楷模,抽空就練幾筆,還組合了四句話:「遲鈍笨拙顯老態/尖鉤捉控存腕下/切斷示意線穿插/婉轉多姿出奇妙」。這是我的初學之感,也從中領悟到了書法的審美價值。

 

歐陽中石不僅是一位著名書法家,還是教育家、語言學家、京劇學家等多方面都做出了卓越貢獻的多才多藝的大家。他從六十年代起,就在北京通州師範任教,一幹就是幾十年,在多方面學科有不凡的研究。在體育方面,他也有特殊的表現,他喜歡打籃球,還是一個主力隊員,別看他個子矮,僅有一米六高,一打起球來,左躲右閃,虛虛實實,靈活得很,被人們稱為是赫赫有名的中鋒強手。不僅打籃球是強手,打起乒乓球來,他橫握球拍,左右開攻,上下翻飛,是打敗通州區名手的強將,特別在戲劇研究上,也是不凡的名角。他的好友一講起歐陽中石的京戲「坐樓殺惜」的動作與唱腔,也都十分敬仰,因為他是中國京劇史上四大鬚生奚嘯伯的入室弟子與傳人,他那儒雅細膩的臺風,委婉而略帶憂傷的唱腔,灑脫精湛的技藝,都能再現奚嘯伯的入神風采。而這些神妙的細節,往往同他的書法創意聯繫在了一起,傳遍了京城的藝術界。我在《人民代表報》編〈國學書畫專刊〉時,曾突發奇想,是否可以以《人民代表報》的名義,在北京給歐陽中石搞一個書法展,當時找到一些專家作了詳細的策劃。當我拿著方案徵求他的意見時,他卻說:「耀東同志,你不知

,我在年輕時確定了自己的法則:不個展,不立傳,不建館,不褒貶。現在雖然我年齡大了,這個法則,我仍然堅持著。」一時弄得我們幾位編輯無可奈何,只能順其自然吧。歐陽中石老師就是這樣,自始至終,堅持他的謙和、平淡、低調。他對自己一生的總結是:少無大志,見異思遷,一無所有,無所不能。由於他不同尋常的精神境界,書法界對他的評論是:「清淡如水,曠達如天

」是一位「無家之大家」了!  

 

一講起他的為人處事,有人常拿鄭板橋的「難得糊塗」來形容他,如果在一些場所和他談起事來,歐陽中石老師顯得有點木訥,彷彿「眾人昭昭,唯我昏昏」有點言不及意,不知所云的樣子。但是別人講起事來,他卻又頻頻點頭,有一種心神領會,洗耳恭聽的氣度,有時還會出現一種欣喜若狂,茅塞頓開的情緒。有一次一位執教多年的學者,帶著幾方篆刻印,請他鑒定真偽,評其優劣

。他接過印章 仔細觀看了幾遍,說:「好!」他的朋友有點心神不定,便說:「是真好,還是假好,還是糊弄我。你得說真話」。他則笑著回答:「真假能亂說嗎?確實是真的」回答既真誠又幽默。在這一點上,他是決不糊弄人的。還有一個朋友專程從外地來找到他住的輦兒胡同廿五號,專門又從山東濰坊給他買了幾箱濰縣蘿蔔,上門求字,這位朋友使勁了自己的招數,講濰縣蘿蔔的含金量,請他即興潑墨,題「濰縣蘿蔔」四個字。想不到,歐陽中石老師,不僅不題,還不高興,說

:「咱是朋友,隨便要幾個字,送什麼禮啊!」這個朋友只好拿著東西沉默不語的離開了。過了幾天,這個朋友又打來電話向他道歉,歐陽中石笑了:「你只認我這種朋友就行了,寫幾個字的事,馬上寫」。果然幾天後,這個朋友收到了歐陽中石寄給他的書法。現在這個社會,要作一個洞明世事的人,不容易,歐陽中石就是這樣,眼觀四路心底寬,做一個難得糊塗的人不容易。歐陽中石老師,按照順其自然的法則待人處事,並不是見錢眼開的人,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極少參加社會上舉辦一些公益活動,更不喜歡有人給他祝壽,不論在家還是外出,總是一身中山裝,一雙黑底布鞋

,一根拐杖,順從心意的過好每一天。他也常說:「我一不眼饞,二不嘴饞,每天清茶淡飯,老醋花生米是我的常菜,有人也勸他說:「少吃點肉,對老年人來說,這必須的,不能缺乏營養。」他總是笑著說:「我從小生在泰山之下,從小就看黑牛耕地,農村人都很珍惜牛的奉獻精神,所以我要像一隻老牛在書法這片土地耕耘,怎麼捨得去吃它的肉呢?」引起大家一片笑聲。真的,他一生不吃牛肉,卻堅持著一種牛的耕耘精神。在中國的書法界,他的書法創新形象如泰斗,雖然給他一個名譽主席的稱號,他總是顯得自己平平的,說自己就會寫幾個字而已。有一位摯友,要在《作家通訊》上發表自己的作品,請他題寫幾個字,他笑了笑,沒有迴避,就在四尺宣紙上寫了:「行止無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一個條幅。此書法隱含著很深的做人做事的哲理,引起了不少人關注,這才是一位大藝術家的氣度與風範。

 

能把書法藝術放在無愧天地的高度,來看它的史學價值,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對此一些書畫藝術大家如沈尹默,潘天壽,沙孟海等對此也做了不少探索與實踐,但能把這門藝術做為一種文化來研究,那就數歐陽中石了,他在八十年代初期,就開始大力宣導和踐行中國書法文化。並把書法文化作為一種理論體系和文化教育體系來推廣,他在首都師大創建了中國文化書法研究院,建立了我國大學第一家書法文化博物館。還創立了從本科到碩士、博士、博士後完整的高等書法教育體系

。他的這種創立成就斐然,填補了中國高等書法文化教育的空白。所以,歐陽中石教授說:「這個問題在古代先賢們就有發現與研究,前人的總結就是後人的經驗,在我的理解中‘新’與‘舊’不是問題,‘高’與‘低’才是關鍵,又高又新為最好。我們要把‘新’與‘高’走在一條線上」。

 

在進入新的電腦時代之後,在電腦與手機氾濫的今天,這種「抓滑鼠忘筆墨」的現象已經有所抬頭,這是一種對書法藝術的弱化現象,有人連字也很少寫了,這是一個不能忽略的現實,於是,他在教育中特別提出要注重書法藝術的前景與現狀,認為中國的漢字是中華民族向世界和人類奉獻的一份重要財富,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亮點」,隨著高科技的迅猛發展,他說:「我們一定要把中國的漢字藝術承傳下來,時代越來越科學,科學的前行與藝術的美要並駕齊驅,才能使這門書法藝術越來越美好。」他講的非常具有前瞻性和現實性。歐陽中石這位大家,不停的展示出他的宏大志向,的確是我們這個時代獨有的藝術創新楷模。幾十年來,他主編和撰寫了《書法與中國文化》,《中國書法史鑒》,《中國的書法》,《文化漫談》,《邏輯》六十多種教育教材與書法作品。2002年被授予首屆「中國書法蘭亭獎——教育特別奉獻獎」。2006年又獲「中國書法蘭亭獎——終身成就獎」 ,2007年榮獲中國文聯第六屆「造型表演藝術成就獎」等各種獎項。

 

    當然對他的獎勵,不僅驗證了歐陽中石這位藝術大家的一生貢獻與成就,而且也是中國民族永恆的驕傲和輝煌!

 

2013.11.4 寫於九龍山莊    2020.7.6 寄自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