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人生
洛杉磯加州大學的東方圖書館,擇要展出該館珍藏的亞洲文物,幾張科舉時代的試卷令我怦然心動,良久駐足而沉吟不止。
從來都只有在典籍裡或戲劇中,聽聞寒窗苦讀、進京趕考的故事;也只覺那是些渺遠得無法捉摸或求證的故事。而幾張試卷,有評分、有署名,泛黃的紙張上有深濃的筆跡,令人幾乎能看到那埋首案頭,身著素淨寬袍的士子,感到他那揮筆時的微顫,沉思時的鼻息……
他的掌心裡滲出汗液,手背上弓著青筋,他的眉端微蹙,眼光凝定;稍停筆,輕輕噓一口氣,平復一下緊張的心情,然後再度將數載淬煉的功力傾注於手中的一管七紫山羊。
士子的神態如此專注、恭謹;因為他知曉,他所面對的不只是一張白紙、一頁試卷,而是一種命運、一個前程 —
一種他仍然有權力去塑造的命運,一個他仍然有可能去奔赴的前程!
有一張試卷的署名是王夢堯,此人生平可考;說明卡上記載著他生於一六八八年,於一七一八年參加鄉試中舉。折疊起來的考卷封面,有著用朱砂筆標示的名次。
他在署名前自稱臣
— 也是在命運前的俯首吧?
另一張考卷,以經折裝的形式展開。工整的書法,鋪敘著長篇大論的文言文,字字都給人嘔心瀝血的感覺。
有幾個字微微暈開了,是沾濡了那考生的汗水嗎?有幾個字著墨稍淡,是下筆時有所猶疑嗎?有幾個字略嫌扭曲,是他偶然抬頭,恰與監視者淩厲的目光相遇,還是他不慎思憶起,辭鄉時妻子倚閭相送的盈淚眸眼?
而當他奮筆疾書時,可能想像三百年之後,會有人俯身面對著他曾經面對的一張考卷,在那字裡行間尋索他當年的心情,模擬他當年的形貌?
其實,也無需尋索,無需模擬。直至今日,每個人不是都得經歷一段離不開試卷的日子嗎?每個人不都曾是考場裡,那專注、恭謹、手心冒汗、眉心微蹙的士子嗎?
一個人,得面對多少試題,接受多少檢驗,才能在人生行旅之上通行無阻!
而多少春秋歲月之後,也會有人在玻璃櫃前,俯身審視二十一世紀一介考生的試卷吧?他或許會讀到這樣的說明卡:
生於一九八○年,於二○○○年參加台灣區大專聯考(該制度已於X年X月廢除),分發至某私立大學;由於成績不如理想,該生於次年重考……。
2015.9.21
寄自洛杉磯